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學年高二(上)化學作業(yè) 寒假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二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在高中復習階段,大家一定要多練習題,掌握考題的規(guī)律,掌握?嫉闹R,這樣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數(shù)。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了高二(上)化學作業(yè),供大家參考。

一、選擇題(本題共19小題,每小題3分,共57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3分)(2010秋?焦作期末)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C(s)+1/2O2(g)=CO(g)

②S(s)+O2(g)=SO2(g); S(g)+O2(g)=SO2(g)

③H2(g)+1/2O2(g)=H2O(l); 2H2(g)+O2(g)=2H2O(l)

④2KOH (aq)+H2SO4(a)=K2SO4(aq)+2H2O (l);2KOH (aq)+H2SO4(濃)=K2SO4(aq)+2H2O (l)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3分)(2009秋?洛陽期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能夠發(fā)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 B. 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C. 加入反應物,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D. 使用催化劑,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3.(3分)(2014秋?太原校級期中)將20mL 0.5mol?L?1鹽酸與一塊狀大理石反應,下列的措施不能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A. 加入10mL 3mol?L?1鹽酸 B. 給反應混合物加熱 C. 將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 D. 加入10mL蒸餾水

4.(3分)(2014春?秦安縣校級期末)關(guān)于A(g)+2B(g)?3C(g)的化學反應,下列表示的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A. v(A)=0.6mol/(L?min) B. v(B)=1.2mol/(L?min) C. v(C)=1.2mol/(L?min) D. v(B)=0.03mol/(L?s)

5.(3分)(2014春?五華區(qū)校級期中)下列變化為放熱的化學反應的是()

A. H2O(g)?H2O(l)△H=?44.0 kJ/mol B. 2HI(g)?H2(g)+I2(g)△H=+14.9 kJ/mol C. 形成化學鍵時共放出862 kJ能量的化學反應 D.

能量變化如圖所示的化學反應

6.(3分)(2013春?金家莊區(qū)校級期中)下列反應的能量變化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是()

A. 鋁粉與氧化鐵的反應 B. 氯化銨與氫氧化鋇的反應 C. 鋅片與稀硫酸反應 D. 鈉與冷水反應

7.(3分)(2011春?香坊區(qū)校級期末)可逆反應H2(g)+I2(g)?2HI(g)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的標志是()

A. 混合氣體的體積恒定不變 B. 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 C. H2、I2、HI的濃度相等 D. I2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shù)與H2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

8.(3分)(2013春?金家莊區(qū)校級期中)下列敘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 紅棕色的NO2,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 B. 高壓比常壓有利于合成SO3的反應 C. 加入催化劑有利于氨的合成 D. 工業(yè)制取金屬鉀Na(l)+KCl(l)?NaCl(l)+K(g)選取適宜的溫度,使K變成蒸氣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出來

9.(3分)(2011秋?忻州期末)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放熱22.68kJ,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 CH3OH(l)+O2(g)?CO2(g)+2H2O(l);△H=+725.8 kJ/mol B.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 C. 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 D.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

10.(3分)(2014秋?婁底期中)如圖是關(guān)于反應A2(g)+3B2(g)?2C(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的平衡移動圖象,影響平衡移動的原因可能是()

A. 升高溫度,同時加壓 B. 降低溫度,同時減壓 C. 增大反應物濃度,同時減小生成物濃度 D. 增大反應物濃度,同時使用催化劑

11.(3分)(2012秋?南陽期末)等物質(zhì)的量的X(g)與Y(g)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逆反應:X(g)+Y(g)?2Z(g)+W(s)△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平衡常數(shù)K值越大,X的轉(zhuǎn)化率越大 B. 達到平衡時,反應速率v正(X)=2v逆(Z) C. 達到平衡后降低溫度,正向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shù)大于逆向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shù) D. 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或增大壓強都有利于該反應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12.(3分)(2013秋?庫爾勒市校級期末)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下列反應aA(g)?cC(g)+dD(g),反應達到平衡后,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一半,當再次達到平衡時,D的濃度為原平衡的1.8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 a

13.(3分)(2014?安徽模擬)COCl2(g)?CO(g)+Cl2(g);△H0.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①升溫 ②恒容通入惰性氣體 ③增加CO濃度 ④減壓 ⑤加催化劑 ⑥恒壓通入惰性氣體,能提高COCl2轉(zhuǎn)化率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14.(3分)(2015?房山區(qū)一模)在一定溫度不同壓強(P1

A. B. C. D.

15.(3分)(2014秋?薛城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說法或表示式正確的是()

A. 石墨和金剛石的轉(zhuǎn)化是物理變化 B. C(s、石墨)?C(s、金剛石)△H=+1.9kJ?mol?1 C. 金剛石的穩(wěn)定性強于石墨 D. 斷裂1mol石墨的化學鍵吸收的能量比斷裂1mol金剛石的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少

16.(3分)(2014?河北區(qū)一模)相同溫度下,在體積相等的三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N2(g)+3H2(g)?2NH3(g)△H=?92.4kJ/mol.實驗測得起始、平衡時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表:

容器編號 起始時各物質(zhì)物質(zhì)的量/mol 平衡時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N2 H2 NH3 ① 1 3 0 放出熱量a kJ ② 2 3 0 放出熱量b kJ ③ 2 6 0 放出熱量c kJ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放出熱量關(guān)系:a

17.(3分)(2013秋?館陶縣校級期中)右圖表示反應X(g)4Y(g)+Z(g),△H0,在某溫度時X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下列有關(guān)該反應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第6min后,反應就終止了 B. X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85% C. 若升高溫度,X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將大于85% D. 若降低溫度,v正和v逆將以同樣倍數(shù)減小

