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綱:① 地殼物質循環(huán)。
②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課標:① 運用示意圖說明地殼內部物質循環(huán)過程。
②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課標解讀:
①繪制示意圖,或利用教具、學具,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
② 根據本地條件,進行地質、地貌、水文等野外觀察。
【考點剖析】
本節(jié)是地質學的基礎知識,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部分內容:地殼的情況、地殼的運動和地殼的演變。地殼是地理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殼運動反映了地球運動并直接聯系看大氣熱力變化、大氣的運動以及地球上水循環(huán)運動等,因此本節(jié)內容和前面章節(jié)是密切相關的,同時也為后面的生物、土壤、自然帶,自然資源和能源,以及人類和環(huán)境等章節(jié)打下一定基礎。本節(jié)名詞概念比較多,但比較具體,聯系實際廣,抽象的地理原理比較少,易于理解,難度不大。復習中要注意概念所反映出的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例如,地質作用與地質構造、礦物、礦產和礦床;地殼和殼石圈等。本節(jié)內容實踐性很強,復習時要多聯系實際,多觀察實物,多對比示意圖形,提高認識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例如,對巖石,礦物的鑒別,對褶皺、斷層等地質構造的認識,以及對地殼形態(tài)變化的了解等,都需要更有意識。
【知識要點梳理】
1.結構體系
2.要點梳理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
1.劃分內部圈層的依據
(1)人們根據地震波傳播速度在地球內部呈有規(guī)律的變化,來確定地球內部構造和物質狀態(tài)。地震波是一種彈性波,它分為縱波(P)和橫波(S)?v波的傳播速度較快,可以通過固體 、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它們的速度,都隨著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而有規(guī)律地變化。
(2)地震波波速在一定深度發(fā)生突然變化的面叫做不連續(xù)面。地球內部有兩個明顯的不邊連續(xù)的面,一個在地下平均33千米處(指大陸部分,大洋在地下平均6千米處),在這個不連續(xù)面下,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這個面叫莫覆面;另一個在地下2900千米深處,在這里縱波的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則完全消失,這個面叫做古登堡面。根據這兩個不連續(xù)面,地球內部可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3)內部圈層及其特征:
名稱深度(千米)主 要 特 征
地殼
(1)由各種巖石組成
(2)各地厚度不均,大陸地殼平均厚度33千米,海洋平均6千米,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為17千米
(3)可分為硅鋁層和硅鎂層
地 幔上地幔(1)自上而下,鐵鎂含量增加
(2)上部(地下60-250到400千米)有一軟流層
(3)地殼和軟流層以上的上地幔,合稱為巖石圈
下地幔(1)鐵鎂含量繼續(xù)增加
(2)溫度、壓力、密度繼續(xù)增加
(3)呈可塑性固體
地核外 核(1)物質成分以鐵鎳為主
(2)溫度、壓力、密度均很大接近液體
內 核固體
二.地殼的結構和物質組成
1.結構特點
(1)厚度不均:大陸地殼較厚,平均33千米;大洋地殼較薄,平均6千米。
(2)雙層結構:上層叫硅鋁層,含硅鋁較多,主要由比重較小的花崗巖類組成,在大洋地殼中很薄,甚至缺失(不連續(xù)分布);下層叫硅鎂層,鋁的成分減少,鎂、鐵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較大的玄武巖類組成,在地殼中普遍存在。
2.地殼中的礦物
礦物的概念 地殼中的化學元素,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結合成具有一定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的單質或化合物,就是礦物。
重要的造巖礦物 常見的有石英、長石、云母、方解石等,可供冶煉提取金屬的礦物有赤鐵礦、黃銅礦等。
