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帶領(lǐng)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傳記”文體的特點;初步掌握如何進行傳記寫作;理解孫中山的甘于淡泊的崇高精神。
二、重點:“傳記”文體的特點
三、教學方法:引導法;討論法
四、課時安排:二課時(每課時45分鐘)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布置預習
課程前提前布置學生預習作業(yè):通過書籍、網(wǎng)絡等途徑查找關(guān)于孫中山先生的作品和事跡,每人至少寫一篇關(guān)于“你所知道的孫中山先生”的短文。
2單元導入(因為是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所以首先是單元學習的導入。)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們一起開展了認識自我的學習,相信我們大家都在這學習的過程中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自我,也更加深刻的認識了周圍的人,認識了周圍的社會。但是不知道同學們是否考慮過這樣的一個問題:大家在認識的過程中是通過什么方法達到認識的目的呢?相信很多同學會說,通過觀察呀,通過回憶呀。沒有錯,對于認識我們自己,認識我們周圍的人,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通過回憶來達到我們認識的目的。但是,如果是跟我們有一定距離的人呢?比如說空間上的距離,比如遠在萬里之外平時我們只能通過只字片語的新聞了解到卻沒有可能接觸到的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我們要真實的認識他了解他,更為現(xiàn)實的途徑會是什么呢?比如說時間上的距離,比如遠在千年之前的唐宗宋祖,我們又要怎么才能了解他們呢?(停頓)
看得出大家都在努力的思考,也看得出大家都有困惑。在這里,老師向大家推薦一個很好的方法:傳記。(板書)也是我們這個單元所要學習的重點。
3傳記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重點學習)
請大家翻開課文第二十五頁,跟老師一起朗讀單元導語。
導語首先告訴大家,什么是傳記:“傳記是一種用來記載人物生平事跡的文章體裁!苯又嬖V我們,傳記有什么作用……下面讓老師更加詳細地告訴大家,什么是傳記。
傳記是一種用來記載人物生平事跡的文章體裁。它是借助于形象描寫,具體生動地記載歷史上或當代起過歷史作用的人物的一生,以及有關(guān)的重要史實的作品。古代就有漢代的司馬遷撰寫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其中就有不少人物傳記,它就是通過給人物作傳來反映歷史的。
傳記題材較廣,內(nèi)容繁雜,一般從體例來分,有自傳體和傳記體。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寫的,如:如:魯迅寫的《魯迅自傳》,克林頓寫了《我的生活》。我們這個單元所要學習的課文中,愛因斯坦所寫的《我的回顧》就屬于自傳體。傳記還有一種是他人撰寫的,比如現(xiàn)在關(guān)于唐宗宋祖的傳記現(xiàn)在是很多的,同學們?nèi)绻信d趣的話,也可以去找來看看。本單元的《“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華羅庚》、《羅曼?羅蘭》、《留取丹心照汗青》都屬于傳記體。
現(xiàn)代的傳記著作分為歷史性傳記和文學性傳記兩大類。前者記敘史實;后者用形象化手法描寫各種著名人物的生活經(jīng)歷、精神面貌,以歷史事實為依據(jù),不排斥合理的藝術(shù)加工。本單元的傳記文章都屬于文學性傳記。
關(guān)于傳記的更加詳細的知識,就需要同學們跟老師一起,通過對這個單元課文的學習加以體會。
4課文導入
學習了關(guān)于的傳記的基本常識以后,讓我們轉(zhuǎn)入對課文的學習。大家翻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
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老師已經(jīng)布置同學們查找關(guān)于孫中山先生的資料,并把自己所理解到的東西寫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那么,現(xiàn)在我們先請同學們來談談,自己所知道的孫中山先生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呢?
