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導讀《名人傳》精編
名人傳
《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羅曼· 羅蘭寫的,它包括《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朗琪羅傳》三部“英雄傳記”。
羅曼·羅蘭出生于律師家庭,青年時代曾受18世紀啟蒙思想的影響。上學期間曾與托爾斯泰通信,托爾斯泰“不以暴力抗惡”“道德上的自我修養(yǎng)”“博愛”等思想對他產(chǎn)生深遠影響。羅蘭認為戲劇不但可以針砭時弊,還可以鼓舞人,用戲劇手段可以直接影響群眾。他以法國大革命為題材寫了八部“革命戲劇”《群狼》、《丹東》、《七月十四日》等,另有“信仰悲劇”《圣路易》、《哀爾帝》、《理智的勝利》。但因藝術性不強和資產(chǎn)階級的批評而未獲成功,從此開始小說創(chuàng)作。20世紀初,寫了許多名人傳記,如《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甘地傳》、《米開朗琪羅傳》等。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是羅蘭最偉大的作品,并因此獲得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
內(nèi)容概述
《名人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
《貝多芬傳》——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與當時歐洲另一位顯赫的征服者拿破侖等高。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親是一個殘暴的酒鬼,他剝奪了小貝多芬學習、休息和娛樂的時間,而只是一味地強迫幼小的兒子沒完沒了地練習鋼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將來成為自己的搖錢樹。
1787年,貝多芬前往維也納,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為師。莫扎特聽了他的即興演奏之后感到十分驚奇,當場對其他人說:請注意,這位少年將震動世界?上,在維也納的學習時光很快就中斷了,原因是他母親患重病,并很快地離開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親人的貝多芬悲痛欲絕,過度悲痛使他接二連三地得了幾場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遠地毀了他的容貌。
1792年11月貝多芬離開了故鄉(xiāng)波恩,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不久,痛苦叩響了他的生命之門,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響,聽覺越來越衰退。起初,他獨自一人守著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愛上了一位名叫朱麗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貝多芬的殘疾(此時他已耳聾)以及朱麗埃塔的自私、虛榮,兩年后她嫁給了一個伯爵。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都反映在他這一時期《幻想奏鳴曲》、《克勒策奏鳴曲》等作品中。席卷歐洲的革命波及了維也納,貝多芬的情緒開始高漲,這時的作品有《英雄交響曲》、《熱情奏鳴曲》。
1806年5月貝多芬與布倫瑞克小姐訂婚,愛情的美好產(chǎn)生了一系列偉大的作品。不幸的是,愛情又一次把他遺棄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結婚了。不過這時貝多芬正處于創(chuàng)作的極盛時期,對一切都無所顧慮。他受到了世人矚目,與光榮接踵而來的是最悲慘的時期:經(jīng)濟困窘,親朋好友一個個死亡離散,耳朵也已全聾,和人們的交流只能在紙上進行。面對生活苦難,似乎沒有什么能使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作風。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在風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貝多芬是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世界不曾給他歡樂,他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
他是這樣一個人,羅曼·羅蘭在傳記的最后這樣概括了他的一生:
什么勝利可和這場勝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場戰(zhàn)爭,奧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陽光,曾經(jīng)達到這種超人的努力的光榮?曾經(jīng)獲得這種心靈從未獲得的凱旋?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的:“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羅曼·羅蘭將這樣一個人的傳記放在他立意要寫的《名人傳》的首位。
