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古道爾
每個人都很重要,每個人都能發(fā)揮作用,每個人都能帶來變化! --珍·古道爾
一、寫在前面--定義成功
珍·古道爾博士是國際動物保護界的一位最重要的人物,是國際知名的動物行為學家,也是二十世紀的一位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四十年來,她一直在非洲大陸對黑猩猩做深入研究,并為岡比河研究中心開展持續(xù)時間最長的野生動物群落的實地考察。她的實地研究改變了人類學的歷史,她的愛心、毅力、才智和熱情使她成為動物保護領(lǐng)域的杰出人物。通過她在岡比和世界各地的研究,珍認識到全世界范圍內(nèi)黑猩猩的不可測困境也正是我們整個地球所面臨的威脅的表象,這種威脅是由于人類不能善待同樣生活在這個家園的非人類而引起的。正是這種認識使她幾乎不停頓地在世界各地奔波,做演講以籌集保護野生動物和環(huán)境的基金,把她的經(jīng)驗分享給大家,并積極鼓勵年輕人共同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多年來的重要研究工作為她贏得了無數(shù)的頭銜和獎項,其中包括動物權(quán)益研究所授予的艾爾伯特·史威策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授予的傳播造福人類知識杰出工作者獎以及聯(lián)合國的甘地-馬丁·路得金獎。
無論從哪種意義上來說,珍似乎都是一位成功人士,但人們更敬佩她的原因則是她用生命和愛關(guān)注并致力于野生動物保護的工作,她奔波于世界各地只為了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能夠發(fā)揮自己的力量去創(chuàng)造出那些能夠保護大自然的變化;社區(qū)共建以及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理念在她倡導的"根與芽"計劃中綻放出了更美麗的花朵。
選擇珍·古道爾博士作為我心目中的成功人士并非偶然,實際上她的故事是促使我萌發(fā)對生物專業(yè)產(chǎn)生興趣并決定將來也投身保護生物工作的一個初始的動力。還記得是在五、六歲的時候得到了一本插圖的小書,標題已經(jīng)淡忘,但描述的正是珍年輕時在坦桑尼亞與黑猩猩一起生活并進行種群研究的故事。那本書我從那個時候一直不斷翻看,直到最后書頁卷皺而被大人們收走。多年以后,我仍能清楚記得珍如何冒著生命危險接近猩猩群的情節(jié),以及那個叫大衛(wèi)的猩猩第一次走進她的帳篷索要香蕉的畫面。更重要的是,感受到那本書和珍的故事在我心中灑下的人性光輝以及后來不斷了解到大自然因為人類的貪婪而承受的種種創(chuàng)傷,這很大程度影響了我個人對未來的計劃與選擇。珍更多地成為一個夢想追尋者的象征而遠高于一位在生物領(lǐng)域內(nèi)的成功人士,希望通過探尋珍·古道爾博士的人生軌跡,能夠展現(xiàn)更多關(guān)于理想、現(xiàn)實以及未來的故事。
二、她的變化
珍相信,每個人都能帶來變化,因為她的信念來自于她自身曾經(jīng)努力爭取而發(fā)生在她人生歷程中的變化。
1.從倫敦到坦桑尼亞
古道爾1934出生于倫敦。還是在孩提時代,珍的媽媽就開始培養(yǎng)她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動物的濃厚興趣。珍妮剛滿周歲的時候,倫敦動物園第一次產(chǎn)下了一只小猩猩。為了表示慶祝,媽媽給女兒買了一個大的蓬松玩具黑猩猩。從此,這個玩具朱比里就成了珍最親愛的朋友,陪伴她度過了整個童年時代。從小癡心于動物,愛讀杜立特寫的動物故事書,珍于是知道非洲的哺乳類動物最豐富,到非洲去和動物們在一起成為了她的夢想。
