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高校一位教授,采取簡單粗暴的辦法要求兒子的每門課必須超過70分,否則就斷絕父子關系。結果,孩子自負抗拒,走入極端,殺死了自己的父母。還有的孩子,屢次失敗,屢次遭到父母的訓斥,最后采取“無所謂”、“破罐子破摔”的態(tài)度,自信心受到了徹底的摧毀。
所以,在孩子遭受失敗的時候,父母的責任是給予及時的安慰、鼓勵和幫助,幫助孩子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獲得成功。
上海交通大學少年班學生李詠說:“我從我父母那兒得到的最寶貴的東西就是‘信心’了,特別是在每一個轉折的時期。”
給李詠印象最深的有兩次。一次是剛上高中時,聽人說,女孩子進了高中成績就要往下掉。李詠也看到不少這樣的例子,一時真有點兒失去信心。這時爸爸媽媽鼓勵她,說:“你不是那種會掉下來的女孩子,爸爸媽媽相信你的能力,你也應該相信自己的能力!崩钤佌f:“短短的幾句話,既沒有長篇大論的說教,也不是焦急的責備,給我的印象是那么深,我現(xiàn)在還記得清清楚楚!
還有一次,是李詠進了少年班以后,一時只覺得手忙腳亂,作業(yè)居然還有不會做的,或者做了還有錯的,成績也落在別人之后了,考試下來也不那么興高采烈了。于是,李詠害怕了,焦急了,一度幾乎失去了信心。李詠說:“我感謝父母,幫助我找回了那幾乎失去的信心。那誠懇的話語,不是‘要挺住’之類空洞洞的要求,而是認真中肯的現(xiàn)狀分析,要我既承認現(xiàn)實和差距,又要看到希望和光明,準備作長久的努力!
(4)盡可能地降低孩子平時作業(yè)和課堂回答問題的錯誤率
孩子平時作業(yè)的錯誤率高,每次作業(yè)本發(fā)回來,紅彤彤的盡是叉叉,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上課回答老師的問題,如果回答的錯誤率高,也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還有的孩子,平時做完作業(yè)喜歡對答案,也是自信心不強的表現(xiàn)。
我在這里說的是“盡可能”,就是說不要求立竿見影。我說的是“降低”錯誤率,沒有說“提高”正確率,就是說在一開始,要求不要太高。
要降低錯誤率也不是太難,這里先說說做作業(yè)的事。
平時,許多家長都要檢查孩子的作業(yè),這是應該的。
問題是不少家長的做法不合適:他們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孩子作業(yè)有錯誤的時候,往往是馬上就給孩子直接指出來,并說出具體的正確答案,讓孩子改正過來。這樣做,對孩子并沒有幫助,僅僅是保證了孩子的作業(yè)沒有錯,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并沒有好處,相反還有壞處。
因為孩子會想,反正有爸爸媽媽“把關”,自己做作業(yè)時就不考慮對與錯了。長期下去,孩子就失去了自我判斷作業(yè)正誤的能力。平時做作業(yè)、考試答題時就不會檢查習題做得對不對,其結果直接導致作業(yè)錯誤率高,并且直接威脅考試成績,這樣的情況一多,孩子的學習自信心就喪失了。
所以,要降低孩子作業(yè)的錯誤率,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學會自己能夠判斷作業(yè)的正誤,而不是靠爸爸媽媽來“把關”。
平時,家長可以和孩子達成協(xié)議,在每天將作業(yè)做完之后,必須自己從頭到尾檢查一遍,自己判斷作業(yè)做得全對之后才交給爸爸媽媽來檢查。
關于判斷作業(yè)正誤的方法,使用最普遍的方法是順著解題的步驟一步一步地檢查,也可以重做一遍,看答案是否一致。但是,這個方法有局限,它只能檢查出運算錯誤。如果該題的解題方法本身就錯了,即使解題步驟的每一步都是正確的,結果還是錯的,就檢查不出來了。
最好的方法是用另外的方法做一遍,比較結果是否一致;或者把結果代入題中,按題意進行推導或計算,看結果是否符合等。
孩子自己檢查過后交給家長檢查時,若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的作業(yè)有錯誤,不應直接給孩子指出是哪一題錯了,更不要把具體的正確答案都說出來,只說有錯,讓孩子自己判斷、尋找錯誤所在。
這樣,每一次檢查就是一次訓練。如果有一天,孩子自己能夠判斷作業(yè)的對和錯,那他還會怕什么考試呢?