礦物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 各種礦物都有一定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例如石英是由硅和氧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礦物,硬度較大,常呈柱狀、錐狀晶體;食鹽是由氯和鈉組成的,它是無色透明的四方顆粒。也有些礦物,化學成分相同,由于內部原子排列不相同,形成了性質完全不同的礦物,例如金剛石和石墨,化學成分都是碳,但兩者的性質截鈦相反:金剛石是最硬的透明的礦物,石墨則是非常軟的不透明的礦物。
3.巖石和礦床
巖 石 礦 床
概念 由一種礦物或幾種礦物組成的集合體叫巖石,例如花崗巖是由長石、石英、云母組成的,大理巖主要由方解石組成! ≡趲r石形成的過程中,一些有用礦物在地殼或地表富集起來,達到工農業(yè)利用的要求,就是礦產。在一定地質作用下,礦產的富集地段,稱為礦床。
分類①巖漿巖,又稱火成巖,可分為侵入巖和噴出巖,前者如花崗巖,后者如玄武巖
②沉積巖,如砂巖、石灰?guī)r等
③變質巖,如大理巖、石英巖等①內生礦床,主要由巖漿活動形成
②外生礦床,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③變質巖,主要由變質作用形成
★★★★★4.物質組成和循環(huán):
物質組成
物質循環(huán) 地球內部的巖漿,經過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巖漿巖受流水、風、冰川、海浪等的侵蝕、搬運、堆積作用,形成沉積巖。同時,這些已生成的巖石,在一定溫度和壓力等作用下發(fā)生變質,形成變質巖。各類巖石在地殼深處或地殼以下發(fā)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為新的巖漿。
★★★★三.地殼運動 1.地質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殼的表面形態(tài),組成物質和內部結構發(fā)生變化的作用稱為地質作用。按其能量來源又可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類型內力作用外力作用
能量來源 來自地球的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 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輻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表現形式 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和地震等 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和固結成巖作用
對地表的影響 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 把高山削低,盆地填平,使地表趨向平坦
內、外力作用之間的關系 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時進行的,不過在一定的時間和地點往往是某一種作用占優(yōu)勢。一般地說,內力作用對地殼的發(fā)展變化起著主導作用
2.地殼運動的類型:根據地殼運動的性質和方向,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兩種:
類型水平運動垂直運動
運動方向 組成地殼的巖層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運動 組成地殼的巖層作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運動,即上升或下降運動
運動性質 使巖層發(fā)生水平位移和彎曲變形,常常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或張裂成海洋 使巖層表現為隆起或拗陷,從而引起地勢的高低起伏和海陸變遷
3.地質構造:由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變形、變位,稱為地質構造。地質構造是研究地殼運動的性質和方式的依據。常見的兩種基本構造類型--褶皺和斷層。
。1)褶皺:
成因水平巖層受地殼水平運動產生的水平擠壓力發(fā)生彎曲叫褶曲,一系列褶曲叫褶皺
基本形態(tài) 背斜①巖層形態(tài):一般是巖層向上拱起
②巖層新老關系:中心部分巖層較老,兩翼巖層較新
③地形表現:一般情況下成為山嶺,但不少背斜頂部因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
基本形態(tài)向斜①巖層形態(tài):一般是巖層向下彎曲
②巖層新老關系:一般是巖層較新,兩面巖層較老
③地形表現:一般成為谷地,但不少向斜槽部受到擠壓,物質堅實,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2)斷層:
成因受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或張力,巖層發(fā)生斷裂錯開
基本 形態(tài)地壘 ①巖層形態(tài)及特點:兩條斷層之間的巖塊相對上升,兩邊巖塊相對下降,上升的巖塊稱地壘
②地形表現:相對上升的巖塊常形成狀山地,如我國的泰山、廬山
