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政治家。當初的一個楚國憤青,當上了秦國丞相;一個寒門學子,成了權(quán)傾一時的帝國要人,這個人就是李斯。公元前208年,他被處以極刑,罪名是謀反。他沒有謀反,也無處申辯,只能含冤而死。
渴望身居侯位、衣錦還鄉(xiāng)
李斯有個情結(jié),那就是對貧窮的恐懼。這個情結(jié)成全了他,也害苦了他。他渴望身居侯位、衣錦還鄉(xiāng),為此他做了兩件大事。一個是為秦王嬴政獻上了一個滅掉六國、平定天下的戰(zhàn)略構(gòu)想。秦王完全予以采納。第二件事是說服秦王采用開放政策。當時因為有間諜潛入,大家強烈要求驅(qū)逐外國人,于是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立即上書,洋洋灑灑地講了一大通理由,對詔令提出異議,秦王當然不傻,采納李斯意見,立馬收回成命。這篇題為《諫逐客書》的文章,一直被視為優(yōu)秀散文,曾被列入某些學校的語文教材。因為事情做得漂亮,李斯被數(shù)度提拔重用,職務也由客卿、長史直至廷尉。二十多年后,六國先后被滅,李斯也升任丞相。他沒有陶醉,在他看來,革命的確還沒成功,天下一統(tǒng),前無古人,還有大量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要做。
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體制問題;另一個是意識形態(tài)問題。秦代丞相有兩個權(quán)力,一個是議政,另一個是督促百官落實皇帝指示。李斯充分利用權(quán)力,盡心輔佐皇帝,表現(xiàn)很出色。對體制問題,有人提出要分封諸侯,但李斯堅決反對,他認為“不立子弟為王、功臣為諸侯者,就是為了以后沒有戰(zhàn)爭之患”。始皇帝欣賞李斯,批準該建議,郡縣體制由此得以確立。對意識形態(tài)問題,李斯下了狠手,他建議秦始皇焚書,除了醫(yī)藥、卜筮之書外,其他書籍,特別是百家之言統(tǒng)統(tǒng)一燒了之,禁止傳播知識文化,省得人們非議朝政,誹謗生事。秦始皇很聽話,下詔焚書,由咸陽乃至各地,火光沖天,大批書籍變成了灰燼,學術(shù)活動被中止。
恐懼貧窮、貪戀富貴鑄悲劇
解決了體制和意識形態(tài)問題,李斯的權(quán)勢漸漸接近巔峰。他位居三公,主持朝政,和秦始皇成了兒女親家,地位相當穩(wěn)固。然而,李斯畢竟熟稔帝王之術(shù),經(jīng)歷過血雨腥風,面對已達到極致的權(quán)力,他有些不安。特別是當他的兒子回家休假、朝臣前來祝賀的時候,這種不安被放大。他的兒子李由在三川郡當一把手,休假也屬正常,但朝中官員們反應過度,大家擠進李丞相的家門,爭相祝賀。面對著一眼望不到頭的豪華車輛,李斯想起了荀老師關(guān)于“物禁太盛”的教誨,心情想必十分復雜。如果這個時候,李斯真的想明白了,看開了,下決心舍棄權(quán)位、全身而退,結(jié)果會相當圓滿。但李斯解不開那個恐懼貧窮、貪戀富貴的結(jié)扣,宿命一般地走進一個注定了的悲劇之中。司馬光很為他可惜。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視察工作的途中,病死于沙丘。李斯的悲劇由此拉開大幕。
說到這里,我們還必須提及另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指鹿為馬”的趙高。趙就玩弄權(quán)術(shù)而言,他比李斯高明得多,兩個人三次交手,李斯均不戰(zhàn)而敗,最終還送掉了性命。
兩個人第一次交手于沙丘。秦始皇之死,讓趙高獲得了機會,他決心借機殺掉領(lǐng)兵在外的公子扶蘇,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為帝。為達到這個目的,他找李斯商量,但李斯堅決反對,還說這是大逆不道,趙高馬上亮出殺手锏,抓住李斯貪戀相位、意欲封侯的弱點,迫使其放棄抵抗,終成“沙丘之謀”,胡亥當了二世皇帝。
第二次交手時,趙高并未出面,而是背后制造事端,把陳勝起義、天下混亂歸罪李斯,讓胡亥出面多次予以嚴厲批評,“李斯恐懼,重爵祿,不知所出”,萬般無奈,只好上書,建議皇帝行督責之術(shù),大權(quán)獨攬,縱情玩樂,還說只有這樣才是顯示帝王的尊貴。胡亥很高興,督責各級,濫用刑罰,造成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積于市,秦民益駭懼思亂”的嚴重后果。這一次,李斯再度放棄原則,在治國理念上已和胡亥、趙高同流合污。
第三次是趙高下套兒讓李斯步入了死地。趙高先是要李斯面見皇帝,規(guī)勸胡亥不要胡鬧,然后又乘胡亥玩樂興頭上,通知李斯來見。這時候李斯有點兒犯傻,被拒三次還不想走。胡亥很不高興地說,我閑的時候他不來,一忙他就來干擾,這不是看不起我嗎!趙高趁機又上讒言,說李斯參與了沙丘之謀,立您當了皇帝,可他沒有封侯,心生怨恨。還有,他兒子在三川當郡守,聽說和叛亂的人早有來往,這父子倆是想謀反呀!胡亥認為有理,就利用一個機會,把李斯等三位大臣拿下,由趙高審理治罪。一番棍棒之后,李斯只能自誣服罪。臨刑前,李斯對兒子說:我多想和你一塊兒牽著大黃狗,在咱老家東門外追兔子啊。
李斯確有才華,為天下統(tǒng)一做了大量建設(shè)性工作,深得秦始皇的信任。但他的弱點也相當明顯。名滿天下的韓非曾出使秦國,始皇帝想把他留下重用,李斯擔心韓非將對自己不利,設(shè)法兒逼其自殺。趙高也正是抓住了李斯的弱點,才把他弄進了死地。如此看來,李斯之死,并不是因為趙高陷害,而是死于自己過度的貪欲。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是大境界,一般人難以企及,但控制欲念,把握好自己,多數(shù)人還是可以做到的,而貪欲一旦失控,人就可能變態(tài),災禍也將隨時而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enggong/4829.html
相關(guān)閱讀:88條佛學智慧
用小步穩(wěn)妥地向成功靠近更容易
如何使推銷越來越輕松
肯定自己就是成功的開始
博恩崔西的14心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