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演示實驗的教學改進嘗試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重視、加強實驗教學能促使學生主動地學習,從而使他們切實掌握化學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深入理解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之間的辯證關系。在實驗教學中,學生的觀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會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我們教師更要重視做好演示實驗,因為它可以給學生生動、鮮明而深刻的印象,對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學生獲取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課本中的一些演示實驗,我們可以作一些改進,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初中化學演示實驗的教學改進,我作了如下嘗試:

  一、設計顯著實驗,提高現象的“可見度”

  在教學中,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一些演示實驗現象不明顯,不利于學生的觀察認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一項任務。譬如,在《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一節(jié)中,食鹽溶液、硝酸鉀溶液均無色,我將食鹽換成硫酸銅,硝酸鉀換成高錳酸鉀,這樣就把原來的無色變成了鮮艷的藍色和紫紅色,便于學生觀察試管底部是否有固體剩余,從而判斷溶液是否飽和。在學習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物分離時,遇到同樣的問題,我就采取類似的方法解決,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補充演示實驗,融化知識點

  當我們講解純理論知識點時,光憑空洞說教學生往往是難以接受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適當補做一些演示實驗,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以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在《二氧化碳》一節(jié)中,講到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時,強調要用稀鹽酸而不用稀硫酸。我增加了兩點:不可用碳酸鈉代替石灰石;滅火器中應用碳酸鈉而不用石灰石。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我在講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前,先做了三個小實驗:⑴石灰石中注入稀鹽酸,反應迅速,石灰石表面不斷冒氣泡;⑵石灰石中注入稀硫酸,開始時石灰石表面迅速放出氣體,一會兒,氣泡便停止產生;⑶碳酸鈉溶液與鹽酸混合,反應非常劇烈,瞬時就完成。三個小實驗的演示,使學生對三個知識點的理解更容易、更透徹。

  三、增加學生實驗,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當有些規(guī)律或結論需要經過多次演示實驗,才易被學生理解、接受時,我們不妨增設一些易于操作、效果明顯、具有普遍性的演示實驗,讓學生親手操作,以增強他們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激發(fā)他們的成功欲望。在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時,在演示了課本上的兩個實驗(白磷燃燒、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后,為了使學生認識到質量守恒定律是從大量的實驗中得出的普遍規(guī)律,我又增加了兩個便于觀察的實驗,讓學生親手操作:氯化鐵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氯化鋇溶液和稀硫酸的反應。當同學們自己親手操作并看到了不同的反應現象,而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時,體會到了質量守恒定律的真實性,并對這一規(guī)律有了深刻的理解。

  如果我們每個化學教師都能把講授知識與演示實驗相結合,就能極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而且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堅持下去,一定會不斷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zhong/1217151.html

相關閱讀:2019年北京最新中招政策:特長生招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