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二下冊語文第三次月考試卷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儋州二中高二年級12—13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
語 文
注意事項:
1.本試卷為試題卷,分為第Ⅰ卷(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2.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第Ⅰ卷 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詩圣與文士性格的塑造
王學泰
宋代學者稱杜甫為“圣于詩者”,這主要是指杜甫在詩歌史上的地位而言。他們把杜甫視為“集大成”者,認為他是位無體不工、無美不備的詩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簡稱為“詩圣”,這突出了杜詩的道德含義(郭沫若稱其為“詩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詩中的儒學內涵。
“詩圣”的名號,使得杜詩所確立的“憂國憂民”思想逐漸成為了主流理論。不管你是否贊成,但都不能不承認詩歌寫作應該反映現實和關注國家與人民命運。南宋詩人就說:“憂時本是詩人職,莫怪吟中感慨多。”這是贊成詩人應該憂國憂民的。也有不贊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個性解放,不同意詩人應有“憂國憂民”的責任感。他在《顯靈宮集諸公以城市山林為韻》中說“新詩日日千余言,詩中無一憂民字”,“自從老杜得詩名,憂國愛民成兒戲”。仔細咀嚼詩意,可見袁氏雖然不贊成此說,但還是把“憂國憂民”看做當時詩歌創(chuàng)作中大多數詩人所遵循的原則。這些都說明對后世士人影響之深。
詩歌創(chuàng)作乃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日常功課之一,古代學子平常接觸最多當屬杜詩。因為杜詩中規(guī)矩井然,學有規(guī)矩。如應酬中大量運用的律體詩,當以杜甫寫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舉考試中用的試帖詩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甫以后,很少再有詩人寫出像杜甫這樣多的高質量的“五排”了)。對杜詩的廣泛的模仿從宋代就開始了。書商為了滿足這個社會需求,還把杜詩分類編排,給模仿者以便利。這樣,杜詩中的思想感情必然會從閱讀的渠道滲入到士人們的思想意識中去。因此,說杜詩對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產生影響絕不是夸誕之詞。
中國的文學傳統(tǒng),特別是古典詩詞對讀者思想情感的陶冶力量是很難估量的。杜甫詩發(fā)揚了儒家思想中富于倫理價值的思想,對古代讀書人有很大影響;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當有積極的意義。
1.關于文章第二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開頭一句承上啟下,由“詩圣”名號的含義,引出了下文杜甫“憂國憂民”思想對后世士人的影響。
B.南宋詩人“憂時本是詩人職,莫怪吟中感慨多”的詩句,就是大多數詩人贊同杜甫詩中“憂國憂民”的思想的證明。
C.本段文字引用南宋詩人的詩句,舉袁宏道的例子,對本段觀點從不同角度進行論證分析,加強了論證的嚴密性。
D.作者舉袁宏道一例是為了否定“提倡個性解放,詩人不應有‘憂國憂民’的責任感”這一觀點。
2.對古代文士積極學習杜詩的根本原因,解釋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中國古代的讀書人日常功課之一就是要學習詩歌創(chuàng)作。
B.杜詩合乎格律詩的要求,平仄押韻,規(guī)范合理,質量高,數量足。
C.書商們把杜詩分類編排,便利了古代文士們模仿各類杜詩。
D.通過閱讀,杜詩中的思想感情容易滲入到士人們的思想意識中。
3.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袁宏道“新詩日日千余言”中提出的新詩,大多是抒寫個性和性情的詩句。
B.明清時代讀書人在社交應酬活動中,必須吟詠五言律詩或七言律詩,以顯其風雅。
C.科舉考試要求寫“排律”形式的試帖詩,這是模仿詩中的“五排”而產生的。
D.文士的性格是由杜甫思想塑造起來的。即使在今天,杜甫的思想也有積極意義。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此言得之。 ( 蘇洵 《六國論》 )
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3分)
A、弊在賂秦 弊:弊病 B、暴秦之欲無厭 厭:滿足
C、六國互喪 互:互相 D、固不在戰(zhàn)矣 固:本來
5、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 (3分)
A、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①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
B、
②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①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C、
②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①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
D、
②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
6、下列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通過諸侯割地賂秦而造成雙方土地消長的鮮明對比,證明了“賂”的損失遠遠超過戰(zhàn)爭的損失。
B、割地賂秦不但不可能換來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長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實力,造成顛覆的下場。
C、將賂秦比做“抱薪救火”形象地說明了賂秦的危害。
D、第二段以駢文的排比句和對偶句為主,又間雜一些散句,語言顯得既有氣勢又有變化。
7、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0分)
(1)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
譯:
(2)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譯: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鵲 橋 仙
陸游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一半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洲煙雨。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官家賜與①!
