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學年浙江省高三下學期第二次五校聯(lián)考理綜生物解析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9學年浙江省高三下學期第二次五校聯(lián)考理綜生物

一、單選題:共6題
1.正常情況下,甲胎蛋白(AFP)主要來自胚胎的肝細胞,胎兒出生后約兩周AFP從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細胞再生時,血液中AFP會升高,尤其當肝細胞發(fā)生癌變時,血液中AFP會持續(xù)性異常升高。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當肝細胞的分裂加快時,AFP合成量會增加
B.肝細胞中的內(nèi)質(zhì)網(wǎng)和高爾基體會參與AFP的加工與運輸
C.肝細胞發(fā)生癌變后因細胞膜上粘連蛋白減少而容易發(fā)生擴散
D.AFP能對細胞的分化起促進作用
【答案】D
【解析】由題可知,當肝細胞再生或癌變時,血液中AFP的含量升高,說明AFP的合成與細胞分裂有關,A正確;AFP屬于分泌蛋白,肝細胞中的內(nèi)質(zhì)網(wǎng)和高爾基體會參與AFP的加工與運輸,B正確;細胞癌變后,細胞膜上粘連蛋白減少而容易發(fā)生擴散,C正確;題干中不能看出AFP對細胞的分化起促進作用,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分化和癌變的相關內(nèi)容。

2.研究人員用一定濃度的赤霉素(GA)溶液分別處理棉花植株的受精幼鈴和未受精幼鈴,24h后在葉柄處注射含32P的磷酸鹽溶液(如下圖),一段時間后取樣測定兩種幼鈴32P的放射性強度并統(tǒng)計兩種幼鈴的脫落率,并與空白對照組相比較,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有關該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GA處理對受精幼鈴脫落率的影響小于對未受精幼鈴脫落率的影響
B.H2O處理組與GA處理組施用的液體量應該保持相等
C.GA對32P向兩種幼鈴的運輸無顯著影響
D.H2O處理組中幼鈴的放射性強度差異可能與棉花植株的內(nèi)源激素有關
【答案】C
【解析】表中信息顯示,與水處理組相比,GA處理對受精幼鈴脫落率沒有影響,對未受精幼鈴脫落率的影響很大,A正確;對照實驗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H2O處理組與GA處理組施用的液體量應該保持相等,B正確;表中顯示GA會促進對32P向兩種幼鈴的運輸,C錯誤;H2O處理組中幼鈴的放射性強度差異可能與棉花植株的內(nèi)源激素有關,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植物激素調(diào)節(jié)的相關內(nèi)容

3.某種突觸傳遞興奮的機制為:當興奮傳至突觸小體時,引起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并釋放去甲腎上腺素(簡稱NE),在突觸間隙中,NE將發(fā)生如圖所示的結合或攝取。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

A.突觸前膜和后膜均能攝取NE,但不能說明興奮可以雙向傳遞
B.NE是一種神經(jīng)遞質(zhì),突觸前膜釋放NE需要受體
C.NE作用于突觸前膜后抑制NE的釋放屬于反饋調(diào)節(jié)
D.NE與突觸后膜受體結合后將引發(fā)后膜電位變化
【答案】B
【解析】圖中顯示,突觸前膜和后膜均能攝取NE,但突觸前膜攝取NE僅僅是反饋調(diào)節(jié),不能傳遞興奮,A正確;NE是一種神經(jīng)遞質(zhì),突觸前膜釋放NE是通過胞吐的方式進行的,不需要受體,B錯誤;NE作用于突觸前膜后抑制NE的釋放屬于反饋調(diào)節(jié),C正確;NE是神經(jīng)遞質(zhì),與突觸后膜受體結合后將引發(fā)后膜電位變化,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的相關內(nèi)容。

4.現(xiàn)有女性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體內(nèi)一個處于有絲分裂時期的細胞a和男性紅綠色盲患者體內(nèi)一個減數(shù)分裂時期的細胞b,在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細胞有絲分裂中期與b細胞后期Ⅱ的色盲基因數(shù)目可能相同
B.a細胞有絲分裂前期與b細胞中期Ⅱ的染色單體數(shù)目相同
C.a細胞有絲分裂中期與b細胞末期Ⅱ的染色體組數(shù)目不同
D.a細胞有絲分裂后期與b細胞前期Ⅰ的DNA數(shù)目不同
【答案】A
【解析】女性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的基因型為XBXb,男性紅綠色盲患者基因型為XbY, a細胞有絲分裂中期含有兩個色盲基因,b細胞后期Ⅱ的色盲基因數(shù)目也可能是兩個(X染色體),A正確;a細胞有絲分裂前期是b細胞中期Ⅱ的染色單體數(shù)目的二倍,B錯誤;a細胞有絲分裂中期與b細胞末期Ⅱ的染色體組數(shù)目都是兩個,C錯誤;a細胞有絲分裂后期與b細胞前期Ⅰ的核DNA數(shù)目相同,都是92個,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減數(shù)分裂、有絲分裂和伴性遺傳的相關內(nèi)容。