地塹①巖層形態(tài)及特點:兩條斷層之間的巖塊相對下降,兩邊巖塊相對上升,相對下降的巖塊稱地塹
②地形表現:相對下降的巖塊常形成狹長的凹陷地帶,如東非大裂谷,我國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等
★★★★四.全球構造理論--板塊構造學說
(1)大陸漂移說
年代和創(chuàng)立者 1912年,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
證據 大西洋兩岸的地質構造、大陸形狀、氣候、古生物等的相似性。
基本論點 、俣齼|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塊聯合古陸,它的周圍是一片廣闊的海洋。
②在地球自轉所產生的離心力和天體引潮力的作用下,聯合古陸開始分離。
、圯^輕的硅鋁層組成的陸塊,像冰塊浮在水面上一樣,在較重的硅鎂層上漂移,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海陸分布。
(2)海底擴張說年代20世紀50年代
證據①海底巖石的年齡很輕,一般不超過2億年。
②離海嶺(大洋中脊)愈近,年齡愈輕,離海嶺愈遠,年齡愈老,并在海嶺兩側呈對稱分布。
基本內容海嶺是新的大洋地殼誕生地。地幔物質從海嶺頂部的巨大開裂處涌出,到達頂部冷卻凝結,形成新的大洋地殼。以后,繼續(xù)上升的巖漿,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殼,以每年幾厘米的速度推向兩邊,使海底不斷更新和擴張,當擴張著的大洋地殼遇到大陸地殼時,便俯沖到大陸地殼之下的地幔中,逐漸熔化而消亡。
。3)板塊構造學說
理論的產生20世紀60年代后期,許多學者在接受了大陸漂移說關于大陸運動的觀點、吸收了海底擴張說的基本論點、結合新的科學成果后,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
基
本
論
點
①地球的巖石圈不是整體一塊,而是被一些構造帶(如海嶺、海溝等)分割成許多單元,叫做板塊。全球巖石圈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
②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
③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
④板塊相對移動而發(fā)生的彼此碰撞或張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板塊構造學說的應用①在板塊張裂的地區(qū),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兩個大陸板塊相撞擠壓的地區(qū),常形成巨大的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就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板塊碰撞形成的。
③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撞時,大洋板塊因密度較大,位置較低,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這里往往形成海溝;大陸板塊受擠上拱,隆起形成島弧和海岸山脈,如太平洋西部邊緣的深海溝和島弧鏈,就是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撞形成的;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相撞形成的。
④板塊與板塊之間的接觸帶是火山、地震、地熱的活動地帶。
五.地球內能的釋放
1.地熱
(1)地熱資源及其分布:地熱通過熱傳導從深處向地表擴散,叫做地熱流。分散的地熱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富集起來,就成為可利用的地熱資源,主要形式有地下熱水或蒸汽、溫泉、間歇泉、沸泉和熱水湖等。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環(huán)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帶。
(2)地熱能的利用:地熱是一種很有發(fā)展前途的清潔的能源,目前人類對地熱的利用主要是開采地下熱水用于采暖、育種、溫泉、發(fā)電等方面。冰島是一個廣泛利用地熱的國家,全國有70%以上的人口利用地熱采暖,首都雷克雅末克全部利用地熱采暖,有"無煙城市"之稱。我國地熱資源豐富,70年代以來,我國在廣東、河北、西藏等地已經建成了若干小型地熱發(fā)電治。
2.火山
火山分類 活火山在人類歷史時期還經常作周期性噴發(fā)的火山。
死火山在人類歷史以前噴發(fā)過,迄今為止沒有重新噴發(fā)過的火山。
休眠火山長期熄滅的火山,有時又突然噴發(fā)。
火山的分布世界主要分布在環(huán)太平洋、地中海和東非的火山帶以及大西洋海底的火山帶。
我國 目前已發(fā)現火山有600座,其中絕大多數是死火山(如山西大同附近的死火山群);有少數火山處于休眠狀態(tài)(如長白山、黑龍江省的五大連池);只有少數火山近代有活動(如臺灣大屯火山群的七星山、新疆于田附近昆倉山中的火山)。