我在家里也檢查孩子的作業(yè),發(fā)現(xiàn)錯誤后總是要求孩子自己找出錯誤來。
有一年冬天,還是兒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已是深夜12點多了,我處理完自己的工作,翻看孩子的作業(yè),發(fā)現(xiàn)孩子的作業(yè)本上有個紅叉叉,老師批了“重做”,孩子也重做了,我仔細看了重做的每一個步驟,都是正確的。
可是,就在合上孩子作業(yè)本的一剎那,我發(fā)現(xiàn)重做的答案和打叉的答案完全相同。我又計算了一遍,答案確實不錯,那老師為什么打叉?我想,是不是題目抄錯了?我找來課本一對,原來是題抄錯了。
當時天氣雖然很冷,我還是從熱被窩里把孩子從睡夢中叫醒,讓他穿好衣服,坐在桌邊,把作業(yè)本放在他面前,用平和的語調對他說:“再檢查一下!蔽覜]有大聲斥責他,也沒有說是題抄錯了,只說讓他檢查。
東子認認真真地檢查了一遍,說:“沒錯!
“沒錯?那老師怎么讓你重做呢?”我仍舊很平和地說。
東子聽說“重做”,沒有回話,就又認真檢查了那道重做的題,然后用詫異的眼光看著我:“是沒錯嘛。”
“那老師批錯了?”我仍舊平靜地說,“好好想想。”
我沒說:“你怎么這么笨,題抄錯了都不知道!倍瞧届o地坐在一邊繼續(xù)做我的事。東子裹著棉襖,兩眼瞪著老師打的那個紅叉叉,足足愣了20分鐘,猛然想到一點,打開課本一對,發(fā)現(xiàn)是題抄錯了,馬上重新抄上習題,做好了遞給我。我立即表揚了他,讓他去睡覺。
這不只是一次抄錯題的改正,是一次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提高自我判斷能力和提高自信心的訓練。因為錯誤是孩子自己找出來的,是他自己的判斷。這種正確判斷的次數(shù)一多,不僅作業(yè)正誤的判斷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會大大增強。
經(jīng)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家長可以檢驗一下效果:在檢查后發(fā)現(xiàn)孩子的作業(yè)沒有錯,故意說有錯,孩子檢查一遍說沒錯;家長可以再堅持一次:“沒錯?你再檢查看看!比绻@個時候還敢于說沒有錯,說明孩子的判斷力提高了。
另外,關于“盡可能地降低課堂回答問題的錯誤率”,則需要搞好課程預習,要學會在課堂上怎樣聽課。有關如何預習、如何聽課的具體方法,將在本書第十章第三節(jié)里作詳細的介紹。
(5)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康的心理
日本教育專家村山貞雄在他的著作中舉過這樣一個實例:
四年級小學生康夫,天資聰穎,功課很好,就是體育課例外,對體育項目和勞動總顯得缺乏自信。
有一天,康夫的媽媽帶著康夫來找村山貞雄。村山問康夫:“為什么不愿參加班里的聯(lián)歡活動?”
出人意料,康夫回答得很有條理、很有邏輯性。村山很疑惑:這個孩子思維如此清晰,有很好的表達能力,為什么會缺乏自信心呢?
村山在交談一會兒之后,發(fā)現(xiàn)康夫有些疲倦,就問他:“你是不是累了?”
他回答說:“嗯。”
坐在一邊的媽媽說他經(jīng)常這樣,并說他干什么事都容易疲倦。但又說康夫小時候并不是這樣,身體好,好動,對什么都有興趣。
于是,村山得出結論,康夫對體力活動缺乏自信心的主要原因是近幾年身體弱了。在村山的建議下,康夫的媽媽改變了康夫的培養(yǎng)計劃,減輕了康夫的功課負擔,加強身體鍛煉,結果康夫很快變得積極上進、活潑穩(wěn)重,也考上了初中。
村山說:“通過康夫的實例,我確實感到‘一個人只有健康的體魄,才會有健全的精神面貌’的道理。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第一個條件就是使孩子具有健康的體質。發(fā)現(xiàn)孩子缺乏自信心時,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孩子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上一頁12下一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youjiao/50663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