【注】①唐代詩人賀知章老去還鄉(xiāng),玄宗曾下詔將與鏡湖相連通的一個小湖賜給他以示矜恤。
8、詞的上闋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6分)
9、請結合對全詞的理解,說一說“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官家賜與!”一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四題任選三題)(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宮車過也; ,杳不知其所之也。
(2)以賂秦之地, , ,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親賢臣, , ;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4)不以物喜, ;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乙 選考題
請從以下三、四兩大題中選定一大題作答,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活著的手藝
王 往
他是一個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時候,他便對木工活感興趣。曾經,他用一把小小的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頭掏成一個精致的木碗。他就用這木碗吃飯。
  他會對著一棵樹說,這棵樹能打一只衣柜,一張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說了尺寸。過了一年,樹的主人真的用這棵樹了,說要打一張衣柜,一張桌子。他站起來說,那是我去年說的,今年這棵樹打了衣柜桌子,還夠打兩把椅子。結果,這棵樹真的打了一張衣柜,一張桌子,還有兩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睛就這樣厲害。
  長大了,他學了木匠。他的手藝很快超過了師傅。他鋸木頭,從來不用彈線。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沒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跡。他的雕刻最能顯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將木料上的瑕疵變?yōu)辄c睛之筆,一道裂紋讓他修飾為鯉魚劃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觸須,一個節(jié)疤讓他修飾為蝴蝶翅膀上的斑紋或是鯉魚的眼睛。
樹,因為木匠死了,木匠又讓它以另一種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請到他為榮。主人看著他背著工具朝著自家走來,就會對著木料說:“他來了,他來了!”是的,他來了,死去的樹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時候,常愛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無用的枝杈,直擊那厚實堅硬的樹皮,他的鋸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紛落;他的刻刀細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給愛好寫作的我以啟示:我的語言要像他的斧子,越過浮華和滯澀,直擊那“木頭”的要害。
  但是,這個木匠在我們村里的人緣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懶木匠。他是懶,人家花錢請他做家具,他二話不說;可要請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個小凳子,打扇豬圈門,裝個鐵鍬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沒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別的木匠好說話,一支煙,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趕回家恰逢大雨,家里的廁所滿了,我要把糞水澆到菜地去。找糞舀,糞舀的柄子壞了,我剛好看見了他。遞上一支煙:你忙不忙?不忙,他說。我說,幫我安個糞舀柄子。他說,這個……你自己安,我還有事兒。他煙沒點上就走了。村里另一個木匠過來了,說:“你請他?請不動的,我來幫你安上!边@個木匠邊給我安著糞舀柄子,邊告訴我說,“他呀,活該受窮,這些年打工沒掙到什么錢,現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鐵的,窗子是鋁合金的,動斧頭鋸子的活少了,他轉了幾家工地說我又不是鐵匠,干不了。他去路邊等活干,讓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在路邊等,有時一兩天也沒人找的!
  春節(jié)我回去,聽人說木匠掙大錢了,兩年間就把小瓦房變成了兩層小樓。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見他時,他正盯著一棵大槐樹,目光癡迷。
我恭敬地遞給他一支煙問他:在哪打工?
他說: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對我不錯,一個月開5000元工資。
我說:好啊,這個適合你!
