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識文之借引】,借引可以推陳出新,增強生動性,產(chǎn)生幽默風趣的效果,也可引起讀者對故事的聯(lián)想,增強形象性。
借引
借用有兩種。一種又稱“改用”,就是原文的本意與所要表達的意義既不相同相似,也不相反相對,只是在某一方面有相關性。
還有一種就是借用數(shù)學中的符號,組合成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表達復雜的思想內(nèi)容,達到言簡意賅的目的,有直觀形象的藝術效果。如:
、俟沤裰纱笫聵I(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出自宋代晏殊《蝶戀花》,原意是寫在蒼涼的深秋獨登高樓悵望,這里用來作為第一境,即表示追求理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宋代柳永《蝶戀花》,原意是因為思念愛人而漸漸變得憔悴,表示相思之苦,這里用來作為第二境,即表示艱苦地追求、探索。“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出自宋代辛棄疾《青玉案》,原意是寫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意中人的驚喜心情,這里用來作為第三境,即表示取得成功、實現(xiàn)理想的喜悅心情。這三處引用都是寫閨情離愁,作者以它們的相關性來比喻治學的三境,只是就引語原意加以引申而已,以此來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并無深意,是借用的手法。
、诖鬅崽鞖猓熑诉忙于應酬,汗流浹背,窮人卻夾了一條破席,鋪在路上,脫衣服,浴涼風,其樂無窮,這叫做“席卷天下”。
。斞浮栋藏殬返婪ā罚
“席卷天下”出自漢代賈誼《過秦論》,原意是說秦孝公想吞并天下,這里是故意加以曲解,望文生義,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用來表示窮人卷起席子到露天地上睡覺的情景。
③小乙:“泡泡!”
媽:“小濟,快,找小盆去!”
爸:“等等,小乙,先別撒!”隨小濟作快步走,床下椅下,分頭找小盆,至為緊張,且喊且走:“小盆在哪兒?”只在此屋中,云深不知處,無論如何,找不到小盆。媽曳小乙疾走如風,入廁,風暴漸息。
。ɡ仙帷段乃嚫碑a(chǎn)品》)
“只在此屋中,云深不知處”出自唐代賈島《尋隱者不遇》詩:“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作者借用后面兩句,并把“山”改為“屋”字,借以描寫孩子要撒尿,全家人出動找小尿盆,而小尿盆不見蹤影的情景,同引詩的原意并不相同或相對,只是憑著不知該到屋里何處找小尿盆與不知到山中何處找?guī)煾赣邢嚓P性的因素,望景生義,故予引用。這樣就增強了文章的幽默感,令文字妙趣橫生,是借用的手法。
總結(jié):上面三個例子都是屬于第一種借用手法,即借用與原文有某一方面的相關性,來增強文字的生動性和形象性,并產(chǎn)生幽默的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zhong/182909.html
相關閱讀: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綜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