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隨著目前科技的發(fā)達,許多的父母都顯得有些落伍了,從而有時教育孩子難免就會出現一些不足及其不到的地方,也許正是這些不足使的孩子迷失了自我,家長也還無從知曉,以下就讓我們一起結合實例來看下吧!
在孩子面前,很多家長感覺越來越不知道該怎么說話了。很多時候,話剛說出口,就被孩子頂了回來,而孩子說出的話,聽起來卻很費勁。孩子懂得太多,為了不在孩子面前丟人,我們干脆什么都不說了。孩子成績好,知識比自己豐富,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培養(yǎng)孩子,除了讓其修完學業(yè)之外,還需要輔助孩子完成性格、情感、情緒等諸多非智力因素的成長。而這些,都需要家長主動與孩子溝通、充分了解孩子才能完成的。
那么,當今的家長真的有足夠的信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據《健康時報》報道,一個關于“要不要提早教孩子認字”的問題在新浪親子頻道引發(fā)熱議,幾十位專家、上百位網友撰文發(fā)表看法,2453名網友參與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父母對“要不要早教孩子認字”的觀點沒有明確的態(tài)度。調查結果從側面反映了當今的家長在面對新老育兒觀念的沖擊時很不自信,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好。
楊曉峰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所以父母對他很放心。加上工作忙,他們很少與孩子進行溝通,在一起游戲、玩耍就更難得了。上中學后,楊曉峰迷上了電腦。什么PSP、微博、MSN、MP4等玩意兒弄得父母云里霧里的,偶爾怯怯地問上一兩句,就被兒子的一句“你不懂!”給噎了回來。
媽媽說:“跟不上時代了!干好咱們自己的事情,給兒子多攢點錢吧!”
爸爸說:“咱們和孩子沒話說,孩子和老師、同學有話說就成了!”
媽媽說:“有老師呢,咱家孩子沒問題!”
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但自由到家長必須抓在手上的那根線都放松了,那孩子就會像斷了線的風箏,很容易脫離父母的視野與期望。至于孩子的未來,父母也難以預知了。
羅曼•羅蘭曾說,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在孩子面前,家長得有走進孩子心里的信心,才能成為孩子的引路人。如果家長覺得孩子已經長大或者成長得很好,不需要自己做什么,自己也不知道該做什么,從教育者的崗位脫離,就會導致孩子出了狀況,家長卻全然不知情。
在初三的時候,楊曉峰每天放學后會先去網吧玩一兩個小時;氐郊液,如果父母不在,就和保姆一起吃飯。晚飯后,楊曉峰寫完作業(yè)就上網聊天、玩游戲,每天都得玩到凌晨才睡覺。而這時,父母還不一定能回來。
玩游戲的時候,楊曉峰結識了一位網名“雪鶴”的女子,聊了一段時間后就有點難舍難分。特別是在網上結婚后,兩人關系更親密了。為此,楊曉峰還購買了手機,不在線的時候就和她短信聯(lián)系。
在楊曉峰眼里,“雪鶴”就是自己的知己,自己就愿意和她說話。后來,楊曉峰實在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渴望,就跟學校請了病假,趕往另一個城市和“雪鶴”見面。孰料,對方是一個大自己好幾歲的待業(yè)女子,但在楊曉峰眼里卻是一位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仙女。第一次見面,兩人就發(fā)生了性關系。從那以后,楊曉峰欲罷不能,因為他感到很幸福,全然不顧成績已經亮了紅燈。
楊曉峰的父母得知兒子的情況后,很驚詫。他們搞不懂,別的孩子都好好的,自己的兒子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身心慢慢走向成熟的過程,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自信地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矯枉過正,協(xié)助孩子產生正確的認知。具體要怎么做呢?
