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學期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試卷(灌陽縣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七年級歷史試題(60分)
一、選擇題(1~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請你仔細判斷后,將正確答案的字母代號填入下表對應的框內)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隋朝時,一位余杭的書生,要到洛陽參加科舉考試,如果走大運河水路,下列哪段運河他不必經(jīng)過
A.永濟渠     B.江南河     C.通濟渠      D.邗溝
2、英國大百科全書中說:“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試制度,是中國所采用的選舉制度及其定期舉行的考試!边@種“最早的考試制度”是指
A.禪讓制      B. 世襲制      C.科舉制      D.分封制
3、詩句:“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充分肯定了大運河的客觀作用。隋朝開鑿大運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加強南北交通,鞏固統(tǒng)一            B.滿足隋煬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強北部邊防,防止少數(shù)民族南侵    D.促進南北經(jīng)濟的交流
4、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即位時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社會經(jīng)濟繼續(xù)發(fā)展,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礎。以下關于武則天的說法,正確的是
A.武則天建立了唐朝                   B.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武則天通過玄武門之變做了皇帝       D.武則天是唐太宗的皇后
5、史書對右圖的記載:“水激輪轉,眾筒兜水,次地下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絕勝人物。”這種提水工具最早出現(xiàn)于
A.東漢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6、唐朝的對外交往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頻繁局面,在中外交往中把中國的造紙、紡織、制瓷等技術傳到非洲、歐洲的國家是
   A.天竺      B.大食    C.波斯   D.東羅馬
7、唐文化在政治經(jīng)濟制度、城市建筑、文化習俗諸方面對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受唐朝文化影響很大,至今還保留著唐朝人的某些風尚的國家是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鮮        D.日本
8、唐代詩壇群星燦爛,其中被后人尊為“詩圣”的是
  A.李白    B.杜牧    C.杜甫    D.白居易
9、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生活。下列詩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B.“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
C.“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D.“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0、據(jù)記載:宋太祖立“更戍法”,規(guī)定禁軍定期更換防地,將領不隨軍調動。其目的是
A.重用功臣宿將     B.實行兵農(nóng)合一     C.讓士兵得到鍛煉    D.防止武將專權
11、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喝茶已成為多數(shù)中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而且隨著人們健康消費觀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喜愛和追求。追溯我國茶葉的消費史,飲茶之風在全國范圍盛行始于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隋朝
12、岳飛詞云“靖康恥,猶未雪!薄熬缚祼u”是指
A.宋遼訂立“澶淵之盟”      B.金軍擄徽、欽二帝,北宋滅亡
C.宋高宗解除岳飛兵權        D.南宋與金達成協(xié)議
13、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年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辈牧纤霈F(xiàn)象的出現(xiàn)與宋代哪一國策有密切關聯(lián)
A.創(chuàng)設科舉      B.改進活字印刷     C.重文輕武    D.鼓勵海外貿易
14、《 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風光和繁華景象,是我國美術史上不朽的作品,其作者是
A.蘇軾        B.郭守敬         C.趙孟?     D.張擇端
15、詞是宋代最具特色的文學體裁!昂托咦撸虚T回首,卻把青梅嗅。”描寫了一個天真
活潑的小姑娘見到陌生人的情景。這種清新自然且栩栩如生的描寫出自
A.黃道婆       B.班昭         C.李清照         D.武則天

二、非選擇題(16~18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請回答:
(1)材料一是唐太宗經(jīng)常告誡臣下的話,他為什么要引用這句古訓來告誡臣下?(2分)

 

(2)基于材料一的認識,唐太宗 即位之初在經(jīng)濟和法律方面分別采取了什么舉措?(4分)

 

(3)材料二是唐太宗在哪一位大臣病逝后說的話?這句話反映出唐太宗怎樣的優(yōu)良品質?(4分)

1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唐天寶以來,方鎮(zhèn)屯重兵!摆w普專相,勸上革去其弊。
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內,懲累朝藩鎮(zhèn)跋扈,盡收天下勁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內外相維 ,上下相制,等級相軋,……是以天下晏然。
                                                         ——《文獻通考》
材料三:(宋太宗)“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急。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甚可懼也!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
材料四:本朝鑒五代藩鎮(zhèn)之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虜騎所過,莫不潰散。
——《朱子語錄》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二,指出北宋初期統(tǒng)治者主要想解決前朝遺留下來的什么問題?(2分 )針對這些問題,宋初統(tǒng)治者制定了什么治國方略?(2分)
 

(2)依據(jù)材料三,指出宋太宗對待“外憂與內患”的態(tài)度怎樣?(1分)其根本出發(fā)點是什么?(1分)

 

(3)結合材料四,概括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利與弊。(4分)


18、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蘇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宋 史》
請回答:
(1)材 料一中的“蘇湖”指哪兩個地方? (4分)當?shù)刈钪饕募Z食作物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的現(xiàn)象最終出現(xiàn)于何時? (2分)


(3)這兩則材料說明了什么歷史現(xiàn)象? (2分)

 

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60分)
一、選擇題(1~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 B C B D C B D A B C D C
二、非選擇題(16~18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6、(1)鑒于隋亡于暴政的教訓,唐太宗認識 到愛惜民力才能鞏固統(tǒng)治。(2分)
(2)經(jīng)濟方面:休養(yǎng)生息、輕徭薄賦;法律方面:采取輕刑政策。(4分)
(3)魏征。知人善用,虛心納諫。(4分)

17、(1)問題:前代藩鎮(zhèn)割據(jù),把控賦稅收入,君弱臣強,導致社會動亂等等(2分)
治國方略:解除禁軍高級將領兵權,皇帝總覽兵權,加強中央集權,“重文輕武”,通過科舉考試提拔文人擔任官職。把地方軍、政、財權都收歸中央,防止內患等等。(2分)
(2)態(tài)度:認為“內患”甚于“外憂”,“外憂”是邊事可以預防,“內患”“深可懼”。(1分)
出發(fā)點:鞏固皇帝的 統(tǒng)治地位(1分)
(3)利:有效防止了唐末五代以來分裂割據(jù)局面的重演,加強了中央集權。(2分)
弊:機構重疊,文官治軍,名實分離;財政拮據(jù),冗官、冗兵、冗費;財政危機轉嫁于民,造成農(nóng)民起義。(2分)

18、(1)蘇州和湖州。(4分)水稻。 (2分)
(2)南宋。 (2分)
(3)太湖流域成為全國 的糧倉,南方經(jīng)濟超過北方。(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yi/1193306.html

相關閱讀:2017—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歷史下期中試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