火山和人類的關系 火山噴發(fā)的火山灰和熔巖流,常常破壞田園建筑,有時還引起火山地震,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但火山噴發(fā)給人們帶來肥沃的火山灰土和硫磺等有用礦物。
火山噴發(fā)的
原因 火山爆發(fā)是地熱或內能釋放的強烈顯示。在地球內部的地熱積累到一定程度,灼熱的巖漿在強大的內部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薄弱地帶,噴出地表,形成火山現象;鹕奖l(fā)的時間有的很短,有的持續(xù)時間很長,甚至上千年;有的在地面堆起了幾千米的火山(如乞力馬扎羅山),有的在海洋中造成了新島(如夏威夷群島就是海底火山多次噴發(fā)露出水面的火山島)。
火山的構造 火山噴發(fā)時,火山噴發(fā)物涌溢的管道,稱為火山通道;火山物質的噴出口,稱為火山口;火山噴發(fā)物從火山口周圍堆積下來,形成的山,稱為火山錐。
火山噴發(fā)物 火山噴出的物質一般有氣體、熔巖和固體噴發(fā)物;鹕絿姲l(fā)的物質和噴發(fā)的強度同火山噴發(fā)的熔巖性質有著密切的關系:①酸性巖漿含二氧化硅成分多,比較粘稠含氣體多,爆發(fā)力強,常形成圓錐形火山;②基性巖漿含鐵鎂成分多,含氣體少,流動性好,爆發(fā)力弱,常形成盾形火山錐。
3.地震
(1)地震的分類:按其成因主要有構造地震和火山地震兩種,其中構造地震影響最大。
(2)構造地震的產生:由于地球內部應力引起構造變動而產生的。地殼中的巖石在地應力的長期作用下,會發(fā)生傾斜和彎曲,當積累起來的地應力超過巖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巖層便會突然發(fā)生斷裂或錯位,使長期積聚起來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使地面發(fā)生震動!
(3)地震要素:
震源 巖層發(fā)生斷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震中 和震源相對應的地面上的點,叫震中。
震中距 地面上任何一點到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
地震波 當地震發(fā)生時,地下巖層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震動,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地震波。
(4)震級和烈度:
震級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級來表示。它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級。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越大,震級越高。震級每增加一級,能量約增加30倍左右。一般地說,3級以下的地震,人無感覺,稱為微震;5級以上的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
烈度 表示地震對地面影響和破壞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樣的。地震烈度的大小同震級、震中距等有直接關系。在一般情況下,震級越大,烈度也越大。在同一次地震中,離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同時,烈度大小還和震源深淺、地質構造、地面建筑等也有關系。
。5)地震的分布:
世界 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在環(huán)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板塊交界地帶其中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以及幾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占全球所有地震能量的80%,是世界上的主要地震帶。
我國
我國處在兩大地震活動帶之間,是多地震的國家。歷史上地震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地區(qū):①臺灣;②黃河中下游的汾渭斷裂帶、太行山麓、就津唐張地區(qū)和和渤海沿岸;③西北的河西走廊、六盤山和天山南北;④青藏高原東南這緣的四川西部和西藏;⑤廣東和福建的沿海地區(qū)。
(6)地震的前兆和預測:地震的發(fā)生與地質構造相關,搞清地質構造是進行地震預報的重要基礎。地震前常有不少異常的自然現象發(fā)生,叫做地震前兆,如地下水的異常變化,動物異常反應、小震頻繁、地殼變形等,這些現象為預報地震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六.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