18.(3分)(2008?天心區(qū)校級模擬)反應N2O4(g)?2NO2(g)△H=+57kJ?mol?1,在溫度為T1、T2時,平衡體系中NO2的體積分數(shù)隨壓強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C兩點的反應速率:AC B. A、C兩點氣體的顏色:A深,C淺 C. 由狀態(tài)B到狀態(tài)A,可以用加熱的方法 D. A、C兩點氣體的轉(zhuǎn)化率:AC

19.(3分)(2008?龍湖區(qū)模擬)將等物質(zhì)的量的F2和ClF混合,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F2(g)+ClF(g)?ClF3(g);△H0.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恒溫恒容,當ClF 轉(zhuǎn)化40% 時,容器內(nèi)的壓強為初始時的0.8 倍 B. 若 c(F2):c (ClF):c (ClF3)=1:1:1,則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 C. 達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左移 D. 平衡后再降低溫度,保持恒容,達到新的平衡,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減小

二、非選擇題(共43分)

20.(11分)(2014秋?薛城區(qū)校級月考)煤燃燒的反應熱可通過以下兩種途徑來利用:

a.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氣中直接燃燒產(chǎn)生的反應熱;

b.先使煤與水蒸氣反應得到氫氣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氫氣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氣中燃燒.這兩個過程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a.C(s)+O2(g)?CO2(g)△H=E1①

b.C(s)+H2O(g)?CO(g)+H2(g)△H=E2②

H2(g)+O2(g)?H2O(g)△H=E3③

CO(g)+O2(g)?CO2(g)△H=E4④

請回答:

(1)與途徑a相比,途徑b有較多的優(yōu)點,即.

(2)上述四個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哪個反應△H0?.

(3)等質(zhì)量的煤分別通過以上兩條不同的途徑產(chǎn)生的可利用的總能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a比b多 B.a比b少 C.a與b在理論上相同

(4)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E1、E2、E3、E4之間的關(guān)系為.

(5)已知:

①CO(g)+O2(g)=CO2(g)△H1=?283.0kJ/mol

②H2(g)+O2(g)=H2O(l)△H2=?285.8kJ/mol

③C2H5OH(l)+3O2(g)=2CO2(g)+3H2O(l)△H3=?1370kJ/mol

則④2CO(g)+4H2(g)=H2O(l)+C2H5OH(l)的△H=.

21.(6分)(2011秋?射陽縣校級期末)火箭推進器中盛有強還原劑液態(tài)肼(N2H4)和強氧化劑液態(tài)雙氧水.當它們混合反應時,即產(chǎn)生大量氮氣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熱.已知:0.4mol液態(tài)肼與足量的液態(tài)雙氧水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放出256.652kJ的熱量.

(1)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則16g液態(tài)肼和液態(tài)雙氧水反應生成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是;

(3)此反應用于火箭推進,除釋放大量的熱和快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優(yōu)點是.

22.(6分)(2014秋?江西校級月考)如圖表示在密閉容器中反應:2SO2+O2?2SO3+Q達到平衡時,由于條件改變而引起反應速度和化學平衡的變化情況,a b過程中改變的條件可能是;b c過程中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若增大壓強時,反應速度變化情況畫在c~d處.

23.(10分)(2013秋?會寧縣校級期中)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開發(fā)利用 CO2,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來生產(chǎn)燃料甲醇.為探究反應原理,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

(1)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mol/(L?min);

(2)氫氣的轉(zhuǎn)化率=;

(3)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保留小數(shù)點后2位);

(4)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體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是.

A.升高溫度

B.充入He(g),使體系壓強增大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出去

D.再充入1mol H2

(5)當反應達到平衡時,H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1,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H2,待反應再一次達到平衡后,H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2,則c1c2的關(guān)系(填、或=).

24.(10分)(2015春?中山校級期中)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CO2(g)+H2(g)?CO(g)+H2O(g).其平衡常數(shù)K和溫度T的關(guān)系如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2)該反應為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3)能判斷該反應達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V(H2)正=V(H2O)逆 D:c(CO2)=c(CO)

(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

(5)在800℃時,發(fā)生上述反應,某一時刻測得容器內(nèi)各物質(zhì)的濃度分別為c(CO2) 為2mol/L,c(H2)為1.5mol/L,c(CO) 為1mol/L,c(H2O)為3mol/L,則此時刻反應向(填正向或逆向)進行.

2014-2015學年遼寧師大附中高二(上)模塊化學試卷(10月份)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題共19小題,每小題3分,共57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3分)(2010秋?焦作期末)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C(s)+1/2O2(g)=CO(g)

②S(s)+O2(g)=SO2(g); S(g)+O2(g)=SO2(g)

③H2(g)+1/2O2(g)=H2O(l); 2H2(g)+O2(g)=2H2O(l)

④2KOH (aq)+H2SO4(a)=K2SO4(aq)+2H2O (l);2KOH (aq)+H2SO4(濃)=K2SO4(aq)+2H2O (l)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考點: 反應熱的大小比較.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①碳不完全燃燒放熱少;焓變包含負號比較大小;

②固體硫變?yōu)闅鈶B(tài)硫需要吸收熱量,焓變包含負號比較大小;

③相同條件下量少的反應放熱少,焓變包含負號比較大小;

④濃硫酸稀釋時要放出熱量,焓變包含負號比較大小; 解答: 解:①碳不完全燃燒放熱少,焓變包含負號比較大小,所以△H前者小于后者,故①錯誤;