他笑笑說:別的不想做。
(摘編自《百花園》)
11、(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小說中的懶木匠從小就對木工活感興趣,他曾經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頭掏成一個精致的木碗,他就用這木碗吃飯,表現了他的天賦和自強。
B、“他的眼睛就這樣厲害”,是后文“他的手藝很快超過了師傅”的一個重要條件,更為突出的是他的雕刻技藝,他能將木料上的瑕疵變?yōu)辄c睛之筆。
C、小說詳細地敘述了懶木匠之“懶”,這也正是小說耐人尋味的地方,同時也是展現懶木匠人物性格的關鍵之處。
D、后來懶木匠掙大錢了,足見仿古家具店老板的知人善任,懶木匠也找到了自己施展才華的機會,二者相得益彰。
E、這篇小說表面上講了一個天才型的木匠始終不肯隨波逐流的故事,滲透了作者對人生態(tài)度的思考,文筆質樸、細膩而詼諧。
(2)小說畫線句子“樹,因為木匠死了,木匠又讓它以另一種形式活了”,這句話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答:
(3)懶木匠的性格有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6分)
答:
(4)小說的題目是“活著的手藝”,但文中寫了很多木匠之“懶”,如果小說以“懶木匠”為題目,你認為是否合適?請談談你的觀點和具體理由。(8分)
答: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詩
袁行霈
林庚先生逝世已經三年多了,他那特有的瀟灑自如與寬容大度,仍然常常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總覺得他并沒有離開我們,還生活在我們中間。
林庚先生自幼穎悟,北國的晴空,古都的文化以及家庭的教養(yǎng),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詩的種子。林先生在大學期間就已致力于詩歌創(chuàng)作。最初熱心于舊體詩詞,語言渾成,意境高遠。但林先生感到寫舊體詩詞難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來決定改寫新詩。先后出版了《夜》《春野與窗》《北平情歌》等詩集。林先生寫詩先是自由體,后來轉向新格律詩。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林先生任教于廈門大學中文系。1938年1月,隨廈門大學遷至閩西山區(qū)長汀,與外界幾乎處于隔絕狀態(tài),這時才把主要精力放到古典文學研究上,并于1946完成《中國文學史》。1947年,林先生回到北京,任燕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除繼續(xù)研究古典詩歌和文學史外,還在各報刊上發(fā)表新詩和有關新詩創(chuàng)作的文章。
1952年院系調整后他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在講壇上才華橫溢,名言雋語層出不窮。對整個中國文學的宏觀認識,結合著對詩句的細密分析,再加上那詩人的風度,吸引著每一個聽課的學生。在教學的同時,林先生出版了《中國文學簡史》等享譽學術界的著作,直到90高齡,還出版了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詩集《空間的馳想》。
林庚先生寫詩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現代生活和現代漢語的新節(jié)奏;另一方面則追溯中國詩歌民族形式發(fā)展的歷史經驗和規(guī)律,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到新詩的寫作中來。林先生力求以最自然的語言傳達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淺出明朗不盡的藝術效果。有的詩仿佛脫口而出,沒有一點斧鑿痕跡,是何等的透明,又是何等的蘊藉。有的詩令人如癡如醉,一種少年的精神伴隨著完美的節(jié)奏呈現在眼前,其新鮮的程度真如旦晚才脫筆硯者。有的詩表現的是現代意識,而詩的形式卻又帶著鮮明的民族特點。語言是那么淺顯,含義卻又那么深邃。
林庚先生首先是詩人,是以詩人為基點從事文學史研究的,他研究古典詩歌的目的是從中尋求創(chuàng)作的經驗,以及詩歌形式發(fā)展的規(guī)律。他在詩壇上曾經輝煌過,經過歲月的淘洗,他的詩必將重新贏得新一代的讀者。
正是因為他抱著這樣的目的,并且對包括詩歌在內的文學藝術有敏銳的感受力,所以他的學術研究才能獨具慧眼,并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古典文學研究而言,林先生長于文學史的總體把握和宏觀研究,他的《中國文學簡史》高瞻遠矚,犖犖大端,有一種卓然不群的氣象。他關于屈原和《楚辭》的考證獨辟蹊徑,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他關于李白的研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林先生標舉“少年精神”“建安風骨”“盛唐氣象”,贊揚創(chuàng)造力,給學術界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
林庚先生的過人之處究竟何在?就在于他的詩歌、學問與人格的統(tǒng)一,詩歌魅力、學術魅力與人格魅力的交融。他為人清高,藝術趣味高雅,學風既嚴謹又靈活,有一股樸茂純真的靈氣貫注于其詩其學其人之間。林庚先生享年96歲,桃李滿天下,直至晚年仍保持著青年人的朝氣與活力。詩人的氣質,學者的胸襟,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統(tǒng)一起來。古代知識分子的風骨,現當代知識分子的追求,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統(tǒng)一起來。他是中國近百年來文學史、學術史和教育史上的一位標志性人物,有了他,這段文學史、學術史和教育史,才顯得完整。
