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qū)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調(diào)研檢測物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高淳區(qū)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zhì)量調(diào)研檢測 高一物理試卷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1.以下單位中不屬于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是 ( )A. N B. kg C. m D. s2.如圖2所示,兩個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別作用在物體A和B上,A、B兩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各接觸面與水平地面平行,則A、B兩物體各受幾個力()A3個、4個 B.4個、4個C.4個、5個 D.4個、6個3.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認識,正確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因此重心一定在物體上B.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C.物體受到摩擦力作用的同時,也一定受到彈力的作用D.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個分力4.物體自樓頂處自由落下(不計空氣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為v.在此過程中,物體從樓頂下落到樓高一半處所經(jīng)歷的時間為 ( )A. B. C. D.2Kg的物體,同時受到2N、8N、7N三個共點力的作用,則物體的加速度不可能為( ) A.0 B. 6m/s2 C. 8m/s2 D.10m/s26.用兩個大小均為20N而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別拉輕質(zhì)彈簧秤的兩端,忽略一切摩擦,則彈簧秤的讀數(shù)為 ( ) A.20N B.10N C.40N D.0N7.如右圖所示是一種測定風力大小的儀器的原理圖,它能自動隨著風的轉(zhuǎn)向而轉(zhuǎn)向,風總從圖示方向吹向小球PP是質(zhì)量為m的金屬球,固定在一細長金屬絲下端,繞懸掛點O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zhuǎn)動,無風時金屬絲自然下垂,有風時金屬絲將偏離方向一定角度θ,角θ大小與大小有關(guān),下列關(guān)于風力F與θ的關(guān)系式正θ B.F=mgtanθ C.F=mgcosθ D.F=mg/cosθ8.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某同學把一體重計放在電梯的地板上,她站在體重計上隨電梯上下運動,并觀察體重計示數(shù)的變化情況.下表記錄了幾個特定時刻體重計的示數(shù),若已知t0時刻電梯靜止,則 ( )時刻t0t1t2t3體重計示數(shù)/kg45.050.040.045.0A.t1和t2時刻該同學的質(zhì)量相等,但所受的重力不等B.t1和t2時刻電梯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一定相反C.t1和t2時刻電梯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運動方向一定相反D.t3時刻電梯一定靜止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9.v-t圖像,根據(jù)圖像對0—4秒時間內(nèi)作出的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A. 物體始終沿某一方向運動B. 物體的加速度沒有發(fā)生變化C. 在t=4s時物體距出發(fā)點最遠D. 在t=2s時物體距出發(fā)點最遠10.如圖所示,懸掛于小車里的小球偏離豎直方向θ角,則小車可能的運動情況是( )A. 向右減速運動 B. 向右加速運動C. 向左減速運動 D. 向左加速運動11.如圖所示,傳送帶不動時,物體由皮帶頂端A從靜止開始下滑到皮帶底端B用的時間為t ,則( )A.當皮帶向上運動時,物塊由A 滑到B 的時間一定大于t B.當皮帶向上運動時,物塊由A 滑到B 的時間一定等于t C.當皮帶向下運動時,物塊由A 滑到B 的時間等于t D.當皮帶向下運動時,物塊由A 滑到B 的時間小于t.小平板車P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體Q以某一水平初速度v0滑向P的一端,如圖所示。由于P、Q間存在摩擦,因而Q滑上P后,Q開始做減速運動,P開始做加速運動,設(shè)P足夠長,則當P達到最大速度時,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Q相對P停止滑動 B.P、Q速度相等 C.P、Q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 D.Q的速度為零三、本題3小題,共2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卷中對應(yīng)題的橫線上或按題目要求作答13.(分)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 Hz.有一段紙帶如圖所示。取O為起點,A 為第一個記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則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 s。若量得OA=3.00cm,OB=6.50cm,OC=10.50cm,則B點對應(yīng)的速度vB=  m/s,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 = m/s2。1.(3分)在“研究共點力的合成”的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其中正確的是 。(填入相應(yīng)的字母)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B.同一實驗過程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C.實驗中,彈簧秤必須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線D.實驗中,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彈簧秤之間的夾角應(yīng)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1.(1分)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采用下圖所示的裝置. (1)本實驗應(yīng)用的實驗方法是 A.控制變量法 B.假設(shè)法C.理想實驗法 D.等效替代法(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平衡摩擦力時,應(yīng)將盤及盤中的砝碼用細繩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B.每次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實驗時,先放開小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D.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測出砝碼質(zhì)量m以及小車質(zhì)量M,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3)該同學在實驗中保持拉力不變,得到了小車加速度隨質(zhì)量變化的一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請你在方格紙中建立合適坐標并畫出能直觀反映出加速度與質(zhì)量關(guān)系的圖線。實驗次數(shù)加速度a/(m?s-2)小車與砝碼總質(zhì)量m/kg小車與砝碼總質(zhì)量的倒數(shù)m-1 /kg-110.290.205.020.250.254.030.220.303.340.180.352.950.160.402.5(4)在“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時,保持小車的質(zhì)量不變,改變小桶中砝碼的質(zhì)量,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加速度a與合力F圖線如圖所示,該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  。畧D線斜率的倒數(shù)的物理含義是 四.本題共4小題,共0分,解答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1.(分)在平直路面上以10m/s速度勻速行駛的汽車,kg,剎車后N的阻力作用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求剎車后(1)加速度的大小為(2)3s末汽車的速度;(3)汽車通過的最大位移;()汽車停止運動前最后1s內(nèi)通過的位移.17.θ,不計滑輪和繩的質(zhì)量及其摩擦,求:(1)物體B受水平地面對它的支持力大。唬2)物體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大小。18.(12分)如圖所示,固定不動的足夠長斜面傾角θ=37°,一個物體以v0=12 m/s的初速度,從斜面A點處開始自行沿斜面向上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8.0 m/s2。(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物體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離(2)物體與斜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3)據(jù)條件判斷物體上升到最高點后能否返回?若能,求返回時的加速度19.(12分)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質(zhì)量為M=3kg的物塊,在大小為F=16N、方向與水平方向成θ=37O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向右作勻加速直線運動.若木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求:(sin37o=0.6,cos37o=0.8,g取10m/s2)(1)木塊的加速度大。 ()若不改變拉力的方向,只改變拉力的大小,求出物體沿水平地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拉力大小與木塊加速度的函數(shù)表達式.(設(shè)木塊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它們之間的滑動摩擦力)()求上述條件下拉力的取值范圍,并以拉力大小為縱坐標,以木塊的加速度為橫坐標,在坐標系作出它們的圖象2015~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zhì)量調(diào)研檢測試卷高一物理答卷紙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題號答案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題 號答 案13.(分)14.(分)15.(分).(8分)解:18.(12分)解:19.(12分)解:高一物理題號答案ABB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題號答案13.(分)14.(分)15.(分)16.(分)(1)2m/s2…….2分(2);…….2分(3);…….2分(4)1m …….2分17.(8分)解:對A、B分別用隔離法分析有: 對A: T=mAg …….2分 對B:Tcosθ=Ff …….2分 Tsinθ+N=mBg …….2分 聯(lián)解可得:N=mBg—mAgsinθ …….1分 Ff=mAgcosθ …….1分 18.(分) m…….3分(2)0.25…….4分(3)能,4 m/s2…….5分19.(分)(1);…….(2)…….3分()…….6分BAθBAθ124v/m/st/s03-2020θP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qū)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調(diào)研檢測物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yi/514102.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一物理次月考試卷(附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