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序言后的第一篇就是《教子》,講的是教育子女的問題。顏之推在這一篇中提出了幾個關(guān)于教育子女的重要見解,對我們今天做父母的仍然有參考價值。
一、教子要趁早:教育從小開始,越早越好
顏之推在《教子》篇里首先提出了一個教育子女的重要原則,就是教育必須從小開始,越早越好。
我們現(xiàn)在做父母的,常常有一種普遍的誤解,以為教育要到孩子懂事以后才開始,至少要等到小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父母才會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而《顏氏家訓》告訴我們,教育子女要越早越好。
早教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胎教。
顏之推認為,如果可能,在孩子沒有出生以前就應(yīng)該開始教育。他提到古代“圣王有胎教之法”,王妃們“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jié)之。”(妃嬪懷孕到三個月時,就要遷居到別的宮室去,眼睛不亂看,耳朵不亂聽,音樂、飲食都按照“禮”的要求加以節(jié)制。)這里說到的“胎教”問題,即使以今天的科學知識看來,也是有道理的。母親在懷孕的時候,不僅吃什么東西對胎兒的成長有影響,喜怒哀樂的情緒也會影響胎兒,尤其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心智與精神。所以懷孕的時候,盡量不服用不必要的藥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聽美妙的音樂,多看美麗的風景與圖片,不生氣,不悲傷,是每一個母親應(yīng)有的常識。有科學家做過試驗,讓奶牛聽美好的音樂,牛奶的產(chǎn)量會增加,品質(zhì)會提高。奶牛尚且如此,人類母親懷孕的時候保持端正而愉快的心情與情操,對胎兒的心智健康無疑也會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這樣看來,古人所說的“胎教”,并非神乎其詞,完全是有科學依據(jù)的。
第二個階段是嬰幼兒學前教育。
如果說胎教需要注意,那么孩子出生以后的教育就更應(yīng)該用心了。不要以為孩子無知無識,不會說話,事實上,從他一出生,一接觸到外部世界,就馬上開始了認識世界的歷程,像海綿吸水一樣,他時時刻刻都在吸收、學習。幼兒學習和吸收的速度跟成人比起來要快得多,簡直可以用“貪婪”兩個字來形容。
試想,我們一個成年人,長大一歲,能學到多少新東西?對大多數(shù)成年人而言,幾乎毫無長進。但是一個嬰孩,從零歲到一歲,從一歲到兩歲,他能學到多少東西?一個聰慧的小孩,一歲的時候就開始牙牙學語,碰碰磕磕地學走路了,兩歲的時候已經(jīng)可以正常走路,并且講很多話了,那速度簡直是不可思議。尤其是語言學習能力,大人與小孩完全不能相比。
我高中時候?qū)W俄文,覺得輕松得很,每堂課教的新單詞我不到下課就已經(jīng)背熟了,還拿過武漢市俄文演講比賽第一名。可是當我四十歲來到美國,學起英文來,特別是口語,簡直覺得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一天到晚帶著單詞本在身上,連等公車都不忘記背單詞,這樣花了兩三年功夫,才勉強可以聽得懂老師講課。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常?吹竭@樣的情形,一家人移民到國外,一年之后,小孩就可以跟外國小孩嘰里呱啦地談得很熱火了,而成年的父母卻連幾句最簡單的外文也沒學會。
