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職能的含義:
是貨幣本質的體現,指貨幣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貨幣的基本職能:
貨幣的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貨幣從產生時就具有的職能)
①價值尺度是指貨幣具有表現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貨幣執(zhí)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并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②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貨幣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則需要現實的貨幣。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貨幣——商品。
貨幣的其他職能包括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比較:
①貯藏手段:貨幣退出流通領域,當做社會財富的代表被保存起來,這時貨幣執(zhí)行著貯藏手段的職能。
②支付手段:隨著商品賒賬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贖夠中,貨幣被用來償還債務。后來,它又被用來支付地租、利息、稅款、工資等。
③世界貨幣:當貨幣越出國內市場,在世界市場上購買外國商品,支付國際收支差額,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在國與國之間轉移時,它就具有了世界貨幣的職能。
比較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價值尺度 | 流通手段 | |
含義 | 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 | 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 |
原因 | 貨幣本身是商品,有價值 | 與一切商品交換 |
表現形式 | 觀念上的貨幣 | 現實上的貨幣 |
其他 | 價值與價格的關系: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 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商品流通 |
判斷貨幣的常用職能:
①價值尺度:多用“標價”、“價格”等詞語。
②流通手段:多用“購買”、“買賣”等詞語。
③貯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領域”等詞語。
④支付手段:多用“賒銷賒購”、“還債”、“利息”、“稅款”、“工資”等詞語。
理解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的:
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的“基本”是指這兩個職能從貨幣產生時就存在,貨幣的職能是由貨幣的本質決定的。
①價值尺度:
A、價值尺度含義。價值尺度主要是以貨幣為尺度表現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的價值的大小。在這里,“一切”體現了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的本質。
B、可以充當價值尺度的原因。貨幣之所以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是因為貨幣本身具有價值,是商品,因此它才能衡量其他商品價值的大小。
C、價值與價格的關系。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經歷了四個階段:偶然的價值形式、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和貨幣價值形式。當商品的價值用貨幣來表現時,就叫價格。價值決定價格,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價格一般與價值成正比。
D、貨幣執(zhí)行價值尺度功能時,只是觀念上的貨幣,而不是現實的貨幣。
②理解流通手段:
A、從商品交換和商品流通的發(fā)展歷史理解:商品流通的含義。商品流通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最初的商品交換是簡單的物與物的交換,即商品——商品。貨幣出現后,交換就變成了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即商品流通,商品的交換過程變成:商品——貨幣——商品,貨幣成為交換的媒介。商品交換包括物物交換和商品流通。
B、流通手段的含義。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也稱購買手段。明確商品流通和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的含義,弄清楚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含義不同:商品流通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流通手段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的職能。側重點不同:商品流通是從商品交換的形式上講的,強調的是商品如何進行交換(以貨幣為媒介進行的商品交換),用公式表示:商品──貨幣──商品;流通手段從貨幣職能的角度上講的,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強調的是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用公式表示:商品──貨幣──商品。
C、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不是觀念的貨幣。這一點與貨幣的價值尺度的職能正好相反。
理解貨幣的其他三個職能:
①貯藏手段。因為貨幣是一般等價物,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交換。所以人們可以把它當成社會財富的代表貯藏起來。貨幣當成社會財富的代表貯藏起來,就是貨幣的貯藏手段的職能。只有金銀鑄幣或金銀條塊才能執(zhí)行貯藏手段的職能。
②支付手段。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是貨幣的支付手段的職能。
③世界貨幣。貨幣具有在世界市場上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相關高中政治知識點:紙幣(貨幣流通規(guī)律與紙幣發(fā)行規(guī)律的關系、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愛護人民幣、電子貨幣)
紙幣的含義:
由國家(或某些地區(qū))發(fā)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通貨膨脹的含義:
1.紙幣的發(fā)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叫做通貨膨脹。(通貨是指流通中的貨幣)
2.引起通貨膨脹的因素(1)貨幣發(fā)行數量(2)貨幣在市場中的流通次數
3.后果:紙幣的發(fā)行量大大超過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會引起紙幣貶值,人民手中的錢不值錢了,存款所代表的實物量減少了。
如果人民的收入沒有變化,那么人民的生活水平會出現下降狀況,購買力降低,商品銷售困難,造成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混亂。
通貨緊縮的含義:
是與通貨膨脹相反的一種經濟現象。是指社會總需求持續(xù)小于社會總供給,物價總水平在較長時間內持續(xù)下降,貨幣不斷升值的經濟現象。
理解紙幣含義:
(1)國家發(fā)行的如果不是本國家發(fā)行的,就不是紙幣,而是偽造的假幣,在市場上不能流通。制造假幣的行為在各國都屬于犯罪行為。對偽造假幣的行為不加制裁,會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亂,危及國家的國民經濟和人民的正常生活!躲y行法》規(guī)定:“禁止偽造、變造人民幣。”“禁止運輸、持有、使用偽造、變造的人民幣!比珖嗣翊泶髸瘴瘑T會《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規(guī)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一萬以上十萬以下的罰金。”
(2)現在強制使用的國家以前強制使用的但現在不再強制使用的,則不能在市場上流通。例如,1948年發(fā)行的人民幣就不能使用了。1998年5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公告:“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1998年1月1日起停止第二套人民幣(紙、硬分幣除外)在市場上流通。”“該套人民幣持有者可限期到各商業(yè)銀行的營業(yè)網點兌換。兌換時間為1998年6月1日~12月31日!