1.作用形式和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1)風化作用:巖石在溫度變化、水、大氣和生物作用的影響下發(fā)生的破壞作用,作用所產生的風化物殘留在地表形成風化殼。
(2)侵蝕作用:風力、流水、冰川、海洋等對地表巖石及其風化物的破壞作用,作用結果使地表形成風蝕洼地、風蝕柱、風蝕蘑菇;使溝谷、河床加寬加深,坡面破碎;并能形成巖溶、冰斗、角峰、U形谷、海蝕等地形。
(3)搬運作用:風化、侵蝕的產物,被風、流水、冰川、海浪等轉移,離開原來的位置。
(4)沉積作用:巖石風化和侵蝕后的產物在外力的搬運途中,隨著風速、流速降低,冰川融化等,被搬運物質逐漸沉積下來。主要沉積地形有三角洲、沖積平原、沙漠、黃土、冰磧地形等。
(5)固結成巖作用:沉積物經過物理的、化學的以及生物化學的變化和發(fā)行變成堅硬的巖石。
2.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①按照自然規(guī)律改變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態(tài)。例如,填海造田、開挖河道、修建水庫、綠化沙漠等。②違背自然規(guī)律破壞了地表形態(tài)。例如,沙漠化擴大,水土流失等。
★★七.地殼的演化
1.地層和化石:
地層 主要指沉積巖層,是地殼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在正常情況下,地層是按順序排列的,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呈水平狀態(tài)。但是,由于構造運動的影響,有的地層傾斜甚至層序顛倒,有的地層缺失。研究地層的性質、厚度、相互關系以及化石,可以了解地殼的變化過程。
化石 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體或遺跡叫化石。由于生物是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復雜不斷地進化的,因此不同時代的地層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時代的地層里往往保存著相同的或近似的化石。根據巖層中保存下來的生物化石,可以確定地層的順序和時代,如含三葉蟲、大羽羊齒、珊瑚化石的為古生代地層,含恐龍化石的為中生代地層。
研究地層和化石的意義 根據巖層組成物質的性質和所含化石的特征,可推知巖石沉積時的環(huán)境特征,如溫暖廣闊的淺海環(huán)境中,可以形成珊瑚礁組成的石灰?guī)r,在濕熱的森林茂密地區(qū),可以形成有豐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層。
★★★2.地殼的演化史
地質年代距今年代生物演化礦產形成地殼運動
太古代距今25億年以前 海水中逐漸形成類似蛋白質的最原始生命體 形成鐵礦的重要時代 巖漿活動劇烈,火山噴發(fā)頻繁,海洋廣闊,占絕對優(yōu)勢
元古代距今25億年-6億年 海水里出現藻類、海綿等原始生物 地殼運動劇烈,晚期出現大片陸地,但海洋仍占絕對優(yōu)勢
古生代距今6億年-2.5億年 動物從海洋-陸地;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蕨類植物繁生 重要的造煤時期 地殼劇烈變動,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雛形基本形成,我國東北、華北已成陸地
中生代距今2.5億年-0.7億年 爬行動物盛行,恐龍繁生,出現了始祖鳥,蕨類植物衰退,裸子植物大量出現 形成豐富的金屬礦產;重要的造煤時期;形成石油的時期 環(huán)太平洋地帶地殼運動劇烈,形成高大山系;我國大陸輪廓已基本形成
新生代距今0.7億年-現在 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大發(fā)展,出現了靈長類;第四紀出現了人類 形成石油的時期 發(fā)生規(guī)模巨大的造山運動--喜馬拉雅運動,形成許多高山
3.復習學法指導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
。1)地震波傳播的速度與其通過的介質性質有關。如果介質是均質體,地震波是等速直線傳播的。當介質性質發(fā)生改變時,地震波傳播的速度便有變化,特別是地震波通過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物質的分界面時,波速會發(fā)生突然變化(突快、突慢或突然消失)。復習這一部分的內容要緊緊抓住兩個界面--莫覆面和古登堡面,根據課本的示圖,弄清縱波和橫波在這兩個界面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以此再推知地殼、地幔、地核組成物質的特點和性質!
(2)區(qū)別地殼和巖石圈的概念,是復習的一個難點。復習時要將課本中有關上地幔的敘述用圖表示出來,分析地殼和巖石圈范圍大小。對于這一內容的掌握要注意兩個問題:①地殼和巖石圈都是由巖石組成的;②上地幔頂部的“軟流層”因溫度高,使巖石接近熔點,局部是熔融流動狀態(tài),是火山噴發(fā)、巖漿活動的重要發(fā)源地!