溝通技巧
1.不以語言暴力掩蓋內心的虛弱
很多家長的心底都埋藏著一股主宰孩子的欲望,一旦自己弱于孩子,這股欲望便會驅使家長對孩子施以語言暴力,比如,大聲呵斥孩子、打罵孩子、嚇唬孩子等。這些做法恰恰暴露了家長自身的不足和虛弱,呈現給孩子的是,家長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而在無力地掙扎。
一個自信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溫和、樂觀地面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輕松、快樂;對待嚴肅的問題時,能夠掌握與孩子談話的時機,使問題得到解決;當自己不如孩子的時候,能夠虛心向孩子學習,做到教學相長。
在一部電視劇中,有位蹬三輪的父親當兒子說出“長大要當知本家”這句話的時候,父親笑話兒子說:“什么呀?那叫資本家!”兒子給父親細細講解,告訴父親“知本家”不同于資本家。知本家,就是利用擁有的高新知識創(chuàng)造財富的成功人士。聽完兒子的講解,父親臉上當即堆滿了笑容,他為自己孩子的博學而欣慰,也為自己學了個新詞語而高興。
當自己被孩子比下來的時候,我們不要硬撐面子,呵斥孩子,應該為孩子的進步感到高興。微笑地看著孩子,沖著孩子點頭,夸獎孩子幾句,這些舉動都無損于家長的形象,反而會增加孩子的信心,也為自己的親和力“加分”。
2.做個與時俱進的家長
現在的孩子,更容易接觸到最前沿的知識。如果我們不努力學習,就會在孩子面前落伍,失去和孩子溝通的主導地位。這就要求我們這些做家長的要不斷地學習。
那天,陳楊的媽媽問他:“你天天說圍脖圍脖的,我怎么沒有見著你圍呀?”兒子臉一黑,說:“那是網絡術語。什么都不懂,問什么問呀!”兒子一句話,讓媽媽很郁悶?蛇@個要強的媽媽不服輸,利用周末報了一個電腦班。雖然媽媽學得慢,但是她有股韌勁。三個月下來,陳媽媽有了自己的博客、微博、QQ,還會玩游戲、發(fā)電子郵件、下載電影了。
媽媽的變化讓兒子驚訝,兒子也常常在媽媽面前撒嬌,讓媽媽給他下載動畫片、歌曲。后來,這位以前只會坐車的媽媽還學會了開車,周末經常帶兒子去聽流行音樂會、去必勝客吃快餐。
現在,陳楊一有什么事,都愿意和媽媽在一起交流,而媽媽也趁著這些機會和孩子仔細溝通,根據實際情況指導、糾正或者鼓勵孩子。
3.掌握足夠的家教知識
有的家長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但是害怕自己說出的話孩子不喜歡,唯唯諾諾的樣子,顯得很不自信,讓孩子覺得家長沒有足夠的能力。
其實,做任何事情,只有堅信自己能夠做好,才能產生做好的動力和希望,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家長只有掌握了足夠的家教知識,不斷地接觸新的家教理念,了解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和成長規(guī)律,才能增強自己在教育上的自信心。
黎陽和許多青春期孩子一樣,向往自由,做事情不愿意聽從父母的意見?墒抢桕柕母改覆⒉恢肋@是處于青春期孩子的特殊心理狀態(tài),還以為孩子是故意在和自己作對,于是對孩子大加指責,關系弄得很僵。
不懂孩子,沒有掌握足夠的家教知識,就容易在教育孩子上簡單化、粗暴化,不利于孩子成長。
4.執(zhí)行規(guī)則要徹底
我們給孩子制定規(guī)則,就是為了更好地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孩子也需要有規(guī)則,因為規(guī)則能夠給孩子帶來一種秩序感和安全感,能夠幫助孩子理解父母對他的要求和他不能超越的底線。
李陽洋5歲的時候,媽媽給他立下一條規(guī)矩:每天晚上睡覺前把襪子洗干凈。那天,李陽洋看動畫片看累了,就忘記了。媽媽很嚴肅地把已經躺下的李陽洋拉起來,監(jiān)督他洗好襪子才讓他睡覺。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規(guī)則令孩子做事有章可循,可父母如果執(zhí)行規(guī)則不徹底,就達不到效果,甚至會有反作用。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有的家長給孩子提要求的時候說話口氣很弱,不管說什么,孩子都有理由對抗,搞得很被動。這就是因為家長在執(zhí)行規(guī)則的時候不夠嚴格、不夠徹底而留下的后遺癥。孩子摸透了家長的脾氣,覺得自己即使犯了錯誤,爸媽也不會嚴加管教,變得肆無忌憚。所以在孩子面前,家長萬不可因為自食其言而失去自信。
總結:教育孩子不僅僅是靠知識,更重要的還有來自生活,精神等等各個方面,所以每一個父母都應該認真的正式自己的位置,切勿有不自信的因素所存在,學會做出一個長輩應有的樣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48463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