(3)二者缺一不可。
(4)貨幣符號。
紙幣的職能:
(1)不具有價值尺度職能,因為其沒有價值。
(2)具有流通手段職能,因為人們只關心它的名義價值。
(3)不具有貯藏手段職能,因為其沒有價值。
(4)具有支付手段的職能,因為人們只關心它的名義價值。
(5)世界貨幣的某種職能。
貨幣與紙幣關系:
貨幣 | 紙幣 | ||
區(qū) 別 | 產生過程 |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 紙幣是貨幣流通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
含義 | 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 紙幣是由國家發(fā)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 | |
本質 |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 紙幣的本質是貨幣符號職能 | |
職能 | 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 | 流通手段 | |
聯系 | 紙幣是貨幣符號,代替金屬貨幣執(zhí)行流通手段的職能;紙幣的發(fā)行量受流通中實際需要貨幣數量的制約 |
紙幣與金屬貨幣相比的優(yōu)點:
(1)成本低
(2)防止貴金屬流失
(3)避免流通不暢
(4)易于使用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相同之處:
①均是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不平衡造成的,都是紙幣的流通量與實際需求量不相等引起的都會影響國民經濟發(fā)展。
②影響企業(yè)生產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比較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 通貨緊縮 區(qū)別 主要表現 物價全面、持續(xù)上漲 退 物價全面持續(xù)下跌,伴隨著經濟衰 產生原因 經濟過熱,供不應求,紙幣發(fā)行過多 經濟萎縮,供過于求 主要危害 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經濟生活秩序混亂 投資減少,經濟停滯,企業(yè)生存困難,失業(yè)率提高
理解紙幣含義:
(1)國家發(fā)行的如果不是本國家發(fā)行的,就不是紙幣,而是偽造的假幣,在市場上不能流通。制造假幣的行為在各國都屬于犯罪行為。對偽造假幣的行為不加制裁,會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亂,危及國家的國民經濟和人民的正常生活!躲y行法》規(guī)定:“禁止偽造、變造人民幣!薄敖惯\輸、持有、使用偽造、變造的人民幣!比珖嗣翊泶髸瘴瘑T會《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規(guī)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一萬以上十萬以下的罰金!
(2)現在強制使用的國家以前強制使用的但現在不再強制使用的,則不能在市場上流通。例如,1948年發(fā)行的人民幣就不能使用了。1998年5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公告:“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1998年1月1日起停止第二套人民幣(紙、硬分幣除外)在市場上流通!薄霸撎兹嗣駧懦钟姓呖上奁诘礁魃虡I(yè)銀行的營業(yè)網點兌換。兌換時間為1998年6月1日~12月31日!