②固體硫變?yōu)闅鈶B(tài)硫需要吸收熱量,所以△H前者大于后者,故B正確;

③相同條件下量少的反應放熱少,焓變包含負號比較大小;1mol氫氣燃燒放熱小于2mol氫氣燃燒放熱,所以△H前者大于后者,故③正確;

④濃硫酸稀釋時要放出熱量,所以濃硫酸與堿反應放出的熱量就越多,所以△H前者大于后者,故④正確;

2.(3分)(2009秋?洛陽期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能夠發(fā)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 B. 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C. 加入反應物,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D. 使用催化劑,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考點: 活化能及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反應速率專題. 分析: A、根據(jù)活化分子的概念來回答判斷;

B、升高溫度會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C、增大物質(zhì)的濃度會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D、加入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從本質(zhì)上來分析回答. 解答: 解:A、活化分子是能夠發(fā)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故A正確;

B、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所以化學反應速率增大,故B正確;

C、加入反應物,不會影響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但是能增加有效碰撞,化學反應速率增大,故C錯誤;

D、使用催化劑,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增大,故D正確.

3.(3分)(2014秋?太原校級期中)將20mL 0.5mol?L?1鹽酸與一塊狀大理石反應,下列的措施不能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A. 加入10mL 3mol?L?1鹽酸 B. 給反應混合物加熱 C. 將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 D. 加入10mL蒸餾水

考點: 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反應速率專題. 分析: 增大反應速率,則增大濃度、升高溫度或增大固體的表面積,反之,反應速率減小,以此解答. 解答: 解:A.加入10mL 3mol?L?1鹽酸,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故A不選;

B.給反應混合物加熱,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增大,故B不選;

C.將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固體表面積增大,反應速率增大,故C不選;

D.加入10mL蒸餾水,鹽酸濃度降低,反應速率減小,故D選.

4.(3分)(2014春?秦安縣校級期末)關(guān)于A(g)+2B(g)?3C(g)的化學反應,下列表示的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A. v(A)=0.6mol/(L?min) B. v(B)=1.2mol/(L?min) C. v(C)=1.2mol/(L?min) D. v(B)=0.03mol/(L?s)

考點: 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反應速率專題. 分析: 根據(jù)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進行計算,以同一個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速率進行比較. 解答: 解:A.v(A)=0.6mol/(L?min);

B.v(B):v(A)=2:1,故v(A)=0.5v(B)=0.51.2mol/(L?min)=0.6mol/(L?min);

C.v(C):v(A)=3:1,故v(A)=v(C)=1.2mol/(L?min)=0.4mol/(L?min);

D.v(B):v(A)=2:1,故v(A)=0.5v(B)=0.50.03mol/(L?s)=0.015mol/(L?s)=0.9mol/(L?min);

5.(3分)(2014春?五華區(qū)校級期中)下列變化為放熱的化學反應的是()

A. H2O(g)?H2O(l)△H=?44.0 kJ/mol B. 2HI(g)?H2(g)+I2(g)△H=+14.9 kJ/mol C. 形成化學鍵時共放出862 kJ能量的化學反應 D.

能量變化如圖所示的化學反應

考點: 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A.該過程無新物質(zhì)生成;

B.吸熱反應△H為正;

C.不知道斷鍵吸收的能量;

D.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是放熱反應. 解答: 解:A.△H為負,該過程為放熱過程,但是這是物理變化,故A錯誤;

B.△H為正,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故B錯誤;

C.只知道形成化學鍵時共放出862 kJ能量,無法求出反應熱,故C錯誤;

D.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是放熱反應,故D正確.

6.(3分)(2013春?金家莊區(qū)校級期中)下列反應的能量變化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是()

A. 鋁粉與氧化鐵的反應 B. 氯化銨與氫氧化鋇的反應 C. 鋅片與稀硫酸反應 D. 鈉與冷水反應

考點: 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根據(jù)常見的放熱反應有:所有的物質(zhì)燃燒、所有金屬與酸反應、金屬與水反應,所有中和反應;絕大多數(shù)化合反應和鋁熱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有:絕大數(shù)分解反應,個別的化合反應(如C和CO2),少數(shù)分解置換以及某些復分解(如銨鹽和強堿),C或氫氣做還原劑時的反應. 解答: 解:A.鋁粉與氧化鐵的反應屬于放熱反應;

B.氯化銨與氫氧化鋇的反應屬于吸熱反應;

C.鋅片與稀硫酸反應屬于放熱反應;

D.鈉與冷水反應屬于放熱反應.

7.(3分)(2011春?香坊區(qū)校級期末)可逆反應H2(g)+I2(g)?2HI(g)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的標志是()

A. 混合氣體的體積恒定不變 B. 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 C. H2、I2、HI的濃度相等 D. I2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shù)與H2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

考點: 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根據(jù)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解答,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zhì)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fā)生變化,解題時要注意,選擇判斷的物理量,隨著反應的進行發(fā)生變化,當該物理量由變化到定值時,說明可逆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 解答: 解:A、化學方程式的前后計量數(shù)大小相同,混合氣體的體積不受反應影響,恒定不變,無法判斷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是否相等,故A錯誤;

B、I2蒸氣是紅棕色,混合氣體顏色變淺,說明濃度降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發(fā)生變化能確定達到平衡,故B正確;

C、反應混合物中各組成物質(zhì)的濃度相等,不能說明反應v正=v逆,不能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

D、I2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shù)與H2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不能說明反應v正=v逆,不能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

