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滿江紅?中秋夜潮原文_翻譯和賞析_史達(dá)祖

編輯: 淡泊明志 關(guān)鍵詞: 中秋節(jié)的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滿江紅?中秋夜潮

朝代:宋代

作者:史達(dá)祖

原文:

萬水歸陰,故潮信、盈虛因月。偏只到、涼秋半破,斗成雙絕。有物揩磨金鏡凈,何人_攫銀河決。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沈冤雪。
光直下,蛟龍穴。聲直上,蟾蜍窟。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氣已能驅(qū)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待明朝、說似與兒曹,心應(yīng)折。
相關(guān)內(nèi)容
相關(guān)內(nèi)容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佚名

  中秋海潮,是大自然的壯觀景象。早在北宋,蘇軾就寫過《八月十五看潮五絕》,其首絕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fēng)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南宋辛棄疾也寫過《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等上乘之作。史達(dá)祖這首題為“中秋夜潮”的《滿江紅》,在某種程度上看,就正是繼承蘇、辛“豪放”詞風(fēng)之作,它寫出了夜潮的浩蕩氣勢,寫出了皓潔的中秋月色,更借此而抒發(fā)了自己胸中的一股激情,令人讀后產(chǎn)生如聞錢塘潮聲擊蕩于耳的感覺。
賞析

作者:佚名

  史達(dá)祖本來是一位“婉約派”的詞人。前人之所以盛贊他,主要是因為他具有那種婉麗細(xì)膩的詞風(fēng)。其實,他的詞風(fēng)并不局限于“婉約”一路。像這首詞,就抒發(fā)了他胸中不常被人看見的豪氣激情,在風(fēng)格上也顯得沉郁頓挫、激昂慷慨,這就可以大大幫助讀者加深對其人、其詞的全面了解。

  因為是寫“中秋夜潮”,所以全詞就緊扣海潮和明月來寫。開頭兩句“萬水歸陰,故潮信盈虛因月”,即分別交待了潮與月兩個方面,意謂:水歸屬于“陰”,而月為“太陰之精”,因此潮信的盈虛??潮漲潮落,皆與月亮的圓缺有關(guān)。這里所用的“歸”和“盈虛”兩組動詞,就為下文的描寫江潮夜?jié)q,蓄貯了巨大的“勢能”。試想:大江東去,這其中本就蓄積了多少的“力量”。此時,在月球的引力下,它又要返身過來,提起它全身的氣力向錢塘江中撲涌而去,這更該何等壯觀驚險!故而在分頭交待過潮與月之后,接著就把它們合起來寫:“偏只到,涼秋半破,斗成雙絕”。意為只有逢到每年的中秋(即“涼秋半破”時),那十分的滿月與“連山噴雪”而來的“八月潮”(李白《橫江詞》:“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才拼合(“斗成”:拼成)成了堪稱天地壯觀的“雙絕”奇景。它們“壯”在何處、“奇”在何處呢?以下兩句即分寫之:“有物揩磨金鏡凈”是寫月亮,它似經(jīng)過什么人把它重加揩磨以后那樣,越發(fā)顯得明亮澄圓:“何人?攫銀河決”是寫江潮,它就像銀河被人挖開了一個缺口那樣,奔騰而下。對于后者,不妨引一節(jié)南宋人周密描繪浙江(即錢塘江)潮的文字來與之參讀,以加強(qiáng)感性認(rèn)識!段淞峙f事》卷三《觀潮》條里寫道:“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yuǎn)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至于前者(中秋之月),則前人描寫多矣,無須贅引?傊,眼觀明月,耳聽江潮,此時此地,怎能不引起驚嘆亢奮之情?但由于觀潮者的身世際遇和具體心境不同,所以同是面對這天下“雙絕”,其聯(lián)想和感觸亦自不同。比如宋初的潘閬,他寫自己觀潮后的心情是“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酒泉子》),主要言其驚心動魄之感;蘇軾則在觀潮之后,“笑看潮來潮去,了生涯”(《南歌子》),似乎悟得了人生如“潮中之沙”(“寓身化世一塵沙”)的哲理;而辛棄疾則說:“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堪恨處,人道是、子胥冤憤終千古”(《摸魚兒》),在他看來,那滔天而來的白浪,正是伍子胥的幽靈駕著素車白馬而來!但是史達(dá)祖此詞,卻表達(dá)了另一種想象與心情:“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沉冤雪。”這里的一個著眼點在于“雪”字:月光是雪白晶瑩的,白浪也是雪山似地噴涌而來,這豈不象征著伍子胥的“沉冤”已經(jīng)洗雪干凈!??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寫時近中秋、月夜泛湖的情景道:“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庇衷疲骸肮鹿庾哉,肝膽皆冰雪!边@實際是寫他“通體透明”、“肝膽冰雪”的高潔人品。史詞的“子胥見嫦娥”則意在借白浪皓月的景象來表達(dá)伍子胥那一片純潔無垢的心跡,也借此而為伍子胥一類忠君愛國而蒙受冤枉的豪杰平反昭雪。按:公元年夏(史料記載為嘉泰四年五月),韓?胄在定議伐金之后上書寧宗,追封岳飛為“鄂王”;次年四月,又追論秦檜主和誤國之罪,改謚“謬丑”。韓氏之所為,其主觀目的姑且不論,但在客觀上卻無疑大長了抗戰(zhàn)派的志氣,大滅了投降派的威風(fēng),為岳飛伸張了正義。史達(dá)祖身為韓?胄的得力幕僚,他在詞里寫伍子胥的沉冤得以洗雪,恐即與此事有關(guān)。它使讀者明白:史氏雖身為“堂吏”,胸中亦自有其政治上的是非愛憎,以及對于國事的關(guān)注之情。

  下闋繼續(xù)緊扣江潮與明月來寫。“光直下,蛟龍穴”是寫月,兼顧海:月光普瀉,直照海底的蛟龍窟穴:“聲直上,蟾蜍窟”是寫潮,兼及月:潮聲直震蟾蜍藏身的月宮。兩個“直”字極有氣勢,極有力度,充分顯示了中秋夜月與中秋夜潮的偉觀奇景。“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則合兩者寫之:天是潔凈的天,月光皓潔,“地”是潔凈的“地”,白浪噴雪;上下之間,一派“洞然如刷”,即張孝祥所謂“表里俱澄澈”的晶瑩世界。對此,詞人的心又一次為之而激動萬分、“激氣已能驅(qū)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待明朝說似與兒曹,心應(yīng)折!”這前兩句,正好符合了現(xiàn)今所謂的“移情”之說。??按照這種“移情論”,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物我雙方是可以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的。比如,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中,就會出現(xiàn)象杜甫《春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shiju/348572.html

相關(guān)閱讀:滿江紅?中秋夜潮原文_翻譯和賞析_史達(dá)祖
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_全詩賞析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譯文注釋_《太常引 建康中秋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有賦待》譯文注釋_《木蘭花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原文_翻譯和賞析_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