二.地殼的結構和物質組成
(1)各種礦物都有一定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復習中重要在對礦物物理性質的掌握,尤其是幾種重要的造巖礦物(石英、長石、云母)此外,要把巖石、礦物、礦產、礦床等內容結合起來復習,畫出它們的聯系示意圖,即用圖示法表示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2)地殼物質的循環(huán)是現代地質學的一個重要原理,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容。復習要注意三個問題:①地殼物質的循環(huán)也可稱為三大類巖石的互變,還可稱為地幔物質的熱對流,后者表明了能量的轉化,這是板塊構造學說動力的理論基礎;②地表的巖石除了噴出巖外還有侵入巖、沉積巖和變質巖,這是由于在地下形成的巖石隨著地殼運動而升到地表。同理,地下深處也會有噴出巖,這是由于地殼運動下降而造成的。③地表的巖石受各種外力的侵蝕、搬運、堆積后,先形成沉積物,然后經過漫長的地質作用才能形成沉積巖!
三.地殼運動
(1)復習要從認識地殼變動入手,巖石的變形、海陸的變遷,千姿百態(tài)的地表形態(tài),都是地殼變動的結果。掌握實例加深理解是關鍵。例如,從喜馬拉雅山珠峰附近還能找到貝殼類的化石,說明地殼的上升運動;臺灣海峽底部發(fā)現有古河流河床的痕跡,說明地殼的下降運動;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邊保存的三根大理石柱柱表的痕跡特點,說明地殼有升有降!
(2)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復習除了對比它們的區(qū)別外,更重要的是要認識它們之間的聯系,因為地表形態(tài)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雖說內力作用對地殼的發(fā)展變化起看主導作用,但不可忽視在一定的時間和地點往往是某一種作用占優(yōu)勢。比如,我國的華北平原是典型的沖積平原,其形成原因充分說明了內外力的互相作用:內力作用使地殼不斷下降,而外作用--泥沙的堆積,對地殼的下降起補償作用。而黃土高原的形成又是外力作用的風沙堆積占優(yōu)勢。復習時要時時和已學過的中國地形、世界各地區(qū)各國家的地形相聯系,加深理解,提高知識運用的能力。
(3)復習褶皺的兩種形態(tài)--背斜和向斜,要注意三個問題:①原始形態(tài)應是背斜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凹陷;②變化了的形態(tài)是背斜容易成山,向斜容易成谷。其根本原因是受力不同,受外力侵蝕作用不同造成的;③判斷背斜或向斜最根本的方法是巖層的新老關系,背斜中心部分巖層較老,兩冀巖層較新,向斜反之,不管是原始形態(tài)的拱起或凹陷,還是變化了的成山或成谷,上述新老關系是不變的。
四.板塊構造學說
(1)板塊構造學說是建立在大陸漂移說和海底擴張說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要將三者緊密結合進行復習,找出它們論點論據的區(qū)別,認識板塊構造學說的科學性和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這些學說的原理來解釋當今全球面貌特征以及一些重要的地理現象。比如,在南極洲發(fā)現大面積的煤藏,這要用大陸漂移說來解釋;海底火山又要用大洋擴張學說解釋比較合理;而巨大的褶皺山系又得用板塊構造學說更科學。
(2)板塊構造學說的核心是板塊,掌握板塊運動情況及其結果的關鍵是板塊的界線。復習最好的方法是繪制六大板塊草圖,標出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百看不如一畫,這是地理學習和復習的基本思想和原則!
五.地球內能的釋放
(1)地熱能是一種很有發(fā)展前途的,干凈無污染的能源,復習要和高中地理下冊的"能源和能源的利用"一章相結合,重在掌握目前人類對其利用的形式和現狀!
