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詞兩首》問題探究與探究思路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問題探究

 

對柳永其人其詞,歷來爭議很大。

 

《望海潮》,有人認為這首詞歌頌了杭州山水的美麗景色,贊美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歡樂生活,反映了北宋結束五代分裂割據(jù)的局面以后,經(jīng)過宋真宗、仁宗兩朝休養(yǎng)生息,所呈現(xiàn)的繁榮太平景象,基本符合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但是也有人認為,這是作者的投贈之作,寫作的目的是為了求得地方長官的召見和賞識,因而充滿了阿諛奉承之詞,一味粉飾當時的太平盛世,而對杭州“官租未了私租逼”所造成的廣大鹽民“雖作人形俱菜色”(柳永:《煮海歌》)的苦況,視而不見,它不是一首現(xiàn)實主義的詩作。

 

《雨霖鈴》,歷來分歧也很大。對柳永其人,貶之者認為其人品低下,作品鄙俗,不登大雅之堂;褒之者則贊其詞語清麗,聲律諧美!队炅剽彙芬辉~,雖然藝術技巧達到很高成就,但詞中“執(zhí)手相看淚眼”“千種風情”等語,淺近俚俗,宣揚了一種不健康的思想情感。

 

對上述觀點,我們都可以深入探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但今天我們要著意探討的不在詩作的思想,而在詩作的藝術,在詩作的表現(xiàn)技巧。

 

這兩首詞在表現(xiàn)技巧上有一個共同之點,都運用了點染之法。

 

點染,是我國傳統(tǒng)的繪畫技法,指點綴景物和敷彩著色。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中說:“武烈太子偏能寫真,座上賓客隨宜點染,即成數(shù)人,以問童孺,皆知姓名矣。”由此可見點染之妙。

 

詩畫合壁。隨著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各門藝術手法相互融會貫通,繪畫中的點染,也被廣泛地運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高明的詩人,也每愛于作品的緊要處,稍事點染,便意態(tài)自足,或為詩眼,或成佳句,或出妙境。

 

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點”和“染”是既有聯(lián)系而又有區(qū)別的。所謂“點”,就是點明,或點明問題,或點明情思,或點明旨意;所謂“染”就是通過景物描寫來渲染、烘托,使所點的對象更加突出,更鮮明,進而加強讀者對“點”的印象。清代劉熙載評柳永詞說:

 

詞有點,有染,柳耆卿《雨霖鈴》云:“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鄙隙潼c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藝概·詞曲概》)

 

我們如果從點染手法的角度對這兩首詞再行賞析,可以獲得新的藝術享受。請你根據(jù)上面的提示對兩首詞作些具體分析。

 

 

探究思路:

 

對于點染之法,關鍵在于明確什么是點,什么是染,二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望海潮》“形勝”“繁華”是點,“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從“人家”之多鋪敘“繁華”,這是染;“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通過對“天塹”的描寫,鋪敘“形勝”,這也是染。“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上承“繁華”而來,鋪敘集市奢華,百姓安居樂業(yè),這都是染!爸睾B?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上承“形勝”,描寫西湖秀麗景色,這也是染。所以,這首詞開篇點明主旨,接著交錯地運用“染”的手法,具體鋪排,前后是理與事的關系。

 

《雨霖鈴》這首詞也是多處用了點染!澳钊トデЮ餆煵,暮靄沉沉楚天闊!笔紫赛c明離別(“去去”),用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空闊三樣景物加以“染”,烘托離情別緒,這就更添離別之苦。接下去,“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庇贮c明“傷離別”的情感,用“冷落清秋節(jié)”來渲染,生離死別本就夠傷人的了,又何況有那堪冷落凄清之景色的襯托呢?下面還是“染”,“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即用衰敗低垂的楊柳、陣陣蕭瑟的曉風,和一彎孤冷清淡的殘月所構造的一個凄清冷落的意境,來烘托前面“傷離別”的感情。作者這樣點而染,染而點,點點染染,把個抒情主人公的離愁表現(xiàn)得極為哀婉深沉。點與染,前后是情與景的關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217682.html

相關閱讀:高考備考指導:語文不同題型拿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