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課、音樂課、手工課……時下,各種針對兒童早期教育的培訓機構和課程名目種類繁多,各類廣告也讓人應接不暇。為了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許多家 長都不惜花重金來培養(yǎng)孩子,甚至將還在襁褓中的嬰兒也送進課堂。那么,寶寶有必要上早教嗎?早教的內容都涵蓋了哪些?這么小的孩子上早教能否真正學到東 西?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對州城的早教市場進行了探訪。
早教,上還是不上?
對大部分年輕父母來說,首先關注的問題,是到底要不要讓孩子上早教班。
近日,記者分別走訪了州城的濱江花園民藝幼兒園親子坊、南方貝貝恩施早期教育中心、恩施億嬰天使早教中心等幾家早教機構。記者發(fā)現(xiàn),來這些早教機構上課的孩子不少,每家都有一百多人,還有很多年輕的家長帶著孩子來上體驗課,以決定是否選擇讓孩子來上早教。
據(jù)了解,這些早教機構的收費并不便宜,一節(jié)課的時間為45分鐘,單次課收費40—80元不等。面對市場上眾多的早教機構和課程,很多家長對于是否要讓孩子上早教班,看法也各不相同。
家長曾先生表示:“我覺得早教對孩子還是有些益處的,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一些,讓孩子到早教班去鍛煉鍛煉,早些適應課堂對他們以后上幼兒園和上學都會有好處。
家長王女士則認為:“0—3歲的寶寶在早教機構學到的東西,在家也可以教,沒有必要強制孩子去上課,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發(fā)展比較好!
也有的家長把早教看成是“托兒所”,帶孩子到早教機構玩玩游戲就回家,F(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居多,把孩子放在家里會讓孩子覺得孤獨寂寞,不如讓孩子在早教機構與別的孩子玩。
對于有沒有必要上孩子接受早教的問題,記者在采訪恩施職院外語系主任、幼教專業(yè)教師賴聲雁時,賴老師的觀點是肯定的,他說:“人的成長歷程可以 用“3366”來界定。即3年嬰兒期,3年幼兒期,6年少年期,6年青年期。早教指的是嬰兒期的教育,其實早教應該把學前教育——也就是嬰、幼兒教育全部 涵蓋。選擇讓孩子上早教沒有錯,但不能在這個階段把孩子完全交給早教機構或者長輩甚至保姆,父母應盡可能多陪伴孩子,與孩子共同接受教育。0—3歲孩子的 教育應該圍繞‘我是誰’來展開,他們需要通過聽覺、視覺、嗅覺、觸覺來逐步證明自己的存在,需要父母的聲音、氣味和溫暖的懷抱,特別是母親的乳香,否則, 孩子會沒有安全感!
早教,孩子能學到什么?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在各個早教機構來上課的孩子中,最小的只有不到半歲。
那么,這么小的孩子,還不會坐、不會爬,就送去“上課”,能學到什么呢?靠譜嗎?
在濱江花園民藝幼兒園親子坊,記者了解到,早教的課堂內容分為“打招呼”、“自我介紹”、工作、音樂、兒歌、游戲、律動等環(huán)節(jié)。其中,打招呼和自我介紹都是一套隨音樂的動作;2歲左右的孩子就以手部的精細動作為主,有時會進行美術或手工。
負責人譚雨告訴記者,課程設置是按照孩子的年齡段劃分的,主要以游戲為載體!搬槍0—3歲的孩子,每個月的變化都很大,需要有相應的引導和帶 動。我們以4個月為一個年齡段對3個月到一歲的孩子進行分班,實行“小班制”,即每個班最多8個孩子,由家長陪伴參與!弊T雨在介紹分班情況時說。
而在某早期教育中心,該中心的負責人之一楊慧解釋說:“我們的早教需要家長的全程陪同,所有課程以教育和心理科學為依據(jù),給家長和孩子提供指導與幫助。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自己接受我們所授的知識,其實更多是教給家長,讓他們學會怎樣教育孩子。”
在該中心工作了1年多的教師蔣佳麗擔任著多個班的早教課,她介紹:“我們授課是按月齡設置的,例如6—12個月的孩子,我們會在‘兩指捏’、 ‘三指捏’和‘五指握’方面進行強化練習,并要求雙手交替進行;針對1—2歲的孩子,則更注重‘勺子舀’、‘線串珠’等精細練習。”
帶孩子參加早教的范女士在課程結束之后接受了記者的采訪:“我也走訪過多家早教中心,都各有特點。孩子上早教后,還是有很大的變化,很容易融入 社交,對每次的早教課充滿了期待,并且喜歡重復在早教課上學到的東西,對模仿充滿了興趣。我的孩子已經(jīng)2歲多了,馬上要上幼兒園了,希望他可以平穩(wěn)適應這 種轉換。”
早教,家長是最好的老師
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接受“早教”的觀念,到早教機構學習,并不是簡單帶孩子來玩。那么,如何學習正確的早教理念,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再教給自己的孩子呢?
恩施職院外語系主任、幼教專業(yè)教師賴聲雁表示:“對于早教,部分家長存在的最大誤區(qū)是找一家好的早教機構后,便萬事大吉,其實,早教最好的機構 還是家庭,特別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任何一家早教機構能代替父母對孩子那種貼心貼意的教育,但問題是父母都不是早教專家,因此,我推崇親子教育,也就 是父母與孩子共同接受教育,父母需要找到的是‘態(tài)度和方法’,與孩子共同成長。”
他認為,對孩子的教育無論是早教還是之后的教育始終應該以健康的身體、健全的心智和良好的個性發(fā)展為宗旨。這看上去好像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工 程,是不是父母都要成為教育專家才能實現(xiàn)呢?其實不然,當父母的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例如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踏實工作、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和對 家庭的擔當。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特別是0—3歲階段是孩子身心成長、個性發(fā)展的起跑線,如果父母每天沉迷于麻將、電腦,或抱怨社會,或家庭不和,或把 孩子的教育推給長輩等等,都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賴老師還表示,早教的授課老師也都必須接受專業(yè)的培訓和考核,教師應具備學前教育專業(yè)中專及以上文憑和取得幼師資格證。而對于早教機構,則必須經(jīng)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批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46528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