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則中國古代趣味物理實驗:“銅甕雷鳴”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初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xué)習網(wǎng)

  一:“銅甕雷鳴”實驗

  西漢劉安(前179~前122)在《淮南萬畢術(shù)》中云:“銅甕雷鳴。”其注日:“取沸湯置甕中,堅塞之,內(nèi)于井中,則作雷鳴,聞數(shù)十里。”意思是:把開水倒進銅甕里(但勿倒?jié)M),將銅甕密封后丟入井中,聲似雷鳴,數(shù)十里也能聽到。銅甕怎能“雷鳴”?原因可能有兩種:第一,銅甕在下沉過程中,甕內(nèi)水面之上蒸氣遇冷降溫凝結(jié),壓強減低,水的沸點隨之降低,水再次沸騰作響;第二,若甕壁極薄,當甕內(nèi)壓強降低時,受大氣壓加水壓的作用,銅甕向內(nèi)破裂,造成爆炸,聲似雷鳴。上述兩種現(xiàn)象,都是通過空氣冷凝的方法達到做功的目的,F(xiàn)中學(xué)用鐵皮盒替代銅甕演示上述第2種現(xiàn)象,實驗時因條件限制不在水中而在空氣中進行。若演示上述第1種現(xiàn)象,則是將燒瓶內(nèi)水燒開后稍冷卻,再在瓶外澆冷水降溫減壓來實現(xiàn)。

  二:“虛管懸液”實驗

  唐代王冰注解《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時指出:“虛管溉滿,捻上懸之,水固不泄,為無升氣而不能降也。”意思是:用手指捏住空管的一端,將管中灌滿水后倒過來,水不會從管中流出。因為外面的空氣不能進入管中,所以管里的水不會流出來。

  這就是“虛管懸液”實驗,它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當管中充滿水后,空氣不能進入管中。將管倒過來,管內(nèi)壓強為水壓,其值通常小于管外的大氣壓強,故水“懸”在管中。這個實驗是從“瓶子倒水”實驗演繹過來的。

  早在南北朝的《關(guān)尹子》一書就已指出:“瓶有二竅,水實之則倒瀉,開一則水不下,蓋不升則水不降。”意思是:在密封的瓶上開兩個小孔,瓶中灌滿水,水就會從瓶中倒出。若只在瓶中開一個小孔,水是倒不出來的。因為此時空氣不能在瓶中對流。很顯然,上下兩端開口的瓶子,下口上面壓強為一個大氣壓加水壓,下面壓強是一個大氣壓,這種情況下水會從下口流光。但將瓶的上口封住時,水向下滴落一點點后,瓶內(nèi)氣體體積增大,壓強減小,當瓶內(nèi)氣壓減小量與瓶中水柱產(chǎn)生的壓強相等時(有時只要水的下表面向外凸出一點點就行),水就不會流出來了。

  該實驗,常有教師在講到大氣壓作用時,用“試管履行”來演示。

  三:“瓶子喝水”實驗

  宋代俞琰(1258~1314)所寫的《席上腐談》一書:“劇燒片紙納空瓶,急覆于銀盆水中,水皆涌入瓶,而銀瓶鏗然有聲,蓋火氣使之然也。又依法放入壯夫腹上,挈之不墜。”這段話的意思是:將劇烈燃燒著的紙片放入空瓶里,迅速把瓶倒扣在裝有水的銀盆中,水就會涌進瓶里,并且鏗然有聲。因為紙片的燃燒使瓶中空氣減少,待瓶內(nèi)空氣冷卻后壓強降低的緣故。按這種辦法把瓶扣在人腹上,瓶子會吸住腹肌而不墜落。很明顯,紙在瓶中燃燒,瓶內(nèi)空氣膨脹,空氣從瓶中“跑”掉一部分。把瓶扣在水中,氧氣燃盡,火焰也就熄滅,此時瓶內(nèi)溫度降低,壓強減小,瓶外空氣壓迫盆里的水涌入瓶中。記載中盡管沒有說明這是大氣壓作用的緣故,但能指出“蓋火氣使之然”,這在當時已是了不起的事情。古代記載大氣作功的實驗有許多,還在先秦時期,我國就用“角法”(今“拔罐療法”)治病了,可見“瓶子喝水”實驗并不“年青”。當今人們選擇泡菜壇子,先在壇外溝槽中倒水,然后把燃燒的紙片丟進壇中,蓋上壇蓋,看溝槽中水是否被吸入蓋內(nèi)或壇腹,以此判別壇子是否漏氣。其檢測原理就是“瓶子喝水”的實驗原理。

  四:“紙人共振”實驗

  北宋科學(xué)家沈括(1031~1095)在《夢溪筆談》中指出:“欲知其應(yīng)者,先調(diào)諸弦令聲和,乃剪紙人加弦上,鼓其應(yīng)弦,則紙人躍,他弦即不動。”沈括的意思是:要想知道某一根弦的應(yīng)弦,可以先把各條弦的音(依五音聲階)調(diào)準,然后剪紙人放在這根弦上。這樣一彈它的應(yīng)弦,紙人就會跳動,彈其他弦,紙人則不動。

  這就是著名的“紙人共振”實驗。所謂共振,是指一個物體振動的時候,另一個物體也隨著振動的現(xiàn)象。發(fā)生共振的兩個物體,它們的固有頻率一定相同或成簡單的整數(shù)比。如彈動“哆”弦,別的“哆”弦也動,彈動“咪”弦,別的“咪”弦也動。其實,早在沈括以前,已經(jīng)有人做過“瑟弦相應(yīng)”實驗,戰(zhàn)國時莊子(前365~前286)在他的著作中就提到一個叫魯遽的人:“為之調(diào)瑟,廢(置)于一堂,廢于一室,鼓官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只不過“紙人共振”實驗更為直觀和有趣罷了。

  五:“循煙燃燭”實驗

  姜岌在《續(xù)古文苑》一書中介紹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今燃一燭在上,一燭在下,滅下燭使煙相當,則上燭之炎,循煙而下,燃下燭矣。此類相從也。”意思是:現(xiàn)在讓我們點燃兩支蠟燭,一支放在上面,一支放在下面,將下燭的火焰吹滅,使它產(chǎn)生的煙霧(即蠟燭燃燒時產(chǎn)生的蠟蒸氣)正好對著上燭的火焰。此時,上燭的火焰會沿下燭煙霧傳遞過來把下燭點燃。這是因為固態(tài)的蠟燭和氣態(tài)的蠟蒸氣都屬于同一種物質(zhì)。在中學(xué)物理實驗活動課中,常演示“空中飛火”、“火外生枝”兩個實驗,它們是從“循煙燃燭”中派生出來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zhong/750746.html

相關(guān)閱讀:新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下冊教學(xué)計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