8.(3分)(2013春?金家莊區(qū)校級期中)下列敘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 紅棕色的NO2,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 B. 高壓比常壓有利于合成SO3的反應 C. 加入催化劑有利于氨的合成 D. 工業(yè)制取金屬鉀Na(l)+KCl(l)?NaCl(l)+K(g)選取適宜的溫度,使K變成蒸氣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出來

考點: 用蓋斯定律進行有關(guān)反應熱的計算.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勒夏特列原理為: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平衡將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時,研究對象必須為可逆反應,否則勒夏特列原理不適用;

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會影響化學平衡,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 解答: 解:A.可以可逆反應2NO2(g)?N2O4(g),正反應為體積縮小的反應,加壓后二氧化氮的濃度增大,所以氣體有色加深,由于增大了壓強,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動,故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可以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A不選;

B.對反應N2(g)+3H2(g)?2NH3(g)△H0,正反應為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減小的反應,為使氨的產(chǎn)率提高,需要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增大壓強平衡向著生成氨氣的方向移動,能夠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B不選;

C.催化劑只能同等程度地改變正逆反應速率,對化學平衡無影響,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C選;

D.該反應是可逆反應,且使K成蒸汽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出來,減小K蒸氣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所以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D不選;

9.(3分)(2011秋?忻州期末)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放熱22.68kJ,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 CH3OH(l)+O2(g)?CO2(g)+2H2O(l);△H=+725.8 kJ/mol B.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 C. 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 D.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

考點: 熱化學方程式.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A、根據(jù)反應吸時焓變值為正值,放熱時焓變值為負值來分析;

B、根據(jù)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以及方程式系數(shù)的含義來分析;

C、根據(jù)甲醇燃燒時的用量和放出的熱量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回答;

D、根據(jù)反應吸時焓變值為正值,放熱時焓變值為負值來分析. 解答: 解:A、反應吸熱時焓變值為正值,放熱時焓變值為負值,甲醇燃燒是放熱反應,故△H0,故A錯誤;

B、1g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放熱22.68kJ,則64g甲醇即2mol甲醇燃燒放的熱量為1452kJ,則熱化學方程式為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kJ/mol,故B正確;

C、1g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放熱22.68kJ,則64g甲醇即2mol甲醇燃燒放的熱量為1452kJ,焓變的數(shù)值與化學計量數(shù)不成正比,故C錯誤;

D、反應吸時焓變值為正值,放熱時焓變值為負值,甲醇燃燒是放熱反應,故△H0,故D錯誤;

10.(3分)(2014秋?婁底期中)如圖是關(guān)于反應A2(g)+3B2(g)?2C(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的平衡移動圖象,影響平衡移動的原因可能是()

A. 升高溫度,同時加壓 B. 降低溫度,同時減壓 C. 增大反應物濃度,同時減小生成物濃度 D. 增大反應物濃度,同時使用催化劑

考點: 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A、升高溫度,同時加壓,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升高溫度,使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增大壓強,使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平衡可能不移動,可能向正反應移動,可能向逆反應移動;

B、降低溫度,同時減壓正逆反應速率都降低,降低溫度,使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減小壓強,使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平衡可能不移動,可能向正反應移動,可能向逆反應移動;

C、增大反應物濃度,同時減小生成物濃度,瞬間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移動;

D、增大反應物濃度,同時使用催化劑,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但正反應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應移動. 解答: 解:A、升高溫度,同時加壓,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逆反應速率應在原速率的上方,故A錯誤;

B、降低溫度,同時減壓正逆反應速率都降低,正反應速率應在原速率的下方,故B錯誤;

C、增大反應物濃度,同時減小生成物濃度,瞬間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圖象符合,故C正確;

D、增大反應物濃度,同時使用催化劑,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逆反應速率應在原速率的上方,但正反應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故D錯誤.

11.(3分)(2012秋?南陽期末)等物質(zhì)的量的X(g)與Y(g)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逆反應:X(g)+Y(g)?2Z(g)+W(s)△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平衡常數(shù)K值越大,X的轉(zhuǎn)化率越大 B. 達到平衡時,反應速率v正(X)=2v逆(Z) C. 達到平衡后降低溫度,正向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shù)大于逆向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shù) D. 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或增大壓強都有利于該反應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考點: 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A、平衡常數(shù)K值變大,即反應正向移動;

B、正、逆反應的速度相等是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C、達到平衡后,降低溫度,反應向著放熱方向移動;

D、根據(jù)溫度和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情況來回答. 解答: 解:A、正反應為放熱反應,當平衡常數(shù)K值變大,即溫度降低,反應正向移動,X的轉(zhuǎn)化率變大,故A正確;

B、達到平衡時2v正(X)=v逆(Z),即正、逆反應的速度相等,故B錯誤;

C、達到平衡后,降低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要減小,反應正向移動,故正向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shù)小于逆向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shù),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故C錯誤;

D、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有利于該反應平衡向逆反應方法移動,增大壓強,該反應平衡不會移動,故D錯誤.