5由學生將自己所理解到的資料講出來,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短文讀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注意糾正表述中不準確的地方和與歷史不符合的地方。時間控制在十五到二十分鐘,學生人數(shù)3-4人。
6孫中山簡介(教師總結(jié))
孫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學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后改號逸仙,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大家所熟悉的“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少年時到檀香山讀書,后來先后在廣州、香港學醫(yī)。畢業(yè)后,在澳門、廣州行醫(yī),并致力于救國的政治活動。說到他的這段經(jīng)歷,大家有沒有覺得跟我國歷史上哪位名人很相似嗎?(魯迅)
1894年上書李鴻章遭到拒絕,遂再赴檀香山,創(chuàng)立興中會,提出“驅(qū)除韃虜,恢復中國,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的主張。1905年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系統(tǒng)地提出其三民主義思想。在這里我們一起回憶一下,三民主義思想具體指什么?(民族,反對民族壓迫,反對滿州貴族統(tǒng)治;民權(quán),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國民的政府,國民一律平等;民生,平均地權(quán))
1895年至1911年策劃多次反清武裝起義,屢遭挫折而斗志彌堅。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得到各省響應,導致清朝專制統(tǒng)治的覆滅,是為著名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的重大轉(zhuǎn)折,創(chuàng)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政體。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開始了中華民國時代。所以呀,1912年也被稱為民國一年。這是使用民國紀年的方法,直到今天在我們中國的臺灣省還在使用。那大家知道我們使用的是什么紀年方法吧?(公元紀年)是怎么來的?(以基督誕生為標志)
在袁世凱竊據(jù)大總統(tǒng)職位后陰謀復辟帝制,孫中山于1913年發(fā)動“二次革命”。后來在日本組織成立中華革命黨。1917年,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組織中華民國軍政府,開展護法運動。1919年改組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擔任總理。1921年,非常國會又于廣州組織中華民國正式政府,孫中山就任大總統(tǒng),再舉護法旗幟。1923年,孫中山第三次在廣州建立政權(quán),同年接受蘇俄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議,決定國共兩黨實行合作,以推進國民革命。1924年1月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改組了國民黨,重新解釋其三民主義。(民族,中國民族自求解放,放對帝國主義;民權(quán),民權(quán)為一般國民所共有;民生,平均地權(quán),節(jié)制資本)同年秋,馮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孫中山應邀北上,共商國是。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7了解了關(guān)于孫中山先生的一些情況,相信大家對孫中山先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印象和認識。那么,大家所知道的孫中山先生跟陳廷一先生筆下的孫中山先生一樣不一樣?大家所寫出來的孫中山先生同陳廷一先生所寫出來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在中國當代傳記文學領(lǐng)域有兩大名家,人稱“南葉北陳”,北陳就是陳廷一,南葉就是葉永烈。有一個相當有趣的現(xiàn)象。葉永烈先生生活在上海,但是他的成名作品是以描寫主要在北京活動的四人幫,而陳廷一先生生活在北京,卻是以描寫主要在上;顒拥乃问霞易宄雒。大家看看他的作品就知道是不是這樣啦。從事創(chuàng)作以來,他先后出版了《皇天后土》、《孫中山大傳》(上下卷)、《許世友傳奇》三部曲、《賀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宋氏三兄弟》、《孔祥熙大傳》、《宋慶齡全傳》、《宋美齡全傳》、《宋靄齡全傳》、《宋氏家族全書》(上下卷)、《民國岳父》等報告文學和紀實文學。
1990年陳廷一以稿費設(shè)立了“李耳文學基金會”晨光獎,獎勵了65名文學新人。他的作品代表著他的人格,他的人格融進了他的作品。1995年7月16日《新聞出版報》發(fā)表署名梅潔的文章,其中指出“讀傳記文學不讀陳廷一不可;寫傳記文學史不寫陳廷一不行!
8我們學習了關(guān)于傳記的基礎(chǔ)知識,認識了文章的傳主孫中山先生和作者陳廷一先生的一些情況后,讓我們轉(zhuǎn)入對文章的學習。首先,大家思考一個問題,課文的題目,孫中山先生既然是民國總統(tǒng),又為何稱為布衣呢?大家?guī)е@個問題快速瀏覽課文并找出課文總共講了幾件事情,分別是什么事情。
提問并板書。
1見張之洞2調(diào)換房子3中山服的由來4孫中山請客(唐紹儀、伍廷芳)
5孫中山出行
9布置預習作業(yè)
分析各個事例的內(nèi)涵,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文章主題的句子。
第二課時
1回顧第一課時,做簡單總結(jié)。并提及所布置預習作業(yè),提問學生。
2分析各個事例都說明了什么。由學生回答,教師引導、補充、總結(jié)。將學生分組,每組一個事例思考并回答。(注意圍繞一個主題和線索,就是“布衣總統(tǒng)”)
1、見張之洞
體現(xiàn)是孫中山什么品性?張之洞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說明了什么?(課后思考第一題)
重點引導分析:
①只印有姓名、籍貫的名片
身負回國留學生這樣在當時是很值得炫耀的身份卻沒有表露,同時跟舊時名片作比較沒有寫上如同年、后進、晚輩等表示輩分的稱呼以及職務等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不卑不亢的高尚情操。
②持三字帖,見一品官,儒生妄敢稱兄弟。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布衣亦可傲王侯。
這是對聯(lián)。對聯(lián)又稱楹聯(lián)、對子。始于五代,盛于明清,是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shù)形式。早在秦漢以前,我國人民就有過年懸掛桃符驅(qū)鬼的習慣,到五代時人民把聯(lián)語題于桃木板上,這種習俗到宋代以后已經(jīng)非常普遍,一直到明代以后人們才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xiàn)我們今天常見的春聯(lián)。
對聯(lián)是又律詩對偶句發(fā)展而來的,古人把對對子與吟詩相提并論,有吟詩作對之稱。對聯(lián)有很多要求,比較簡單的說要做到對仗工整,平仄協(xié)調(diào),精練而句式靈活,可長可短。
由此可見,孫中山在頃刻之間就能對出如此工整的對聯(lián),是有很深厚的文學功底的。同時從字里行間我們也可以看出,這時候的孫中山雖然年輕,但是已經(jīng)早懷大志。
③文章第一段也就是第一句話有什么作用?
