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叨
會引起孩子逆反心理
嘮叨,是部分學生對自己父母的評價。“我都不懂我只是考差了一次,為什么我媽媽可以針對這件事重復說上一百次,吃飯說、喝水說、休息說,連我做作業(yè)的時候也說。煩死了。”這是一個初一學生對她媽媽的抱怨。而類似的抱怨,記者在與學生的采訪中還聽到不少。在學校負責心理咨詢的陳老師提醒家長,過分的嘮叨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現(xiàn)象:不合作態(tài)度應對嘮叨
“叫你做功課要認真,要仔細,你怎么又做錯了。叫你先做作業(yè)再玩,你看現(xiàn)在都10點多了,還沒做完作業(yè),怎么可能做得仔細……”小華的媽媽嘮叨的起勁,小華呢?像一條蛇一樣趴在桌上邊做作業(yè),邊摸摸這摸摸那,聽到媽媽說得起勁,還做怪臉,于是又引起媽媽一輪新的嘮叨。小華的媽媽對記者訴苦說,小華現(xiàn)在是既不頂嘴,口里說是,但行動卻一點沒跟進,什么都懶懶的,標準的非暴力不合作態(tài)度。“看著他的態(tài)度就生氣。”小華媽媽對記者氣憤地說。
“媽媽總是嘮叨,一件事可以嘮叨一百次,煩死了。像我只是一次沒考好,她就可以一直說,說到全世界都知道我考得不好,即使下次我考好了,她還要說。我都煩死她了。但是我頂嘴她就說得更起勁,我就不說,也不理她。”小華對記者說。
分析:批評超出限度引起反感
陳老師說,像小華母子的情況發(fā)生在不少家庭中。出現(xiàn)這一情況,小華的媽媽首先要檢討一下她教育孩子的方式。
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復對一件事做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nèi)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后反感討厭。甚至被“逼急”了,就會出現(xiàn)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靜,受到重復批評時,他心里會嘀咕怎么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建議:犯一次錯批評一次
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要簡單地重復,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一個習慣了嘮叨的父母,怎么才能變得不嘮叨呢?陳老師說,其實父母嘮叨是對子女的不放心,要解決嘮叨的問題,一方面是增加對子女的信心,另一方面是找一種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關心。對孩子的毛病、缺點,找適當?shù)臅r機,認真而親切地指出哪些地方做得不合適,應當怎樣做才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youjiao/72442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