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礎演練
1、 請你為下面加點字注音。
鑫 ( ) 陀 ( ) 倫理( ) 愴然( )
深邃( ) 扣人心弦( ) 無動于衷( )
2、 請你查閱工具書,結合文意解釋下面詞語。
扣人心弦:
意味深長:
不可言傳:
全神貫注:
二、閱讀理解
1. 文章從愛因斯坦回顧往事時的一句話寫起,有什么好處?
2、 愛因斯坦高度評價作為藝術家的巴赫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原因是什么?
3、愛因斯坦認為科學和藝術是相通的,其理由是什么?
4、支撐愛因斯坦一生的三大支柱是什么?由此你受到怎樣的啟發(fā)?
5、從最后一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道理?
6、愛因斯坦與藝術的密切關系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
7、談談你對下面四句話的理解。
(1)只有科學的美,沒有藝術的美,是殘缺的;反之亦然。
(2)科學和藝術是相互補充的。前者能滿足我們的理性追求,后者能滿足我們感情的渴望。
8、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是( )
A. 愛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樂, 是因為音樂對他的科學創(chuàng)見和思想閃光, 往往起了催化的作用。
B. 追求科學美的人, 往往也極力推崇藝術美, 必然像愛因斯坦和普朗克那樣酷愛音樂、酷愛文學。
C. 藝術創(chuàng)造和科學研究工作在起源上盡管不同, 可是被共同的目標牽系著, 這就是要表述生活的美。
D. 愛因斯坦不僅強調(diào)了科學研究中需要想象力, 尤其強調(diào)了藝術創(chuàng)造中的想象力對科學創(chuàng)造的激發(fā)作用。
E. 要成為有創(chuàng)見的科學家, 他們不僅需要有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 還必須要有廣闊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9.愛因斯坦的認識和做法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
10、.本文闡述了作者怎樣的觀點?
參考答案:
一、基礎演練
1、xīn xīn lun chuang sui xian zhōng
2、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
指情調(diào)、情趣、趣味等深遠,綿長。
不能用語言說出來。
全副精力,高度集中。
二、閱讀理解
1、愛因斯坦的話回顧了自己從小愛好音樂的事情,這與文章論述的內(nèi)容緊密相關,這樣寫直接給讀者造成一種印象:作為物理學家的愛因斯坦原來還十分熱愛音樂藝術。為下文的論述打下基礎,作了鋪墊。
2、藝術家所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能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因而大藝術家在這方面的作用往往要超過科學家。(意思對即可)
3、①(從認識上說)二者都是沒有終點的世界,都需要不斷追求;②(從創(chuàng)造上說)二者都是以豐富的想象力為心理背景的。(意思對即可)
4、三大支柱是:科學、藝術、哲學。
一個人要在科學上取得重大成就,必須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5、提示:一是文中讀到了什么,作者向告訴我們什么;二是給你什么啟示,要聯(lián)系自己和社會。這篇課文的主旨是對人文精神的一種呼喚。在市場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正在滑坡,時代需要科學,同樣需要人文,需要二者的統(tǒng)一?梢赃@么說,古往今來任何一位大學者都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的高度統(tǒng)一。這篇課文的主旨顯然是對人文精神的一種呼喚。
6、他推崇西方古典音樂,達到了如醉如癡的熱愛程度。
他在研究物理學時每天都拉小提琴。
他還能彈一手好鋼琴。曾與普朗克合奏。
他還推崇文學,文學在他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7、(1) 這句話強調(diào)了科學與藝術的統(tǒng)一。告訴我們,不論缺少其中的哪一方面,美都是不完全的,都是殘缺的。
(2)這句話突出了科學與藝術的互補性。對于一個健全的人來說,理性的追求與感情的渴望都是必需的,那么科學與藝術正好從這兩個方面給我們提供了滿足的途徑。
8略。
9.啟發(fā)人們,要正確對待科學學習和藝術學習,盡量將二者結合起來。對于沒有定向的中學生來說,既要學好數(shù)理化等理科課程,也要學好語文、外語、歷史、地理等文科課程,絕不應存有偏科現(xiàn)象。
10、.本文作者趙鑫珊從自身經(jīng)歷和學習經(jīng)歷出發(fā),高屋建瓴地看待科學、藝術、哲學三者的關系。他以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與藝術的密切關系為例證,說明科學與藝術是人類智慧的兩個方面,它們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這篇文章通過探討愛因斯坦與藝術的關系,揭示科學與藝術的互補性與統(tǒng)一性,指出造就一個杰出的科學家需要有廣闊深邃的文化背景。
三、課外演練
《談談科學與文藝》閱讀答案
詳細參考: http://www.5156zuowen.cn/a/chuzhong/26/12962.html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659420.html
相關閱讀:《墨家剎那輝煌之后為何在歷史上失蹤了?》閱讀答案及解題指導
《歷史性的活化、延伸與推進》閱讀答案
在詩與思的辯難中,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字來自同樣“富有熱情與痛
季羨林《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閱讀答案
宗白華《悲劇的與幽默的人生態(tài)度》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