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的解題技巧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詩歌的鑒賞技巧,大體上有以下幾種:

  1、分析作者、詩題;

  2、辨清詩歌類別;

  3、咀嚼語言、品味意境;

  4、掌握一定的文學、文化常識;

  5、合理利用詩中的隱含信息。

  這些方法,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但卻不是“萬能鑰匙”,百試百靈,比如說用來解答今年的全國各地高考詩歌鑒賞題,就未必行得通。這就需要我們認清形勢,創(chuàng)新思維,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通過對今年高考詩歌鑒賞題的歸納綜合,筆者認為,用如下幾種方法來鑒賞詩歌,是行之有效的。

  一、感同身受。

  每一篇作品都是詩人在心靈最自由,思維最活躍,情感最放縱時寫出來的,都浸潤著作者的血與淚,愛與恨,悲愁與喜樂。我們在欣賞時,一定要用心品讀,用心感悟,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體驗,感知出與詩人相同的遭際、相同的心境,淺嘗輒止,浮于表面,略通皮毛是難以讀出個中之味的。王安石有云:古人之觀于天地、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鑒賞詩歌即是求思之深、感之切、心之近?v觀今年的十五篇詩歌閱讀,有四篇是寫思鄉(xiāng)懷人的(全國卷二、全國卷三、湖北卷、浙江卷),有兩篇寫昔盛今衰的(全國卷四、上海卷),還有兩篇是寫音樂欣賞的(天津卷、湖南卷),這些內(nèi)容,我們的中學生并不陌生,雖然他們沒有刻骨銘心的記憶,但也有相近的或相通的體驗,做題時,就應該從大腦的儲存庫里把它們調(diào)出來。如全國卷二: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jié)?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這首詩第一問不難回答,這個“尋常”的細節(jié)是“又開封”,第二問緊承第一問而來,要回答好它需動點腦筋,F(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加快,我們寫信的機會少了但類似的情景還是遇到過的,如和親人朋友打電話,打完了,意猶未盡,又拔通再打;送親人朋友遠行,已說過千言萬語了,車輪啟動時記起還有一句緊要的未說,忙趕上前去說給他(她)聽。為何生活中一再的出現(xiàn)“又開封”的事呢?是因為我們有著難分難舍、割裂不斷的情!回到原詩,即是詩人見秋風又起,思鄉(xiāng)情切,在信中片言難述萬一,故行人臨發(fā)時又開封補上。

  二、運用想象。

  想象只要合理,不妨大膽,再大膽些,這符合詩歌自身的特點,也是鑒賞詩歌的必由之路。通過想象,補出詩人未盡之言,未明之景,未完之意,未訴之情。如全國卷一《木蘭花》的第二第三問(原詩略):

  對詩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

  對“鬧”字的用法,一般同學都認為寫得好,寫出了杏花的熱烈綻放,寫出了春意盎然。但這還不夠,還不能拿到滿分,要拿到滿分,就必須運用想象:杏花怒放,一片嫣紅,引得蜂忙蝶舞,春鳥在枝頭跳躍歡唱。這才符合春天的景象,這才顯得“熱鬧”,這才是真正的春意盎然。

  再如湖南卷:

聽鄰家吹笙

郎士元

風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

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這道題目已對前三句分別作了賞析,要求按照前面的方式賞析第四句。音樂欣賞,本就需要想象,而第四句的賞析更是非想象不可:桃林叢中,桃花盛開,一佳人端坐其中,凝神吹笙;漫綻放,人面如花,而笙聲也如這花般明麗、歡快。能想象出這些,這道題目也就做好了一半。

  三、遷移所學知識。

  自初中以來,我們的學生所學的詩歌不算少了,對詩歌的了解也達到了一定程度。同為詩歌,無論是課內(nèi)的還是課外的,只要題材相同,內(nèi)容相同,未必不會有相同的寫作技巧,相同的情感表露以及相同的意境氛圍。我們就能從課本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詩句,用所學知識去解題。如天津卷:

聽蜀僧浚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不覺碧云暮,秋云暗幾重。

  問:

 。1)詩的第二聯(lián)中“一揮手”和“萬壑松”分別表現(xiàn)了什么?

 。2)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lián)“不覺碧云暮,秋云暗幾重”的理解。

  說到音樂欣賞,我們所學的詩歌中就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我們不妨以《琵琶行》來與之印證。“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琵琶行》有“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和它相似。“不覺碧云暮,桃云暗幾重”,《琵琶行》又有“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與之基本相同。課文中這兩句的意思我們是比較熟識的,前句突出琵琶女技藝的高超;后句一是說明時間過得快,二是情景交融,從描寫月的澄靜、空明來表現(xiàn)詩人受到琴聲的洗禮后內(nèi)心的純凈,從側面烘托琵琶女琴藝超凡出眾。把這些用來解題,可以說不差分毫。

  再如上海卷《赤壁》(原詩略),這是一首懷古詠史詩,其最后一題即是對末句“過此不堪回首處,荒礬鷗鳥滿煙蕪”就景和情的關系寫一段鑒賞文字。對課文熟悉的同學,這道題很容易做,因為書本上有《越中覽古》的“宮女如花滿春殿,而今惟有鷓鴣飛”,《揚州慢》的“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以及《京口北固亭懷古》的“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等和它的寫法完全一致,都是拿昔日的繁華、強盛與今日的蕭條、荒涼作對比,以抒發(fā)作者昔盛今衰的感慨。

  四、重點關注尾句。

  一般詩歌在結構上是前面寫景敘事,尾句則畫龍點睛地抒情言志。這一點在今年的十五篇詩歌中表現(xiàn)很明顯,如全國卷三《鷓鴣天》、上海卷《赤壁》、湖北卷的《次北固山下》、廣東卷的《江漢》都如此。這里以廣東卷的《江漢》為例:

江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人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這首詩如果單看前面,很容易誤以為又是一篇思鄉(xiāng)懷人詩,因為詩句中有“歸客”、“片云”、“孤月”等詞,但作者本意并非如此,其重心應落在最后一句上。“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成語中有“老馬識途”,曹操《龜雖壽》詩中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都言“生姜老而辣”、“廉頗雖老尚能飯”之意,再結合前兩句中的“心猶壯”、“病欲蘇”,可知尾句或是全詩之意是言“不老之志”,抒“難酬之情”。主旨抓住了,再回過頭來做前面的鑒賞語言、形象、意境等題,就容易多了,至少不會偏題。

  以上的幾點淺見只是就題而論,難免掛一漏萬,但我不揣淺陋,旨在拋磚引玉,讓大方之家拿出自己更好的創(chuàng)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11490.html

相關閱讀:2019年高考語文備考答題技巧:文字表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