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九一的魁偉身材,炯炯的眼神,穩(wěn)健的步伐,洪鐘般的聲音,要不是一頭華發(fā),你根本無法將牛漢與80
多歲的齡相聯(lián)系。83
歲生日那天,他說:“我腰板很直!不,我的脊梁很直。”每每有人稱羨他身體健康,他總是說多虧了20
多的“勞動改造”。一切的不幸被一句輕松的幽默帶過,無數(shù)的磨難已化作斑斕的人生。
人到晚,自言“一輩子不抽煙、不喝酒、不唱歌、極少吃藥、只嘆氣”的牛漢,依舊筆耕不輟,詩情煥發(fā)。除了詩作,他還有散文集《滹沱河與我》《螢火集》和評論集《學詩手記》等問世。他說:“嘆氣不是悲觀。深深地嘆一口氣,像唱歌一樣地嘆氣,能把內(nèi)心的塊壘吐出來,比唱歌還痛快。”牛漢的書房“汗血齋”,整面墻是書架,書桌上也堆滿了書,還有信札、詩稿。他不用電腦,不上網(wǎng),與世界的聯(lián)系不通過任何媒介,而是和大自然、人生直接聯(lián)系。文壇上出現(xiàn)了罕見的“牛漢現(xiàn)象”。
牛漢這一輩子,遭受了太多的苦難,包括流亡、受迫害、坐牢,什么重活都干過……稱得上是一種“痛苦而豐富的人生”。
1923
,牛漢出生在山西定襄一個窮苦卻有著文化傳統(tǒng)的農(nóng)民家庭。父親曾在北大旁聽過兩,舊體詩寫得很好,家里有全套的《新青》等雜志。14
歲時,牛漢便在日軍的炮火聲中離開了家鄉(xiāng),直到晚才實現(xiàn)了在祖墳上為先人叩幾個響頭的夙愿。牛漢說他一直“土”得很,幾十來不僅鄉(xiāng)音未改,就連吃飯、穿衣也保持了一些家鄉(xiāng)的習慣。1943
,牛漢考入西北聯(lián)大學俄文,但他寫詩的興趣卻不曾削減。那時,他便成為很有影響的“七月詩派”的一員,并以自己富于民族和革命激情的反抗侵略、呼喚民主的歌聲,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
1955
,牛漢因被打成“胡風分子”而被捕。他沒有發(fā)表作品的權(quán)利,不斷接受“勞動改造”……剛剛被關(guān)押時,就連看守都緊張得睡不著,但他每天仍然呼呼地睡大覺。有時,實在閑得無聊,他就學雞叫、學狗叫,學各種動物叫。1980
,胡風來到北京,牛漢去看望他。胡風犯了精神分裂癥,使他感到意外。他清楚地記得,胡風曾對他說過,他的神經(jīng)有纜繩那么粗,不會斷裂,F(xiàn)在見到了曾為“分子”們之“首”的胡風,牛漢感慨萬千。
牛漢一輩子是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寫詩。他是歷史的傷疤、活著的傷疤,他的肉體與心靈里里外外都是傷疤,每一首詩都是傷疤在訴說。牛漢的詩不是個人的自傳,而是歷史大傳的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是歷史結(jié)出的一枚果子。他所有的作品,包括散文,是歷史的一個活生生的、新鮮的斷層,有一種史詩的痛感。他和他的詩所以這么頑強地活著,絕不是為了咀嚼痛苦,更不是為了對歷史進行報復。他的詩只是讓歷史清醒地從災難中走出來。以一個見證人的身份,表現(xiàn)特定歷史時期的民族苦難,祈盼中華民族永遠不會再一次重復這樣的大災難,是牛漢詩歌創(chuàng)作的“自定義”。
牛漢曾開玩笑說,他過去是“熱血青”,現(xiàn)在是“熱血老”。在現(xiàn)當代詩壇,牛漢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2003
,馬其頓作協(xié)主席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向牛漢頒發(fā)了象征著巍然權(quán)威的國際性文學獎“文學節(jié)杖獎”。
,牛漢離開了我們,但他用一生風骨凝成的詩,將永遠在讀者心底吟唱。
15
.結(jié)合第二段分條說明“牛漢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6
分)
答:
▲
16
.文中寫父親、胡風、馬其頓作協(xié)主席,對刻畫牛漢形象各有什么作用?(6
分)
答:
▲
17
.別林斯基說:“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痛苦深深根植于社會和歷史的土壤里,他從而成為社會、時代以及人類的代表的喉舌。”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你的認識。(6
分)
答:
▲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5
.(1
)詩人到晚依然筆耕不輟,創(chuàng)作領(lǐng)域?qū)拸V(“多面手”);(2
)歷經(jīng)磨難卻不悲觀;(3
)勤于閱讀;(4
)以直接接觸的方式體驗自然、人生。(6
分。每點2
分,答到三點即可)
16
.(1
)寫父親表現(xiàn)了家學淵源對牛漢的影響(2
分);(2
)寫胡風既展現(xiàn)牛漢人生遭際,又襯托牛漢堅強(2
分);(3
)寫馬其頓作協(xié)主席是表現(xiàn)牛漢的文學成就與國際影響(2
分)。
17
.別林斯基認為,偉大詩人都能將個人的痛苦融入到社會、歷史的大背景中去,并能代表社會、時代及人類發(fā)聲。(2
分)
牛漢創(chuàng)作成果豐富,獲得有國際影響的“文學節(jié)杖獎”,是一位偉大(杰出)的詩人(1
分)。牛漢一生遭受了太多的磨難,有著深沉的痛苦,他卻能堅強、樂觀地面對(1
分)。他沒有將自己的作品局限于個人的痛苦,而是將其視為歷史的一個微小細節(jié)(1
分)。他用自己的作品表現(xiàn)特定歷史階段的民族苦難,喚醒人們認識歷史災難并避免其重復發(fā)生(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439320.html
相關(guān)閱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原文
《賣豬肉也要賣出北大水平》閱讀答案
《劉仙洲:新中國初期入黨的知名教授》閱讀
《生化學家鄒承魯》閱讀答案
《燈下草蟲嗚》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