12.(3分)(2013秋?庫爾勒市校級期末)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下列反應aA(g)?cC(g)+dD(g),反應達到平衡后,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一半,當再次達到平衡時,D的濃度為原平衡的1.8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 a

考點: 化學平衡的計算.版權(quán)所有 分析: 假定平衡不移動,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一半,D的濃度為原來的2倍,實際再次達到新平衡時,D的濃度為原來的1.8倍,說明壓強增大,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即a

A.假定平衡不移動,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一半,D的濃度為原來的2倍,實際再次達到新平衡時,D的濃度為原來的1.8倍,說明壓強增大,平衡向逆反應移動,故A錯誤;

B.壓強增大,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即a

C.反應平衡逆向進行,總物質(zhì)的量減小、C的物質(zhì)的量也減小,C的體積分數(shù)變化不能確定,故C錯誤;

13.(3分)(2014?安徽模擬)COCl2(g)?CO(g)+Cl2(g);△H0.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①升溫 ②恒容通入惰性氣體 ③增加CO濃度 ④減壓 ⑤加催化劑 ⑥恒壓通入惰性氣體,能提高COCl2轉(zhuǎn)化率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考點: 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化學反應COCl2(g)?CO(g)+Cl2(g)△H0,正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

①升溫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

②恒容通入惰性氣體,總壓增大,分壓不變,平衡不動;

③增加CO的濃度,平衡逆向進行;

④減壓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進行;

⑤加催化劑,改變速率不改變平衡;

⑥恒壓通入惰性氣體,壓強增大,為保持恒壓,體積增大壓強減小,平衡正向進行. 解答: 解:化學反應COCl2(g)?CO(g)+Cl2(g)△H0,正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

①升溫平衡向正反應移動,COCl2轉(zhuǎn)化率增大,故①符合;

②恒容通入惰性氣體,總壓增大,反應混合物各組分的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COCl2轉(zhuǎn)化率不變,故②不符合;

③增加CO的濃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OCl2轉(zhuǎn)化率減小故③不符合;

④減壓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OCl2轉(zhuǎn)化率增大,故④符合;

⑤加催化劑,改變速率不改變平衡,COCl2轉(zhuǎn)化率不變,故⑤不符合;

⑥恒壓通入惰性氣體,壓強增大,為保持恒壓,體積增大壓強減小,平衡正向進行,COCl2轉(zhuǎn)化率增大,故⑥符合,

14.(3分)(2015?房山區(qū)一模)在一定溫度不同壓強(P1

A. B. C. D.

考點: 產(chǎn)物百分含量與壓強的關(guān)系曲線.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一定溫度下,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增大,到達平衡的時間縮短,該反應正反應是體積增大的反應,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平衡時Z的物質(zhì)的量減小,據(jù)此結(jié)合選項解答. 解答: 解:A、圖象中壓強p1到達平衡時間短,故圖象中p1p2,與題意不符,故A錯誤;

B、圖象中壓強p2到達平衡時間短,圖象中p1

C、圖象中壓強p1到達平衡時間短,故圖象中p1p2,與題意不符,故C錯誤;

15.(3分)(2014秋?薛城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說法或表示式正確的是()

A. 石墨和金剛石的轉(zhuǎn)化是物理變化 B. C(s、石墨)?C(s、金剛石)△H=+1.9kJ?mol?1 C. 金剛石的穩(wěn)定性強于石墨 D. 斷裂1mol石墨的化學鍵吸收的能量比斷裂1mol金剛石的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少

考點: 反應熱和焓變.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先根據(jù)圖寫出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然后根據(jù)蓋斯定律寫出石墨轉(zhuǎn)變成金剛石的熱化學方程式,根據(jù)物質(zhì)的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拆化學鍵吸收能量,形成化學鍵放出熱量來解答. 解答: 解:由圖得: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

②C(S,金剛石)+O2(g)=CO2(g)△H=?395.4kJ?mol?1,

利用蓋斯定律將①?②可得:C(S,石墨)=C(S,金剛石)△H=+1.9kJ?mol?1,則

A、石墨轉(zhuǎn)化為金剛石是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

B、因C(s、石墨)=C(s、金剛石)△H=+1.9kJ?mol?1,故B正確;

C、金剛石能量大于石墨的總能量,物質(zhì)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穩(wěn)定,則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故C錯誤;

D、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 C(S,石墨)=C(S,金剛石)△H=+1.9kJ?mol?1,斷裂1mol石墨的化學鍵吸收的能量比斷裂1mol金剛石的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大1.9 kJ,故D錯誤;

16.(3分)(2014?河北區(qū)一模)相同溫度下,在體積相等的三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N2(g)+3H2(g)?2NH3(g)△H=?92.4kJ/mol.實驗測得起始、平衡時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表:

容器編號 起始時各物質(zhì)物質(zhì)的量/mol 平衡時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N2 H2 NH3 ① 1 3 0 放出熱量a kJ ② 2 3 0 放出熱量b kJ ③ 2 6 0 放出熱量c kJ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放出熱量關(guān)系:a

考點: 化學平衡的計算;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A、反應是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徹底,焓變是對應化學方程式的物質(zhì)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

B、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變化,不隨濃度改變;

C、恒溫恒容容器內(nèi)的反應平衡,依據(jù)起始量增大一倍,相當于增大體系壓強,根據(jù)平衡移動方向判斷;

D、恒溫恒容容器內(nèi)的反應平衡,依據(jù)起始量增大一倍,相當于增大體系壓強,根據(jù)平衡移動方向判斷. 解答: 解:A、N2(g)+3H2(g)?2NH3(g)△H=?92.4kJ/mol.焓變是指1mol氮氣和3mol氫氣全部反應放出的熱量;①起始量反應不能全部轉(zhuǎn)化所以a92.4KJ,②起始量相當于在①中加入了1mol氮氣,所以平衡正向進行反應放出的熱量ba,但是反應是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徹底所以b92.4KJ,故放出熱量關(guān)系:a

B、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變化,不隨濃度改變,所以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①=②=③,故B錯誤;

C、達到平衡時,氨氣的條件分數(shù),依據(jù)A分析可知②①,③可以看做在②中 加入了3mol氫氣,平衡繼續(xù)正向進行,所以氨氣的含量增大,即達平衡時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①③,故C錯誤;