(3)二者缺一不可。
(4)貨幣符號。
紙幣發(fā)行量的決定:
①決定:必須以流通中的貨幣量為限度
②影響: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A.超過限度,會引起物價上漲,影響人民的生活,引起通貨膨脹。
B.小于限度,會商品銷售發(fā)生困難,阻礙商品流通,引起通貨緊縮。
引起通貨膨脹的因素:
(1)貨幣發(fā)行數量
(2)貨幣在市場中的流通次數
引起通貨膨脹的后果:
紙幣的發(fā)行量大大超過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會引起紙幣貶值,人民手中的錢不值錢了,存款所代表的實物量減少了。如果人民的收入沒有變化,那么人民的生活水平會出現下降狀況,購買力降低,商品銷售困難,造成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混亂。
防止通貨膨脹的方法:
(1)減少紙幣發(fā)行量,使其與流通中實際需要量盡量相符。
(2)根本的方法:發(fā)展生產,增加社會產品供應量。
通貨緊縮成因:
1997年以來開始通貨緊縮的根源在于:長期以來中國實行高積累政策,而積累的背后是經濟增長不佳和投資效率低下,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不斷受到壓抑。但是消費需求不足的矛盾一直被過于旺盛的投資需求所掩蓋,消費不足導致生產過剩時代提早到來,過剩又導致企業(yè)效率下降,進而導致投資急劇萎縮,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顯現出來并引發(fā)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危害:
物價總水平長時間、大范圍的下降,對經濟的長遠發(fā)展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不利。比如農民增產不增收;企業(yè)銷售額增加但利潤減少;投資者不愿投資,消費者不愿消費;市場不景氣,失業(yè)人數增多,大量資金閑置。
通貨緊縮對策:
總體來說,要將短期刺激與中期的改革目標和長期的增長目標協調起來著眼于提高質量和投資效率,從而改革高積累政策。
具體措施如:
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增發(fā)國債;
大力啟動消費;
適當提高工資;
擴大高校招生規(guī)模;
鼓勵住房消費;
提高農民收入,啟動農村市場;
積極創(chuàng)造良好的消費環(huán)境;
努力擴大出口等。
依法保護人民幣:
“禁止偽造、變造人民幣”,“禁止運輸、持有、使用偽造、變造的人民幣”。盡管國家有權發(fā)行紙幣,有權規(guī)定紙幣的面值,但國家卻無權規(guī)定紙幣的實際購買力。這是貨幣在市場中的運行規(guī)律。
貨幣的流通規(guī)律:
紙幣產生過程:
(1)鑄幣作為名不符實的貨幣流通。
(2)紙幣代替金屬貨幣執(zhí)行流通手段。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貨幣在執(zhí)行流通手段的過程中,其形態(tài)是不斷變化的;金銀條塊──富商的打上印讓的金銀條塊──鑄幣。鑄幣在流通中不斷磨損,減輕了重量,變成了不足值的貨幣。例如,一個銀元原為七錢,經過不斷磨損,實際上可能只有六錢五分了。但這時一個銀元仍然代表七錢的白銀作為流通手段。鑄幣的名義含量和實際含量出現了分離,預示著可以用某種東西代替足值的貨幣執(zhí)行流通手段的職能。由于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商品交換者手中的作用瞬息即逝,人們只關心它是否能買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不關心它是否足值,這要就產生了作為貨幣的紙幣。紙幣產生過程如圖示:金銀條塊→富商打上印記的金銀條塊→鑄幣→紙幣
(3)我國紙幣產生過程:唐代“飛錢”(實質為匯票),北宋“交子”(紙幣雛形),南宋“會子”(“交子”輔幣),元、明“寶鈔”,清官銀、錢票,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法幣”、“金圓券”等,新中國成立后的“人民幣”。
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qū)所使用的紙幣名稱:
(1)我國的人民幣,主幣是“元”,輔幣是“角、分”,采用十進位制。
(2)美國的“美元”,英國的“英鎊”,法國的“法郎”等。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比較:
區(qū)別:
(1)含義及實質不同 從含義上看:通貨膨脹是指紙幣的發(fā)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而通貨緊縮是指物價總水平在較長時間內持續(xù)下降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
(2)形成的原因不同 通貨膨脹是由于紙幣發(fā)行量過多或紙幣的流通速度過快而造成的。而后者則是由宏觀經濟環(huán)境和商品短缺轉為相對過剩,貨幣供應量增長乏力,國外經濟危機傳導的物價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3)結果不同:通貨膨脹使物價高漲,人民手中的錢不值錢了,人民的購買力下降,從而影響人民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通貨緊縮由于物價普遍下降暫時可以使消費者得到一定的實惠,但從長遠看,市場流通不暢,企業(yè)利潤減少,不利于企業(yè)生產的正常發(fā)展,使國民經濟處于徘徊狀態(tài),不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解決方法不同:要防止和抑制通貨膨脹,一是要大力發(fā)展生產,增加有效供給。二是控制貨幣供應量和信貸規(guī)模。實施適度從緊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方針,努力增收節(jié)支等措施。解決通貨緊縮主要靠綜合運用投資、消費、出口等措施拉動經濟增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發(fā)展中的大國來說,特別需要靠擴大內需,這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堅實基礎。
聯系:
(1)二者都是由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不平衡造成的。
(2)都會影響正常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抑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287135.html
相關閱讀: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