語言如此,其他也一樣,教育越早開始越好。顏之推引用孔子的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這真是至理名言。好的品德一半是天賦,一半就靠少年養(yǎng)成。好的習慣則更是需要在青少年時代加以培養(yǎng),一旦在這個時期養(yǎng)成了壞習慣,長大后就很難改過來。顏之推接著還引用了當時的一句俗語:“教婦初來,教兒嬰孩”,就是說,教老婆要從嫁過來的時候就開始,教孩子要從嬰兒時代就開始。為什么教老婆要從嫁過來的時候就開始呢?因為在傳統(tǒng)社會,老婆剛嫁過來的時候,年紀還輕,十五六歲,又沒有依靠,在家里完全沒有地位,要在夫家站穩(wěn)腳跟,就必須虛心接受丈夫和婆婆的指點才行,所以這個時候教育最起作用,最容易被接受。
為什么教孩子要從嬰兒時代就開始呢?這是因為,孩子剛生下來,離開父母不能生存,一切都是一張白紙,這個時候教他什么就是什么,也最起作用,最容易被接受。“教兒嬰孩”,“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這十四個字,我覺得所有父母都應(yīng)當視為座右銘。
二、教子要從嚴:溺愛是孩子一生的隱患,不能只愛不教
顏之推在這一篇中提出了教育子女的第二個重要原則,就是教子要從嚴,不能只愛不教。顏之推說:“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我看到世上有些父母,對子女不加以教誨,而只是一味寵愛,總覺得不能同意)。又說:“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做父母的既威嚴又慈愛,那么子女就會敬畏謹慎,并由此產(chǎn)生孝心了。)就是說,他很不同意一般人對子女只愛不教,只有父母威嚴,又有慈愛,子女才會畏懼謹慎,對父母產(chǎn)生孝順之心。
父母對子女慈愛,是一種天性,甚至可以說是連動物都具有的本能,因為這是任何一個物種要延續(xù)自身的生命都必須具有的品性。一只母狗生了一群小狗,當陌生人走近,它便會呲牙咧嘴地發(fā)出恐嚇的叫聲,生怕自己的子女受到傷害。愚夫愚婦,沒有受過任何教育,也知道疼愛自己的子女,正所謂“水往下流”,“虎毒不食子”。
但對子女要嚴加管教,卻不是每個父母都懂得的,因為這需要更高的理性,更長遠的目光。以前的中學語文課本上有一篇文章叫《觸?說趙太后》(選自《戰(zhàn)國策》)。說戰(zhàn)國時代趙國被秦國急攻,趙國向齊國搬救兵,而齊國要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做人質(zhì),趙太后舍不得兒子遠離,怕兒子吃苦,不肯答應(yīng)。所有大臣的勸諫都不管用,最后是一個名叫觸?的大臣說動了趙太后。他說,對子女的愛,要看得深遠(“為之計深遠”),現(xiàn)在讓長安君做人質(zhì),為趙國做出貢獻,在趙國打下深厚的基礎(chǔ),將來才能永保富貴。這樣為長安君的長遠利益考慮,而不是只看到眼前一點小損失,才是真愛。結(jié)果趙太后接受了觸?的意見,讓長安君去齊國作了人質(zhì),借來了齊國的兵,救了趙國。
孩子要經(jīng)歷磨練才能成才,但有些父母往往不懂得這個道理,總是怕孩子受了委屈,不忍心看孩子受眼前之苦,該罵不罵,該打不打。顏之推說,這是“重于訶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不愿意嚴厲地呵責怒罵,怕傷了子女的臉面;不忍心用荊條抽打,怕子女皮肉受苦。)
我們不提倡體罰孩子,但一些父母溺愛自己的子女,失去了起碼的是非準則,“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yīng)訶反笑!(他們對子女的飲食起居、言行舉止,任其為所欲為,本該訓誡的,反而加以獎勵;本該呵責的,反而一笑了之。)就是說,孩子想吃什么就喂什么,想要什么就給什么,應(yīng)該批評的反而獎勵,應(yīng)該責罵的卻一笑而過。
這樣的結(jié)果,只能是讓孩子不懂得是非,以為應(yīng)當這樣,等到長大了,習慣養(yǎng)成,再來管教已經(jīng)不起作用了。這個時候父母的責罵反而會引起子女的反感,造成父子之間的怨恨,養(yǎng)出一些逆子、敗家子來,“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等到孩子懂事以后,還以為本來就該如此。子女驕橫輕慢的習性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這時才去管教、制止,即使將他們鞭抽棍打至死,也難以樹立父母的威信。父母的火氣一天天增加,子女對父母的怨恨也越來越深。這樣的子女長大成人以后,必然是一個沒有道德的人。)