D、依據(jù)C的分析可知,氮氣的轉(zhuǎn)化率③②①,③可以看做是在①中加入了相同的平衡體系,壓強增大平衡正向進行,所以氮氣轉(zhuǎn)化率③②,故D錯誤;

17.(3分)(2013秋?館陶縣校級期中)右圖表示反應X(g)4Y(g)+Z(g),△H0,在某溫度時X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下列有關(guān)該反應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第6min后,反應就終止了 B. X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85% C. 若升高溫度,X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將大于85% D. 若降低溫度,v正和v逆將以同樣倍數(shù)減小

考點: 物質(zhì)的量或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圖示題;壓軸題;平衡思想;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根據(jù)圖可知,X的濃度在隨時間逐漸減少,到第6min濃度不再變化,則反應達到化學平衡;利用X變化的量來計算轉(zhuǎn)化率,再利用溫度對反應的影響來分析轉(zhuǎn)化率的變化及反應速率的變化. 解答: 解:A、6min時反應達平衡,但未停止,故A錯;

B、X的變化量為1mol/L?0.15mol/L=0.85mol/L,則X的轉(zhuǎn)化率為100%=85%,故B正確;

C、△H0,反應為放熱,故升高溫度,平衡將逆向移動,則X的轉(zhuǎn)化率減小,故C錯;

D、降溫時,正、逆反應速率同時減小,但是降溫平衡正向移動,故V正V逆,即逆反應減小的倍數(shù)大,故D錯誤;

18.(3分)(2008?天心區(qū)校級模擬)反應N2O4(g)?2NO2(g)△H=+57kJ?mol?1,在溫度為T1、T2時,平衡體系中NO2的體積分數(shù)隨壓強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C兩點的反應速率:AC B. A、C兩點氣體的顏色:A深,C淺 C. 由狀態(tài)B到狀態(tài)A,可以用加熱的方法 D. A、C兩點氣體的轉(zhuǎn)化率:AC

考點: 產(chǎn)物的百分含量隨濃度、時間的變化曲線.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N2O4(g)?2NO2(g)△H=+57kJ?mol?1,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化學平衡正向移動,NO2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增大壓強,化學平衡逆向移動,NO2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結(jié)合圖象來分析解答.

A、A、C兩點都在等溫線上,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B、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進行NO2濃度減小,由于壓強增大導致濃度增大,所以達平衡時的濃度比原平衡濃度大;

C、壓強相同,升高溫度,化學平衡正向移動,NO2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A點NO2的體積分數(shù)大;

D、A、C兩點都在等溫線上,C的壓強大,平衡逆移,據(jù)此判斷. 解答: 解:A.由圖象可知,A、C兩點都在等溫線上,C的壓強大則反應速率大,則A、C兩點的反應速率:A

B.由圖象可知,A、C兩點都在等溫線上,C的壓強大,與A相比C點平衡向逆反應進行,向逆反應進行是由于減小體積增大壓強,平衡移動的結(jié)果降低NO2濃度增大趨勢,但到達平衡仍比原平衡濃度大,平衡時NO2濃度比A點的濃度高,NO2為紅棕色氣體,則A、C兩點氣體的顏色:A淺,C深,故B錯誤;

C.升高溫度,化學平衡正向移動,NO2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由圖象可知,A點NO2的體積分數(shù)大,則T1

D.由圖象可知,A、C兩點都在等溫線上,C的壓強大,增大壓強,化學平衡逆向移動,氣體的轉(zhuǎn)化率減小,所以A、C兩點氣體的轉(zhuǎn)化率:AC,故D正確;

19.(3分)(2008?龍湖區(qū)模擬)將等物質(zhì)的量的F2和ClF混合,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F2(g)+ClF(g)?ClF3(g);△H0.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恒溫恒容,當ClF 轉(zhuǎn)化40% 時,容器內(nèi)的壓強為初始時的0.8 倍 B. 若 c(F2):c (ClF):c (ClF3)=1:1:1,則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 C. 達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左移 D. 平衡后再降低溫度,保持恒容,達到新的平衡,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減小

考點: 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化學平衡的計算.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A.設F2和ClF的物質(zhì)的量都為1mol,根據(jù)方程式計算平衡時總的物質(zhì)的量,在恒溫恒容時,物質(zhì)的量與壓強成正比;

B.平衡常數(shù)未知,不能確定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

C.增大容器容積,壓強減小,正逆反應速率都降低;

D.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減小,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設F2和ClF的物質(zhì)的量都為1mol,當ClF轉(zhuǎn)化40%時,由F2(g)+ClF(g)?ClF3(g),可知生成0.4molClF3,剩余F2和ClF都為0.6mol,則容器內(nèi)的壓強為初始時的=0.8,故A正確;

B.平衡常數(shù)未知,若c(F2):c(ClF):c(ClF3)=1:1:1,不能確定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錯誤;

C.增大容器容積,壓強減小,正、逆反應速率都降低,正反應速率降低更多,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C錯誤;

D.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減小,而質(zhì)量不變,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增大,故D錯誤,

二、非選擇題(共43分)

20.(11分)(2014秋?薛城區(qū)校級月考)煤燃燒的反應熱可通過以下兩種途徑來利用:

a.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氣中直接燃燒產(chǎn)生的反應熱;

b.先使煤與水蒸氣反應得到氫氣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氫氣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氣中燃燒.這兩個過程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a.C(s)+O2(g)?CO2(g)△H=E1①

b.C(s)+H2O(g)?CO(g)+H2(g)△H=E2②

H2(g)+O2(g)?H2O(g)△H=E3③

CO(g)+O2(g)?CO2(g)△H=E4④

請回答:

(1)與途徑a相比,途徑b有較多的優(yōu)點,即 燃燒效率高(或其他合理答案) .

