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以來,地球臭氧層的減薄,尤其是南極臭氧洞的出現(xiàn),引起了科學界、社會公眾和各國政府的憂慮和重視。人們意識到必須由國際社會共同制訂有效措施,保護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天然屏障--臭氧層。1987年9月16日,46個國家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簽署了《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開始采取保護臭氧層的具體行動。
1995年1月23日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當年開始,每年的9月16日,即《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簽訂紀念日,定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聯(lián)合國設立這一紀念日旨在喚起人們保護臭氧層的意識,并采取協(xié)調一致的行動以保護地球環(huán)境和人類的健康。我國是議定書的簽署國,近些年來控制臭氧層消耗物質的工作得到了聯(lián)合國的高度贊揚。
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質是破壞臭氧層的元兇,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s,俗稱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龍(Halons)。氯和溴在平流層通過催化化學過程破壞臭氧是造成南極臭氧洞的根本原因。這些破壞臭氧層的含氯含溴化合物都被稱作ODS(英文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的縮寫,意為消耗臭氧層的物質)。ODS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被大量地使用,其中包括:用作冰箱和空調的制冷劑、生產靠墊和墊子的軟泡發(fā)泡劑和印刷線路板及其他設備的清洗劑的氟氯化碳;用作制冷劑和發(fā)泡劑的氫氯化碳;含氟的發(fā)用摩絲、定型發(fā)膠、領潔凈、空氣清新劑、醫(yī)用氣霧劑等;作為溶劑在生產和工程中清洗金屬的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作為滅火劑的含溴化學物質哈龍以及用作土壤熏蒸和檢疫的甲基溴。
隨著大氣臭氧越來越少,射向地面的紫外線就會越來越強,這樣,將會帶來以下危害:
一、對人類健康危害嚴重,可引發(fā)和加劇眼部疾病、皮膚癌、傳染疾病;
二、50%以上的陸生植物,如土豆、瓜類、番茄、甜菜等,產量會急劇下降;森林草地衰退,危及生態(tài)平衡和生物多樣性;
三、對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產生影響,使浮游生物受到危害,導致海洋食物鏈中基礎食物數量減少,使生活在淺水里的魚類和貝類很難生存;
四、使人工高分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加速老化,如建筑物、噴涂、包裝等物質老化,使其變硬、變脆、縮短使用壽命,并能使接近地面的有害臭氧濃度增加,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可引起光化學煙霧污染;
五、全球氣候變暖,產生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zhong/420170.html
相關閱讀:初中地理課堂探究式模式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