《米開朗基羅傳》——該傳記分上下編,上編“戰(zhàn)斗”,下編“舍棄”和尾聲“死”。
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出生于卡森蒂諾地方的卡普雷賽,父親是法官。母親在他六歲時便死去,米開朗基羅被寄養(yǎng)在一個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歲時,他進入多梅尼科·吉蘭達約的畫室。據(jù)說由于他的成績優(yōu)秀,使他的老師為之嫉妒。一年后他們分手了,米開朗基羅轉入一所雕塑學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沖突,他離開了那里,先后到過威尼斯、羅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斷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讓他去畫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此后幾年,他一直受著歷任教皇的差遣,攜帶著痛苦去創(chuàng)作他并不滿意的作品。1527年米開朗基羅卷入了一場革命的漩渦,差一點喪命。革命結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將他從隱避地找了出來,米開朗基羅不得不重新為他所抗拒的人勞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駕崩,米開朗基羅原以為從此能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剛到羅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羅三世抓住了。似乎命運注定他只能在無休止的干涉中替別人干活。
1564年2月12日,米開朗基羅站了一整天來創(chuàng)作《哀悼基督》。14日他開始發(fā)燒,18日下午5時,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畫家終于永遠地離開了人間。
《托爾斯泰傳》——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群山環(huán)抱的清明環(huán)境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第二年,他創(chuàng)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個地主的早晨》等優(yōu)秀作品。俄土戰(zhàn)爭期間,托爾斯泰曾親臨戰(zhàn)場,常常處于危險之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他仍然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這一時期的托爾斯泰是比較充實而快樂的。
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chuàng)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zhàn)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nèi)狈π判。因此,他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并病死于一個小火車站上。
閱讀指導
《名人傳》(《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同出于羅曼·羅蘭之手。一是音樂家,一是雕塑家,一是小說家,各有自己的園地,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chuàng)造能表現(xiàn)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他們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慘,或由內(nèi)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他們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
貝多芬的故事主要側重“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種不可抵抗的力量掃空憂郁的思想,戰(zhàn)勝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米開朗琪羅的故事,講的是一個悲劇,展示了一個天才為了征服世界,為了創(chuàng)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慘痛的鮮血。內(nèi)容主要分為上篇“戰(zhàn)斗”,下篇“舍棄”和尾聲“死”。托爾斯泰的故事既沒有《貝多芬傳》里的叛逆情緒,也沒有《米開朗琪羅傳》里的強烈的悲劇性,而整個故事比較平穩(wěn),主要的內(nèi)容是:童年,高加索紀事,哥薩克,塞白斯多堡紀事,愛情與婚姻,對社會的憂慮等等,是三篇故事中最長的一篇,也是對主要人物的生平和所創(chuàng)作的東西描寫最詳細的一篇。