5.甲型流感病毒(H1N1)侵入人體后,機體發(fā)生免疫反應的部分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細胞分化形成的效應細胞能特異性識別H1N1的宿主細胞
B.呈遞給甲細胞的抗原是巨噬細胞重新合成的子代病毒外殼
C.甲細胞直接感受抗原刺激會產(chǎn)生白細胞介素-2作用于B細胞
D.對感染H1N1病毒的患者應注射疫苗實施主動免疫
【答案】A
【解析】H1N1是病毒,主要依靠細胞免疫進行,甲細胞是T細胞,分化形成的效應T細胞能特異性識別H1N1的宿主細胞,A正確;呈遞給甲細胞的抗原是巨噬細胞處理后暴露出抗原決定簇的抗原,B錯誤;T細胞不能直接感受抗原刺激,C錯誤;對感染H1N1病毒的患者應注射抗體實施被動免疫,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免疫調(diào)節(jié)的相關內(nèi)容。

6.科學家研究某區(qū)域中田鼠的種群數(shù)量變化,得到該種群在數(shù)年內(nèi)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線如圖(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慮遷入遷出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圖中可知0~d期間田鼠種群數(shù)量出現(xiàn)了周期性波動
B.田鼠種群數(shù)量在a~d之間經(jīng)歷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間一直在下降
C.該田鼠種群增長為邏輯斯諦增長,c點時種群密度最小
D.由圖可知,a、b兩點時對應的種群自然增長率相等
【答案】B
【解析】圖中的R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R>1,表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種群數(shù)量增加;R=1,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種群數(shù)量穩(wěn)定;R<1,種群數(shù)量下降。圖中0~d期間田鼠種群數(shù)量先增加后下降,A錯誤;c~d期間R<1,種群數(shù)量一直在下降,B正確,C錯誤;增長率是指新增數(shù)量與原有數(shù)量的比值,a、b兩點時對應的R雖然相等,但由于原有數(shù)量不同,增長率也就不同,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相關內(nèi)容。

二、綜合題:共3題
7.為探究大氣CO2濃度變化對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研究人員對三種作物所處環(huán)境的CO2濃度分別進行如下控制:自然CO2濃度(簡稱[375])、倍增CO2濃度(簡稱[750])、倍增后恢復到自然CO2濃度(先在倍增CO2濃度下生活60天,再轉(zhuǎn)入自然CO2濃度下生活,簡稱[750-375]),每種作物依次做三種處理,且均設置3個重復組,測得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分別如圖1、2、3所示:

(1)據(jù)圖分析可知,在CO2濃度倍增條件下,三種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均 ,這主要是CO2濃度倍增時 增大與 降低共同作用的結果。
(2)為進一步測定在[375]和[750]條件下干旱脅迫對大豆光合作用的影響,進行了相應探究實驗,結果如下:

①在水分充足、[750]時大豆的真正光合速率為 μmol•m-2•s-1。
②在水分充足條件下,[750]能顯著提高大豆的光飽和點,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CO2濃度增加,碳反應中 需要的能量增多;另一方面葉肉細胞中 增加,大豆捕獲光能的能力增強。
③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植物體在干旱脅迫時自身會產(chǎn)生一種激素,促使葉片氣孔關閉,以減少蒸騰散失的水分,推測此種激素最有可能是 。
【答案】(1)升高 凈光合速率 蒸騰速率
(2)①34.99 ②三碳酸的還原 葉綠素的相對含量 ③脫落酸
【解析】(1)據(jù)圖分析可知,在CO2濃度倍增條件下,三種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均升高,同時,凈光合速率增大,蒸騰速率降低,說明水分利用率與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有關。
(2)①真正光合速率等于凈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在水分充足、[750]時大豆的真正光合速率為31.65+3.34=34.99(μmol•m-2•s-1)。
②在水分充足、[750]條件下,大豆的光飽和點升高的原因可能是:CO2濃度增加,三碳化合物的還原需要更多的能量;另外表中顯示葉肉細胞中葉綠素相對含量也有所增加,大豆捕獲光能的能力增強。
③植物體在干旱脅迫時常常出現(xiàn)萎蔫的情形,而脫落酸的合成部位是根冠和萎蔫的葉片,故推知該激素最可能是脫落酸。
【備注】本題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植物激素的相關內(nèi)容。

8.為探究植物細胞膜的透性,某同學以紅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進行下列實驗:
實驗步驟:

①用切片機將紅甜菜根切成厚薄一致,大小相同的切片,然后將切片放在不同溫度的蒸餾水中處理1分鐘后取出。
②再將切片放在10℃蒸餾水中浸泡1小時而獲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③測量這些溶液的吸光度(吸光度與溶液中花青素濃度成正相關),結果如圖。
請回答以下問題:
(1)上述實驗步驟①中,放在不同溫度的蒸餾水中的各組切片要求 。
(2)根據(jù)上圖中的曲線你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3)科學家進一步研究后發(fā)現(xiàn)物質(zhì)A也能促進細胞膜上運載花青素的載體的活性。請你借助上述材料設計實驗證明該觀點是否正確。
Ⅰ.材料用具:紅甜菜根切片、清水、恒溫水浴鍋(花青素吸光度的測量方法不作具體要求)物質(zhì)A溶液、燒杯、吸光度測量儀。
Ⅱ.補充完成實驗思路:



Ⅲ.請用合適的直方圖呈現(xiàn)支持該觀點的結果:
【答案】(1)數(shù)量相等
(2)低于50℃溫度處理后,膜的通透性變化不大,受50℃以上的溫度處理后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
(3)實驗思路:
①取兩組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編號,一組加入A物質(zhì)處理一段時間,另一組不作處理,作為對照 ②將兩組切片分別放在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小時而獲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③測量兩組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并進行比較。
Ⅲ.
【解析】(1)實驗遵循單一變量原則,放在不同溫度的蒸餾水中的各組切片要求數(shù)量相同。
(2)從曲線圖看出,50℃以下吸光度幾乎不變,超過50℃吸光度大幅增加,說明低于50℃溫度處理后,膜的通透性變化不大,受50℃以上的溫度處理后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
(3)要證明物質(zhì)A也能促進細胞膜上運載花青素的載體的活性,需要將物質(zhì)A的有無作為自變量,溶液的吸光度作為因變量進行實驗:①取兩組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編號,一組加入A物質(zhì)處理一段時間,另一組不作處理,作為對照 ②將兩組切片分別放在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小時而獲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③測量兩組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并進行比較。
Ⅲ.如果物質(zhì)A確有促進促進細胞膜上運載花青素的載體活性的作用,實驗組的吸光度應大于對照組。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膜的通透性的相關內(nèi)容。

9.某植物花色產(chǎn)生機理為:白色前體物→黃色→紅色,已知A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控制黃色,B基因控制紅色。研究人員用純種白花和純種黃花雜交得F1,F(xiàn)1自交得F2,實驗結果如下表中甲組所示。

(1)根據(jù)甲組實驗結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 定律。
(2) 研究人員某次重復該實驗,結果如表中乙組所示。經(jīng)檢測得知,乙組F1的2號染色體缺失導致含缺失染色體的雄配子致死。由此推測乙組中F1發(fā)生染色體缺失的是 (A/a)基因所在的2號染色體。請用棋盤法遺傳圖解表示乙組F1自交得到F2的過程。
(3)為檢測某紅花植株(染色體正常)基因型,以乙組F1紅花作親本與之進行正反交。
①若正反交子代表現(xiàn)型相同,則該紅花植株基因M為 。
②若正交子代紅花:白花=1:1,反交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則該待測紅花植株基因型為 。
③若正交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反交子代紅花:黃花:白花=9:3:4,則該待測紅花植株基因型為 。
【答案】(1)自由組合(分離和自由組合)
(2)A
(3)①AABB或AABb ②紅花∶白花=3∶1 AaBB
③紅花∶黃花∶白花=3∶1∶4 AaBb
【解析】(1)根據(jù)甲組實驗結果9:3:4,是自由組合定律結果9:3:3:1的變形,說明控制花色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 已知乙組F1的2號染色體缺失導致含缺失染色體的雄配子致死。若發(fā)生缺失的2號染色體含有a基因,F(xiàn)2將不可能出現(xiàn)白花植株,可以推測乙組中F1發(fā)生染色體缺失的是A基因所在的2號染色體。遺傳圖解如下:
(3)該紅花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AaBB、AaBb中的某一種,現(xiàn)將乙組F1紅花做父本定為正交。
①若M基因型為AABB,則無論正反交,后代全為紅花;
②若M基因型為AABb,正交結果為紅花:黃花=3:1,遺傳圖解為 ,
反交結果也是紅花:黃花=3:1;遺傳圖解為 ;
③若M基因型為AaBB,可以推知正交結果為紅花:白花=1:1,反交結果為紅花:白花=3:1;
④若M基因型為AaBb,推知正交結果為紅花:黃花:白花=3:1:4,反交結果為紅花:黃花:白花=9:3:4。
【備注】本題考查自由組合定律的相關內(nèi)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san/1197028.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遂寧市2019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生物試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