因為父母溺愛導致孩子成長出現(xiàn)問題的情況,自古以來就存在,而在我們今天的社會表現(xiàn)得更加嚴重。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想這里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中國人對自身傳統(tǒng)的質(zhì)疑和放棄,二是現(xiàn)今特殊的家庭結(jié)構(gòu)導致。
先說第一點:家庭教育的全盤西化,西方式的“愛的教育”的歪曲實踐。
五四運動以來,中國自身的傳統(tǒng)文化受到強烈的質(zhì)疑和猛烈的批判,西方的觀念一股腦地涌進中國,一切都被認為比中國好,比中國優(yōu)秀,比中國先進。以對子女的教育而言,中國人(尤其是士族)從前對子女的嚴格管教,包括適當?shù)拇蛄R,都被認為是封建的、野蠻的、落后的。而西方人對兒童的態(tài)度被片面地總結(jié)為“愛的教育”,逐漸成為一時的風尚。很多人誤以為,對子女只要一味地愛就行了,忽視了嚴格管教的一面,甚至認為嚴格管教根本就是錯誤的。
其實這種理解相當片面,包含了很多誤解。一方面,它沒有看到,中國傳統(tǒng)教育強調(diào)“嚴格”,其實是為子女的長遠利益考慮,是一種更深的愛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這種理解過分強調(diào)西方人對兒童的正面鼓勵,而沒有看到西方人其實也有他們自己嚴格的一面。比方說,在公眾場合,例如飛機上、火車上,西方的孩子一般都很安靜,很少高聲喧嘩或者打打鬧鬧,因為他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只要發(fā)生這種情形,就會被父母嚴厲禁止。再比如,西方的小孩不論家庭多么富有,在十五六歲的時候,父母就會教育他們,零用錢要自己去賺,可以送報紙、給鄰家除草;等到上大學、讀研究所,都要自己打工來賺學費??這些我們中國父母能做到嗎?
再說第二個問題:中國式的家庭結(jié)構(gòu)的不利影響。
中國實行生育一胎化以來,一對父母只有一個兒女,一個孩子六個人(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疼,自然寶貝得不得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要什么給什么,生怕孩子不高興不滿足。上了大學,還要父母親自送到學校,放好行李,鋪好床鋪,甚至還要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
不久前,看到報載一條消息,說一對住在香港的父母,居然舍得讓十六歲的孩子到武漢來求學。這樣一件小事,就大登特登,好像父母、孩子都很了不起。我看了以后只有苦笑,這種故事在報上宣揚,正好反襯出我們這個時代大多數(shù)父母過分呵護自己的子女,而大多數(shù)青年又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自己七歲時遠離父母,十二歲考上初中,學校離家一百一十里路,學校在什么地方,門朝哪里開都不知道,不要說沒有汽車可坐,連一個帶路的人都沒有。開學的那天,只有起個大早,背上包袱,跟著一個做生意的小販,一路小跑,鼻孔流血,雙腿腫脹,但最后還是走到了學校。這是我人生重要的一課,我由此懂得,人生的路是必須自己去走的,只要有勇氣,有毅力,不怕吃苦,也總是走得出來的。(編者注:可參見唐翼明散文集《寧作我》中“上學的路”一文)
今天的孩子為什么就變得如此嬌嫩了呢?一個個都像溫室里培養(yǎng)出來的花朵,動輒就“受傷”“抑郁”,甚至走極端,面對壓力是“草莓族”,獨立生活是“月光族”。很容易摔倒,卻不容易爬起來。人生的路波譎云詭,現(xiàn)實殘酷,競爭激烈,我們的父母如果真愛子女,為什么不為他們的長遠利益多考慮一些呢?你呵護得再周到,能管他一生一世?你的兒女終歸是要自己面對生活、面對世界的,為什么就是這樣淺而易見的道理,許多人卻不明白!
