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學完一個章節(jié),或者一本書的時候,我們往往對自己所學的東西很混亂,那么就需要大家時常去總結一下,鑒于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篇高中語文文言虛詞用法之"而"的用法講解,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高考語文必須掌握的文言虛詞: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夫趙強而燕弱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覺今是而昨非 (《歸去來兮辭》)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勺g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④禮畢而歸之 (《廉頗藺相如列傳》)
4.表示轉折關系?勺g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
④惑而不從師 (《師說》)
5.表示假設關 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荊軻刺秦王》)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刹蛔g。
①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④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荊軻刺秦王》)
7.表示因果關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zhàn)》)
③秦王必喜而善見臣 (《荊軻刺秦王》)
④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過秦論》)
8.表示目的關系,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③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讎者,何如?”(《荊軻刺秦王》)
(二)通“爾”,用作代 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三)復音虛詞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乎!(《庖丁解牛》)
③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來源:Z*xx*k.Com]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于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看了這篇高中語文文言虛詞用法之"而"的用法講解的文章,大家對這門課的知識點是不是很清楚呀?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也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235130.html
相關閱讀:江蘇語文試卷點評 高考試題難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