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學數(shù)學,哪一方面能力最重要呢?
答案是分析與計算能力,而計算能力又是重中之重!
計算的重要性
從學生面臨的客觀因素講:初一階段剛開學就會學到有理數(shù),絕對值,倒數(shù),相反數(shù),一元一次方程,單項式和多項式等基本的計算問題,每一個知識點都脫離不了計算的考察。整式,方程,不等式等后續(xù)重要知識點都基于有理數(shù)的計算。后續(xù)的分式計算更凸顯了孩子的計算問題。
學生遇到的計算問題
一、計算思路誤區(qū)很多孩子遇到計算題,遇到多符號的混合運算,往往如同站在了多叉路口,不知該往哪個方向走。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搞清楚了運算順序,卻忽略了乘法分配律或其他運算律,從頭死算到結(jié)尾。我每次給初一的孩子上課時,遇到有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時,先講明白計算的三大原則,“從高到低,從左到右,括號從內(nèi)到外”;再給孩子一個口訣,叫“五湊一拆”,具體講“五湊”指的是“湊整、湊零、湊分母、湊倒數(shù)、湊符號”,“一拆”指的是“拆帶分數(shù)”。
把握這幾個基本的計算方法,再針對性的進行強化練習時,孩子不再是盲目的計算訓練,而是再訓練方法。這個很重要!因為孩子是有目的,而不是在盲無目的的刷題的感覺。
二、計算技巧的缺失計算題目有一些常用的高端方法,能夠簡化計算的過程,并且提高計算的精準度。
例如計算等比數(shù)列求和的問題上,死記結(jié)果公式是沒有意義的。一旦提醒變換,不再單純是等比數(shù)列,孩子可能就會丟分。但孩子如果理解深層次推導方法是錯位相減,并加以靈活運算,或許思路就通了。對于中考要沖刺滿分的學員,這一部分的學習是相當重要的。
三、解題步驟不規(guī)范
以孩子初一面臨最常見的考試題型:解方程為例進行分析,解方程分五步: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化系數(shù)為一。每一步都有15%-25%的失誤可能性。
為何會頻繁出現(xiàn)問題
一、從客觀因素分析,中學負號的加入,深化了加減混合運算,高等計算符號比如絕對值和乘方等符號的加入,要求孩子對計算邏輯有更深的理解和運用。計算的嚴謹性和技巧性也是孩子面臨的一大難題。
二、從主觀上分析,孩子從小學帶上來的壞習慣也很多:
只注意結(jié)果不寫過程,所謂的虎頭蛇尾;
字跡潦草,-1看起來像7;
做完作業(yè)一問,自己都支支吾吾看不清楚寫的什么;
等號不對應寫,寫著往右歪,空白都沒了,就想著跳步趕緊給出答案;
輔助線不用鉛筆,簽字筆畫錯了用涂改帶一抹,結(jié)果圖看不清了要求換試卷,怎么可能呢?
自己的圖都看不到了還如何做題呢!
不復習,不預習,概念理解不牢,邊做題看看書,甚至不理解定理如何推導的,只想著如何用定理解決問題,一旦題型變化,死題變活題,孩子就懵了;
不總結(jié)錯題,錯了再改,改了再錯。
父母常說孩子不長記性,如何避免同一個錯誤犯兩次才是孩子進步的起點之一。否則每次花1-2小時參加考試的目的就達不到查缺補漏的意義,刷題100道可能就為了發(fā)現(xiàn)可能出現(xiàn)問題的3-4道而已。孩子的這些問題往往自己意識不到,覺得計算問題了解就過去了,即使錯誤了對于成績影響也不大。但拖到初二他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再想發(fā)力會力不從心,因為問題積累的太多了。
這也就是為什么初一“不分上下”的時候,孩子們有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感覺,壞習慣保留了一年,心里總想著等考試我再寫的具體工整一點。等到了初二“兩極分化”的時候,想要短時間內(nèi)修正固有的習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zhong/717621.html
相關閱讀: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實行創(chuàng)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