我覺得,今天很有必要提倡嚴格管教子女,恢復我們祖先的好傳統(tǒng),尤其是對那些所謂“官二代”“富二代”而言。從前有句俗話:“棍棒底下出孝子。”這話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什么人贊成了,我卻覺得大體上并沒有說錯,只是我們不一定要動用棍棒,精神和原則仍然是對的。
顏之推在《教子》篇中舉了一嚴一寵兩個例子。一個是梁朝的名將王僧辯,母親管教甚嚴,他已經(jīng)做了將軍,年過四十,做錯了事,母親還會拿棍子打他,結(jié)果他成就了一番大功業(yè)。另外一個例子是梁朝的一個學士,很聰明,有點小才華,父母逢人便夸獎,錯誤則替他掩蓋,結(jié)果從小養(yǎng)成了驕傲自大的習慣。后來做武將周逖的幕僚,因為言語頂撞,被周逖殺了,連腸子都抽出來,以血涂鼓。所以父母對兒女太過寵愛,反而會害了他們。而嚴加管教才是真正長遠的愛。
《禮記?學記》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三字經(jīng)》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彼自捳f:“養(yǎng)女不教如養(yǎng)豬,養(yǎng)子不教如養(yǎng)驢。”這些話都很對。養(yǎng)而不教,教而不嚴,無論對自己、對子女,都是罪過,值得所有為人父母者警惕。
我自己七十年的人生經(jīng)驗告訴我,嚴格管教的子女,很少有成為敗家子、不孝子的,而過分寵愛的子女,則不少成了喪家敗業(yè)之子,甚至變成不孝子,虐待、殺害父母的逆子都有。我在臺灣就看到一則消息,說一個小康之家的兒子,十八歲,父母就給他買了價值百萬臺幣的轎車。后來他揮霍無度,不斷向父母索取,父母實在給不起了,拒絕再給,這個青年竟然用亂刀把父母雙雙都砍死了。面對這樣殘酷的事件,我們應(yīng)當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慈”是天性,是不需要教的,而“孝”卻不是天性,是需要教的。所以我們看傳統(tǒng)的“十三經(jīng)”,有一部《孝經(jīng)》,卻沒有《慈經(jīng)》,就是這個道理?涤袨樵凇洞笸瑫防镆舱f過:“人之情,于慈為順德,于孝為逆德!薄绊樀隆笔琼樚煨远玫降模菬o需教的;“逆德”則是逆天性才有的,所以必須教。如果我們不想自己的子女將來變成不孝子、逆子,就要從小嚴加管教,否則將來后悔莫及。
在嚴格管教方面,做母親的特別要注意。因為孩子是“自己身上的肉”,所以天下的母親幾乎沒有不疼愛自己的子女的。這種母愛如果缺乏理性的平衡,很容易流為沒有原則的溺愛。做父親比母親多少隔了一層,加上父親一般理性較強,社會經(jīng)驗豐富,怕孩子不成器,將來在社會上缺乏競爭力,所以往往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平時我們說“嚴父慈母”,稱自己的父親叫“家嚴”,稱自己的母親叫“家慈”,就是這樣來的。
我的主張倒相反,做父親的不妨慈愛一點,做母親的卻要嚴格才好。我主張“父慈母嚴”。為什么要“父慈母嚴”呢?因為母親容易太“慈”,父親容易太“嚴”,太“慈”則容易嬌慣孩子,太“嚴”則容易產(chǎn)生父子間的溝通困難。母親嚴一點,孩子一般不會因此疏遠母親,父親太嚴了,孩子很容易疏遠父親,甚至憎恨父親。我們?nèi)绻毿挠^察前人的故事,就會發(fā)現(xiàn)“父慈母嚴”的道理。
中國古代許多著名人物的母教都非常嚴格。宋朝抗金名將岳飛的母親,在兒子的背上刻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大文學家歐陽修父親早逝,家貧,母親用蘆葦在沙上畫字,教他讀書,終于成為大有學問的人。近代的胡適也是父親早亡,母親對他從小就嚴格要求,做了錯事罰跪床前,一跪就是幾個鐘頭,胡適后來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領(lǐng)袖,中國近代思想最先進學問最通達之人,這跟早年嚴格的母教顯然是分不開的。
所以,雖然《顏氏家訓》從立意上說是寫給做父親的人看的,在當下這個時代,做母親的也極有必要一讀。
來源:《唐翼明解讀顏氏家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1091146.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