林庚先生的生命就是一首詩,他的生命之消失也是一首詩。他離去得那么從容,沒有痛苦,只有瀟灑。如果說有一點遺憾的話,也只是想再看一次月圓,而沒有看到。他仿佛是為詩而生的,為中國這個詩的國度而生的。他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個境地,那就是青春、理想和美。我們都為物欲橫流、精神蒼白的某些現狀而痛心,我還為缺少理想主義、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而遺憾。在這種背景下,更覺得我們的老師林庚先生之可貴。愿更多的人了解他,尊敬他,學習他,愿他的精神經過我們而得以發(fā)揚光大。
12(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幼年穎悟、文化的熏陶、自然的美好使林庚很早就心系詩歌,最初致力于舊體詩詞,后轉寫新詩,其詩語言渾成,意境高遠。
B.抗戰(zhàn)爆發(fā)后,廈門大學遷至閩西山區(qū),封閉的生活環(huán)境讓林庚潛心研究中國古典文學,《中國文學史》是他這一時期的重要成果。
C.林庚教學出色,成就非凡,專著享譽學術界,其詩也總是力求以最自然的語言傳達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藝術效果深入淺出,明朗不盡。
D.因林先生標舉“少年精神”“建安風骨”“盛唐氣象”,所以對包括詩歌在內的文學藝術具有敏銳的感受力,在學術研究上更獨具慧眼。
E.對林庚詩一般的生命歷程和他在中國百年文學史、學術史和教育史方面研究的突出成就的記敘使全文充滿深深的懷念、贊美和遺憾之情。
(2)林庚一生的學術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這是什么原因?請簡要分析。(6分)
(3)林庚的過人之處在于其“詩歌魅力、學術魅力與人格魅力的交融”,其“魅力”體現在何處?請簡要分析。(6分)
(4)林庚一生勤于研究,筆耕不輟,成就非凡,但他的生命卻始終充滿詩意,“就是一首詩”。我們應從他的身上學習什么?請結合原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 3分 )
A、看來,美英當局要想擺脫在伊拉克的困境,還得及早改頭換面,如果繼續(xù)一意孤行,更多更大的麻煩或許還在后頭呢!
B、即使曾有瑜亮之嘆,告別時他們的內心也一定是光風霽月的,像琴簫合奏出《笑傲江湖》的絕唱,余音裊裊,千載悠悠。
C.在建立導彈防御系統(tǒng)問題上,美德兩國首鼠兩端,但美國總統(tǒng)布什說:“我們可以在意見不合的情況下仍然保持朋友關系!
D.因為中亞的斗爭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不可能一揮而就。要建立一個穩(wěn)定的中亞,打通絲綢之路,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1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 ) ( 3分 )
A、一名市民觀察員說,公交系統(tǒng)關乎于每一個市民的日常生活,它在整個城市建設中的分量不容忽視。
B、要進行素質教育,關鍵在于應該以改變教育思想為根本,而教育思想的改變,取決于教育體制和整個社會人才觀念的轉變。
C、最新的研究表明,吃巧克力尤其是黑巧克力有利于保護心臟,因為巧克力中含有一種叫做“多酚”的物質,它能保護細胞,使其免受損傷。
D、進入21世紀后,我國加大農村飲水解困工作力度,把維護群眾的生命健康,解決群眾生活中的飲水難,作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務,進行優(yōu)先考慮和安排。
15、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 (3分)
一個人不喜歡詩,何以文學趣味就低下呢? 。一部好小說或是一部好戲劇都要當做一首詩看。詩比別類文學較嚴謹、較單純、較精微,如果對于詩沒有興趣,對于戲劇散文小說等等的佳妙也終不免有些隔膜。 ,大半在小說和戲劇中只能見到最粗淺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我們讀小說和戲劇只見到故事而沒有見到它的詩, 。
①因為一切純文學都要有詩的特質 ②因為一切詩都要有文學的特質
③不愛好詩而愛好小說戲劇的人們 ④愛好詩而不愛好小說戲劇的人們
⑤就像看到架上的花而忘記花架 ⑥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記架上的花
A、①③⑤ B、②⑤④ C、①③⑥ D、②④⑥
16、有些書評只言片語,便能表現一部作品的寫作特點,揭示其主題或寫作目的,如:
《詩經》-------先民的歌唱。
《史記》--------①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②歷史的長城。
《老殘游記》---------帝國的最后一瞥。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個時代的奮斗。
請參照以上示例,在《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中選擇兩部名著,各寫一則一句話書評。 ( 5分 )
(1)《 》-------
(2)《 》--------
17、仿照下面的詩句,寫一組句子 。(6分)
例:老是把自己當做鮮花
就時時有擔心凋零的痛苦
把自己當做綠葉吧
精心地把鮮花呵護
仿寫:
六、(60分)
18、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師范大學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絕頂我為峰”。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則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爬到山頂,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個人都要登到山頂,但要一步一個腳印!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er/59692.html

相關閱讀: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試題及答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