(2)上述四個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哪個反應△H0? ② .

(3)等質(zhì)量的煤分別通過以上兩條不同的途徑產(chǎn)生的可利用的總能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C .

A.a比b多 B.a比b少 C.a與b在理論上相同

(4)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E1、E2、E3、E4之間的關(guān)系為 E1=E2+E3+E4 .

(5)已知:

①CO(g)+O2(g)=CO2(g)△H1=?283.0kJ/mol

②H2(g)+O2(g)=H2O(l)△H2=?285.8kJ/mol

③C2H5OH(l)+3O2(g)=2CO2(g)+3H2O(l)△H3=?1370kJ/mol

則④2CO(g)+4H2(g)=H2O(l)+C2H5OH(l)的△H= ?339.2KJ/mol .

考點: 熱化學方程式.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1)固體燃料變?yōu)闅怏w燃料,能源利用率高,污染小;

(2)燃燒反應均為放熱反應,C與水蒸氣的反應為吸熱反應;

(3)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反應一步完成或分步完成,其熱效應相同;

(4)利用蓋斯定律來分析;

(5)據(jù)已知熱化學方程式,利用蓋斯定律解答. 解答: 解:(1)固體煤經(jīng)處理變成氣體燃料后,不僅可以大大減少SO2和煙塵對空氣造成的污染,而且燃燒效率高,也便于運輸,

故答案為:燃燒效率高(或其他合理答案);

(2)①③④為燃燒反應,所以放熱反應,②為吸熱反應,故答案為:②;

(3)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一步完成或分步完成,其熱效應相同,則等質(zhì)量的煤分別通過以上兩條不同的途徑產(chǎn)生的可利用的總能量相同,

故答案為:C;

(4)由蓋斯定律可知,①=②+③+④,則能量為E1=E2+E3+E4,故答案為:E1=E2+E3+E4;

(5)已知:

①CO(g)+O2(g)=CO2(g)△H1=?283.0kJ/mol

②H2(g)+O2(g)=H2O(l)△H2=?285.8kJ/mol

③C2H5OH(l)+3O2(g)=2CO2(g)+3H2O(l)△H3=?1370kJ/mol

根據(jù)蓋斯定律,①2+②4?③得:2CO(g)+4H2(g)=H2O(l)+C2H5OH(l)△H=(?283.0KJ/mol)2+(?285.8KJ/mol)4?(?1370KJ/mol)=?339.2KJ/mol,故答案為:?339.2KJ/mol.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及利用蓋斯定律確定反應及其能量的關(guān)系,題目較簡單,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

21.(6分)(2011秋?射陽縣校級期末)火箭推進器中盛有強還原劑液態(tài)肼(N2H4)和強氧化劑液態(tài)雙氧水.當它們混合反應時,即產(chǎn)生大量氮氣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熱.已知:0.4mol液態(tài)肼與足量的液態(tài)雙氧水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放出256.652kJ的熱量.

(1)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N2H4(g)+2H2O2(l)=N2(g)+4H2O(g)△H=?641.63kJ/mol ;

(2)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則16g液態(tài)肼和液態(tài)雙氧水反應生成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是 408.815kJ ;

(3)此反應用于火箭推進,除釋放大量的熱和快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優(yōu)點是 產(chǎn)物無污染 .

考點: 熱化學方程式.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1)反應方程式為:N2H4+2H2O2=N2+4H2O,根據(jù)0.4mol液態(tài)肼放出的熱量,計算1mol液態(tài)肼放出的熱量,進而寫出熱化學方程式;

(2)結(jié)合上述寫出的熱化學方程式和誰轉(zhuǎn)化的熱化學方程式,根據(jù)蓋斯定律合并寫出生成液態(tài)水時的熱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3)依據(jù)反應N2H4(g)+2H2O2(l)=N2(g)+4H2O(g)的產(chǎn)物是氮氣和水分析該反應的優(yōu)點. 解答: 解:(1)反應方程式為:N2H4+2H2O2?N2+4H2O,0.4mol液態(tài)肼放出256.652KJ的熱量,則1mol液態(tài)肼放出的熱量為=641.63kJ,

所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2H4(g)+2H2O2(l)?N2(g)+4H2O(g)△H=?641.63kJ/mol,

故答案為:N2H4(g)+2H2O2(l)=N2(g)+4H2O(g)△H=?641.63kJ/mol;

(2)①N2H4(l)+2H2O2(l)?N2(g)+4H2O(g)△H=?641.63kJ/mol;

②H2O(g)=H2O(l)△H=?44kJ/mol;

依據(jù)蓋斯定律①+②4得到:N2H4(l)+2H2O2(l)?N2(g)+4H2O(l);△H=?817.63kJ/mol;

熱化學方程式中32g全部反應放熱817.63kJ,16g液態(tài)肼與足量雙氧水反應生成氮氣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為:817.63kJ=408.815kJ,

故答案為:408.815kJ;

(3)還原劑肼(N2H4)和強氧化劑H2O2,當它們混合時,即產(chǎn)生大量的氮氣和水蒸氣,除釋放大量熱量和快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外,還有很突出的優(yōu)點是,產(chǎn)物為氮氣和水,清潔無污染,

22.(6分)(2014秋?江西校級月考)如圖表示在密閉容器中反應:2SO2+O2?2SO3+Q達到平衡時,由于條件改變而引起反應速度和化學平衡的變化情況,a b過程中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升溫 ;b c過程中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減小生成物濃度 ; 若增大壓強時,反應速度變化情況畫在c~d處.