開門見山,呼應題目,設(shè)置懸念,激發(fā)讀者興趣,很自然地引出了故事,進而讓讀者加深了解。
統(tǒng)攝全文。下文就是承接這個內(nèi)容開展的。
2、調(diào)換房子(。
孫中山說:“總統(tǒng)不是皇帝,而是公仆!”做總統(tǒng)不是要高高在上,而是要為人民服務的,是一個為人民著想為人民辦事的總統(tǒng)。體現(xiàn)出了民本思想,以及節(jié)儉作風,甘于淡泊的品質(zhì)。
房子的特點①不大②家私少,簡單③客廳兼做飯廳
3、中山服的由來(衣)
“即大方,又好看,又便宜”體現(xiàn)出節(jié)儉的作風和品質(zhì)。不搞特殊,不因為自己是總統(tǒng)就要比別人的好。處處體現(xiàn)出“布衣”的味道。
4、孫中山請客(唐紹儀、伍廷芳)(食)
生活的簡樸。在這里充分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對比1:總統(tǒng)府內(nèi)菜金一般人每餐三元,孫中山四角;對比2:與唐紹儀做對比;對比3:與伍廷芳作對比。
小節(jié)上,還有使用錫制餐具的事情也體現(xiàn)出生活的簡樸。而唐紹儀、伍廷芳不同的反映也表現(xiàn)出了作者對他們的不同態(tài)度。
5、孫中山出行(行)
①對比:總統(tǒng)府擁有的交通條件與孫中山出行采取的方式作對比。
②側(cè)面描寫1:老百姓的張燈結(jié)彩,高呼口號,反映出對孫中山的擁戴!按罂偨y(tǒng)萬歲”這個口號是否妥當?(課后思考第三題)
一方面,讓人聯(lián)想起過去的“皇帝萬歲”,而且沒有直稱“孫中山萬歲”是避免名諱的原因,這些都表現(xiàn)出了普通老百姓的封建思想還根深蒂固;另一方面,這是老百姓自發(fā)的行動,而且由于受到歷史沉積千年的封建思想影響,又沒有接觸到新的思想新的影響教育,這是當時的老百姓所能找到的最能表達他們心情的話語。
③側(cè)面描寫2:“共和”、“慶勝”、“北伐”等新商標出現(xiàn),剪辮子的熱潮,新軍歌……這些都從側(cè)面反映出孫中山革命工作的成效,表現(xiàn)孫中山對中國革命和中國社會進步的貢獻。有這么大貢獻的孫中山?jīng)]有驕傲,沒有搞特殊,而是保持布衣本色,更顯得可貴。
④軍歌中“警鐘一鳴森森森,睡獅齊猛醒”運用了什么修辭格?(課后思考第四題)
比喻。警鐘比喻革命,睡獅比喻中國人民。
分析:修辭、比喻、借代、比擬
用最恰當?shù)恼Z言形式來獲取最理想的表達效果,這種語言加工的實踐活動就是修辭。1采用什么樣的語言材料2采用什么樣的修辭方式3追求什么樣的表達效果
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繪事物或者說明事物,這種辭格叫比喻。作用:1深奧的道理淺顯化2抽象的事物具體化3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種類:明喻(本體喻體喻詞),暗喻(本體喻體),借喻(不說出本體或者不在本句說出,而是借用喻體直接代替本體)。
睡獅應該不是借代。借代是不直說某人或者某事物名稱,借同它密切相關(guān)的名稱去代替。種類有1特征、標志代本體2專名代本體3具體代抽象4部分代整體5結(jié)果代原因。
也不是比擬,比擬是把甲事物作乙事物來寫的修辭寫法。包括把事物當人來寫的擬人,把人當事物來寫或者把此事物當彼事物來寫的擬物。比擬與比喻比較就可以看出來,首先比擬重點在“擬”而比喻重點在“喻”,其次比擬本體與擬體彼此交融渾然一體,本體必然出現(xiàn),擬體一般不出現(xiàn),而比喻本體出現(xiàn)或者不出現(xiàn),喻體必須出現(xiàn)。
4完成思考練習二,也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總結(jié)。
5總結(jié)寫作特點
以小見大,選材精當。
語言平實,淺顯易懂。
文章采用了平行結(jié)構(gòu)。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yi/67244.html
相關(guān)閱讀:羅曼 羅蘭(節(ji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