《名人傳》告訴人們:悲慘命運不只降臨于普通人,它同樣降臨在偉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使他們免除痛苦的考驗。然而通過跟從他們?nèi)淌芡纯嗟耐昝腊駱,我們可以自覺地承擔屬于自己的命運,我們應當堅定自己的信仰,從信仰中產(chǎn)生出承受痛苦的勇氣和能力,它是我們在患難中保持的純真,在患難中結出的果實,在絕望中看到的希望所在。
精讀片段
俄羅斯底偉大的心魄,百年前在大地上發(fā)著光焰的,對于我的一代,曾經(jīng)是照耀我們青春時代的最精純的光彩。在19世紀終了時陰霾重重的黃昏,它是一顆撫慰人間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撫我們青年底心魄。在法蘭西,多少人認為托爾斯泰不止是一個受人愛戴的藝術家,而是一個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歐羅吧藝術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員,我愿對于這神圣的會議,表示我的感激與敬愛。
我懂得認識托爾斯泰底日子,在我的精神上將永不會磨滅。這是1886年,在幽密中胚胎萌蘗了若干年之后,俄羅斯藝術底美妙的花朵突然于法蘭西土地上出現(xiàn)了。托爾斯泰與杜思退益夫斯基底譯本在一切書店中同時發(fā)刊,而且是爭先恐后般的速度與狂熱。1885至1887年間,在巴黎印行了《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小傳》《童年與少年》《波里哥加》《伊凡"伊列區(qū)之死》,高加索短篇小說和通俗短篇小說。在幾個月中,幾星期中,我們眼前發(fā)見了含有整個的偉大的人生底作品,反映著一個民族,一個簇新的世界底作品。
那是我初入高師。我和我的同伴們,在意見上是極不相同的。在我們的小團體中,有譏諷的與現(xiàn)實主義思想者,如哲學家喬治·杜馬(GeorgesDumas),有熱烈地追懷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詩人,如舒亞萊(Suares),有古典傳統(tǒng)底忠實信徒,有斯當達派與華格耐派,有無神論與神秘主義者,掀起多少辯論,發(fā)生多少齷齪;但在幾個月之中,愛慕托爾斯泰的情操使我們完全一致了。各人以各不相同的理由愛他:因為哦人在其中找到自己;而對于我們?nèi)w又是人生底一個啟示,開向廣大的宇宙底一扇門。在我們周圍,在我們的家庭中,在我們的外省,從歐羅巴邊陲傳來的巨聲,喚起同樣的同情,有時是意想不到的。有一次,在我故鄉(xiāng)尼佛納(Nivernais),我聽見一個素來不注意藝術,對于什么也不關心的中產(chǎn)者,居然非常感動地談著《伊凡·伊列區(qū)之死》。
我們的著名批評家曾有一種論見,說托爾斯泰思想中的精華都是汲取于我們溫暖的浪漫派作家:喬治·桑,維克多·囂俄。不必說喬治·桑對于托爾斯泰的影響說之不倫,托爾斯泰是決不能忍受喬治·桑底思想的,也不必否認盧梭與斯當達(Stendhal)對于托爾斯泰的實在的影響,總之不把他的偉大與魅力認為是由于他的思想而加以懷疑,是不應當?shù),藝術所賴以活躍的思想圈子是最狹隘的。他的力強并不在于思想本身,而是在于他所給予思想的表情,在于個人的調(diào)子,在于鼠疫家底特征,在于他的生命底氣息。
不論托爾斯泰底思想是否受過影響??這我們在以后看到??歐羅巴可從沒聽到像他那種聲音。除了這種說法之外,我們又怎么能解釋聽到這心魄底音樂時所感到的情緒底激動呢???而這聲音我們已企待得那么長久,我們的需要已那么急切。流行的風尚在我們的情操上并無什么作用。我們之中,大半都像我一樣,只讀過了托爾斯泰底作品之后才認識特·伏葛(DeVogve)著的《俄國小說論》;他的贊美比起我們的欽佩來已經(jīng)遜色多了。因為特·伏葛特別以文學家底態(tài)度批判。但為我們,單是贊賞作品是不夠的:我們生活在作品中間,他的作品已成為我們的作品了。我們的,由于他熱烈的生命,由于他的心底青春。我們的,由于他苦笑的幻滅,由于他毫無憐惜的明察,由于他與死絲糾纏。我們的,由于他對于博愛與和平底夢想。我們的,由于他對于文明底慌騙,加以劇烈的攻擊。且也由于他的顯示主義,由于他的神秘主義。由于他具有大自然底氣息,由于他對于無形的力底感覺,由于他對于無窮底;。
這些作品之于今日,不啻《少年維特之煩惱》之于當時:是我們的力強、弱點、希望與恐怖明鏡。我們毫未顧及要把這一切矛盾加以調(diào)和,把這顆反映著全宇宙的復雜心魄納入狹隘的宗教的與政治的范疇;我們不愿效法人們,學著浦爾越(PaulBourget)于托爾斯泰逝世之后,以各人的黨派觀念去批評他。仿佛我們的朋黨一旦竟能成為天才底度衡那樣!……托爾斯泰是否和我們同一黨派,于我又有何干?在呼吸他們的氣息與沐浴他們的光華之時,我會顧忌帶但丁與莎士比亞是屬于何黨何派的嗎?
我們絕對不像今日底批評家般說:“有兩個托爾斯泰,一是轉變以前的,一是轉變以后的;一是好的,一是不好的。”對于我們,只有一個托爾斯泰,我們愛他整個。因為我們本能地感到在這樣的心魄中,一切都有立場,一切都有關連。
上文就是給您帶來的初中名著導讀,希望可以更好的幫助到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zhong/600786.html
相關閱讀:簡述《西游記》中“四圣試禪心”(四個菩薩化身母女試探師徒禪心
初中名著《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閱讀答案
名著《格列佛游記》主要情節(jié)縮寫??初中
七級語文上冊期末專題復習:名著閱讀
《西游記》第九十六回(寇員外陪四眾進齋堂吃齋)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