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數學就會感覺很輕松、快樂。而且,為學生在生活中用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用最熟悉的素材學數學
新課標倡導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己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因此在組織學生學習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情境,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如在學習《比一比》這部分教材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對自己最熟悉的文具進行觀察、比較、操作、嘗試。運用看一看,比一比誰的鉛筆多,誰的鉛筆少,誰的鉛筆短,誰的鉛筆長,誰的橡皮大,誰的橡皮小,從而建立起長短的概念。在教學中鼓勵與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再讓學生探索在我們身邊、我們周圍,可以比一比的物體。
二、注重個性差異,多樣化的思維探究
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fā)現,因為這樣發(fā)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guī)律、性質和聯系。”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去聽科學。因此教學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中去發(fā)現。在發(fā)現中學習,在動手中思維,在思維中動手,讓學生在動手、思維的 交互作用種探索、創(chuàng)新,在探究中他們從中找到了比長短的方法。特別是他們在比個頭高矮時呈現了不同的比法。有的面對面站著比,有的背*著背站著比,有的并排立著比,有的*著墻跟立著劃上一個記號比,讓人吃驚的是有的把兩臂張開,從兩臂的長短確定高矮。在小組的探究中得出了多種不同的比較方法,課堂異;钴S,從而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學生興趣濃厚,人人學有所獲。在各小組的探究中,還聯想到生活中的排隊是按高矮排的。通過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感到了數學就在身邊,到處都有數學,數學知識離不開生活。學生不僅感知長短、多少、高矮的含義,還讓學生懂得了比較物體的方法。
溫馨建議:我們的生活到處充滿數學,教師在日常組織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注意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不僅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經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zhong/244901.html
相關閱讀: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