考點: 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版權(quán)所有 分析: 根據(jù)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條件可作判斷;根據(jù)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可畫出相關(guān)的圖. 解答: 解:根據(jù)圖可知,在a時刻,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且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即平衡逆向移動,因為反應的△H0,根據(jù)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條件可知,a~b過程中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升溫;在b時刻,正反應速率不變,逆反應速率減小,且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即平衡正向移動,根據(jù)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條件可知,b~c過程中改變的條件可能是減小生成物C的濃度;在b~c過程后,若增大壓強,正逆反應速率都會增大,由于該反應為體積縮小的反應,所以平衡正向移動,根據(jù)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可畫出相關(guān)的圖為:;

23.(10分)(2013秋?會寧縣校級期中)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開發(fā)利用 CO2,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來生產(chǎn)燃料甲醇.為探究反應原理,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

(1)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0.225 mol/(L?min);

(2)氫氣的轉(zhuǎn)化率= 75% ;

(3)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5.33 (保留小數(shù)點后2位);

(4)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體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是 CD .

A.升高溫度

B.充入He(g),使體系壓強增大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出去

D.再充入1mol H2

(5)當反應達到平衡時,H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1,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H2,待反應再一次達到平衡后,H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2,則c1c2的關(guān)系(填、或=).

考點: 物質(zhì)的量或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化學平衡的計算.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1)根據(jù)v=計算;

(2)根據(jù)氫氣的平衡濃度判斷轉(zhuǎn)化的物質(zhì)的量,進而可計算轉(zhuǎn)化率;

(3)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等于生成物的濃度冪之積除以反應物的濃度冪之積計算;

(4)要使n(CH3OH)/n(CO2)增大,應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5)恒容密閉容器、反應后整個體系的壓強比之前來說減小了,加入氫氣雖然正向移動,但是CO2(g)濃度較小、CH3OH(g) 濃度增大、H2O(g)濃度增大,且平衡常數(shù)不變. 解答: 解:(1)利用三段式解題法計算

CO2(g)+3H2(g) CH3OH(g)+H2O(g),

開始(mol/L):1 3 0 0

變化(mol/L):0.75 2.25 0.75 0.75

平衡(mol/L):0.25 0.75 0.75 0.75

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0.225 mol?L?1?min?1,

故答案為:0.225;

(2)氫氣的轉(zhuǎn)化率==75%,

故答案為:75%;

(3)平衡常數(shù)等于生成物的濃度冪之積除以反應物的濃度冪之積,則k===5.33,

故答案為:5.33;

(4)要使n(CH3OH)/n(CO2)增大,應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A.因正反應放熱,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n(CH3OH)/n(CO2)減小,故A錯誤;

B.充入He(g),使體系壓強增大,但對反應物質(zhì)來說,濃度沒有變化,平衡不移動,n(CH3OH)/n(CO2)不變,故D錯誤.故B錯誤;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平衡向正反應方法移動,n(CH3OH)/n(CO2)增大,故C正確;

D.再充入1mol H2,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n(CH3OH)/n(CO2)增大,故D正確.

故答案為:CD;

(5)若是恒容密閉容器、反應后整個體系的壓強比之前來說減小了,加入氫氣雖然正向移動,平衡移動的結(jié)果是減弱這種改變,而不能消除這種改變,即雖然平衡正向移動,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在增加后的基礎上減小,但是CO2(g)濃度較小、CH3OH(g) 濃度增大、H2O(g)濃度增大,且平衡常數(shù)不變達到平衡時H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與加氫氣之前相比一定增大,故c1

24.(10分)(2015春?中山校級期中)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CO2(g)+H2(g)?CO(g)+H2O(g).其平衡常數(shù)K和溫度T的關(guān)系如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2)該反應為 吸熱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3)能判斷該反應達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 BC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V(H2)正=V(H2O)逆 D:c(CO2)=c(CO)

(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 830℃

(5)在800℃時,發(fā)生上述反應,某一時刻測得容器內(nèi)各物質(zhì)的濃度分別為c(CO2) 為2mol/L,c(H2)為1.5mol/L,c(CO) 為1mol/L,c(H2O)為3mol/L,則此時刻反應向 逆向 (填正向或逆向)進行.

考點: 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含義;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版權(quán)所有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1)平衡常數(shù)為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

(2)根據(jù)溫度升高,平衡常數(shù)變大來分析;

(3)利用平衡的特征等和定來分析;

(4)根據(jù)濃度和平衡常數(shù)來計算平衡常數(shù),從而確定溫度;

(5)根據(jù)800℃時,與K比較判斷反應方向,如果K,則反應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如果=K,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如果

故答案為:;

(2)由溫度升高,平衡常數(shù)變大可知,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故答案為:吸熱;

(3)A.該反應為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的反應,則容器中壓強始終不變,不能作為判定平衡的方法,故A錯誤;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則達到化學平衡,故B正確;

C.V(H2)正=V(H2O)逆,則對于氫氣來說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則達到平衡,故C正確;

D.c(CO2)=c(CO),該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濃度關(guān)系取決于反應物的起始量和轉(zhuǎn)化率,故D錯誤;

故答案為:BC;

(4)c(CO2)?c(H2)=c(CO)?c(H2O)時,平衡常數(shù)K=1,則該溫度為830℃,

故答案為:830.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er/338800.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二化學重點知識點:有機燃燒計算中的4大易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