(2)我國是個多地震的國家,地震發(fā)生的原因、分布規(guī)律、造成的破壞情況以及如何認識震前預北為預報地震提供科學依據等都是重點內容,尤其要懂得分析烈度(地表被破壞的程度,大小的制約六.地殼的演化 這部分內容是全章的總結,各地質年代的特征正好說明了地殼是在不斷變化的,今天的陸地在地質歷史中也許是海洋。我們要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來看世界,復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各代的地殼運動情況最終要落實到海陸分布狀況,尤其是要掌握我國的情況。例如,我國大陸輪廓基本形成于中生代,東北、華北成陸于古生代等。②生物演化的情況要適當復習生物學知識,以便更好掌握各地質年代的地理環(huán)境的差別。③煤和石油都是重要的能源資源,復習時要結合高中地理下冊"能源和能源的利用"一章的內容,深入掌握煤和石油形成的原因和地理環(huán)境,以便人類今后在利用它們時有比較全面的歷史認識,更好地合理利用。
[范例評析]
例1.下列四種物質的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組是( )
A.礦物 化學元素 巖石 地殼
B.化學元素 礦物 巖石 地殼
C.地殼 化學元素 巖石 礦物
D.地殼 礦物 化學元素 巖石
例2.讀“地殼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圖16?1),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有五條連線沒有畫出箭頭,請根據地殼物質循環(huán)的過程在圖中畫出箭頭。
(2)圖中序號所表示的地質作用過程分別是: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3)以上地質作用過程中,屬于外力作用過程的有 ,屬于內力作用過程的有 。(只填序號)
讀三大類巖石循環(huán)轉化示意圖(圖16?2),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中標出箭頭,表示三大類巖石循環(huán)轉化過程。
(2)圖中各箭頭所表示的含義分別是:
A ,B ,C ,D 。
(3)地殼物質大循環(huán)過程可概括為:
從 到形成 ,又到新的 形成。
例3讀下圖,回答:
(1)圖中A、B、C、D四處,屬于背斜的是_____,屬于向斜的是_______
(2)此時,背斜在地貌_____,原因是___,向斜在地貌上是_____原因是______
(3)找油區(qū)應在圖中的_____處,找地下水應在_____處。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應選擇在___處,原因是____
例4.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n表示 水循環(huán)的 環(huán)節(jié); 海區(qū)(填字母)有豐富的漁業(yè)資源,該海區(qū)還可能埋藏有 等能源資源; 海區(qū)可能蘊藏有未來利用潛力很大的金屬礦產資源。
(2)A處的地質構造是 ,形成山谷的原因是 。
(3)如果在A、B、E中選一地建地下隧道(垂直于剖面方向),應選擇 地;三地中有利于石油儲存的是 處;有利于儲存地下水的是______處。
(4)圖中a、b、c、d四處最容易產生泥石流的是( )
A. a B. b C. c D. d
(5)從地質構造方面看,m河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例5.下面四幅是不同地質年代大陸漂移的示意圖,問表示6500萬年前(第三紀初)海陸分布狀況的是哪一幅?
例6.關于地震強度大小的敘述,正確的是:
A.與震中的緯度有關
B.與震中的遠近無關
C.與震源的深淺有關
D.與震級大小有關
例7.位于板塊界線附近的山脈有:
A.岡底斯山、興都庫什山
B.阿特拉斯山、喜馬拉雅山
C.落基山、阿巴拉契亞山
D.安第斯山、內華達山
例8讀“全球板塊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全球______被分為六大板塊。圖中數碼代表的板塊名稱是①_____板塊;②______板塊;③_____板塊;④____板塊。幾乎全部在大洋中的板塊是_____。
(2)圖中實線為_____邊界,虛線為_____邊界。用箭頭在圖中標出邊界兩側板塊移動方向。
(3)A處與B處海底巖石年齡相比,_____地質年代更新,G處與B處地殼相比,____處比較穩(wěn)定,____處不穩(wěn)定。
(4)圖中虛線構造帶在地形上,海底地形為________;陸地地形為________;虛線構造帶多形成______和______。
(5)解釋甲處島國地熱資源豐富的原因________,這是哪個國家_________。
例9.(探究創(chuàng)新題)讀下面某地區(qū)地質構造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地形判斷a與c為_____________,b與d為______________。從地質構造判斷a為______________, c為______________,d為_______________。c、d處地形的形成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侵入巖體表示的巖漿侵入的地質時代在______________紀。
(3)圖中白堊紀巖層中可形成的變質巖是_______________。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yi/75441.html
相關閱讀:交通與通信發(fā)展帶來的變化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