中學畢業(yè)后,珍妮決定從事黑猩猩的研究,實現(xiàn)她小時候的夢想。她沒有錢,就一邊當女招待和女秘書,攢旅費,一邊到博物館閱讀大量于黑猩猩以及動物行為學有關(guān)的書籍和文獻,補充自己的理論知識。當她把旅費攢足之后,珍立刻啟程到了非洲的肯尼亞。在那里,她找到了著名的猿人類考古學家路易斯·里基(Louis Leakey),向他申請一個和動物打交道的工作。里基在一次保護野生動物的考察旅行中,不經(jīng)心地考驗了她對野生動物的知識后,同意請她當他的助理秘書。后來,因為里基認為黑猩猩在動物中與人的親緣最相近似,它的基因組有98%與人類的相同,通過對黑猩猩生態(tài)習性的觀察,可以為人類的遠祖情況提供線索;又看到珍要和動物為伍的志向非常堅定,就資助她到坦桑尼亞去觀察野生黑猩猩群。同時,在選擇女考察員這一決定上,里基認為以考察靈長類動物的群體生活習性而論,女性考察員對那些雄猩猩的威脅可能遠低于男性考察員,從而使考察工作更為可行。結(jié)果表明,里基的理論是正確的。然而,此時當?shù)卣岢觯罕仨氂袀歐洲人陪同前往。這時,珍的母親自告奮勇地充當了女兒探險的伙伴。于是,這個沒有受過訓練的姑娘,就闖入了觀察黑猩猩這個從來沒有人嘗試過、也沒有人敢嘗試的科學領(lǐng)域之中。這是1960年,珍年僅26歲。
2.在非洲的叢林里
早在1942年,英國人的非洲狩獵團就已在尼喀湖(現(xiàn)屬坦桑尼亞)西岸的雨林中發(fā)現(xiàn)了黑猩猩群居的蹤跡。珍·古道爾的營地就設(shè)在位于湖西岸的坦崗剛比河畔、人跡罕到的茂密熱帶雨林里。在這里還是英國人殖民地的時期就已劃出了150平方公里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里面就是黑猩猩群生息繁衍之地。
初到時,珍和她的媽媽薇恩同來,搭了個大帳篷,請了一個非洲廚師多米尼克和他的妻子當后勤。三個月后薇恩回歸英國,古道爾聘用了一位曾經(jīng)為里基工作過15年的非洲人哈山當助手。他是個好助手,幫了古道爾不少忙。
探險是件十分艱苦的事。在那里,有時兇狠的公狒要來襲擊營帳,搶奪她們的食物……而吃的卻只有罐頭食品。在那茫茫林海,有的只是寂寞、孤獨、險情,整天與動物為伍,同森林作伴,再加上整天奔波,水土不服,又缺醫(yī)少藥……甚至,當?shù)氐耐林烁嬖V她有人曾在爬一棵油棕樹時被一只雄猩猩從樹頂趕下來撕破了臉挖去了一只眼睛的可怕經(jīng)歷。但是她不被這則故事所嚇倒,而這所有的困難也并沒有阻礙珍要和黑猩猩在一起的決心。
"人們常常問我是否思念家里舒適的生活條件,的確有時我想欣賞一段優(yōu)美的音樂,享受一下閱讀文學作品的樂趣。但是坦白地說,除此以外,我在這片叢林里感到很愉快。住在簡陋的帳篷里,在可愛的小溪中洗澡,中午的炎熱,傾盆大雨,有時甚至有討厭的小蟲,它們都是森林生活的一部分。這是我一直盼望的生活。我從來沒有后悔做了這樣的選擇。"
最初,黑猩猩們對這位闖入其領(lǐng)地的白皮膚的不速之客紛紛躲避。珍只能在500米外觀察它們。為了求得黑猩猩的認同,古道爾不顧艱苦,帶了哈山靜悄悄地進入林區(qū),靜悄悄地等待,靜悄悄地觀察。她露宿林中,吃黑猩猩吃的果子,有時只能像猩猩那樣在樹間行動。雨林中的茂草有一人多高,鋒利的葉片刮傷了她的皮膚,也遇到過黑猩猩對她的威脅,由于臨危不懼,終于安度難關(guān)。15個月后,黑猩猩們對珍妮的出現(xiàn)終于習以為常。珍妮甚至坐在黑猩猩身邊,它們也愛搭不理地懶得看她一眼。她一天又一天輕手輕腳地逼近黑猩猩群,她仿效黑猩猩的動作和呼叫聲,使她能夠和它們作一定程度的溝通,仿佛自己也是一只母猩猩。她驚人的耐心終于獲得了黑猩猩群的信賴,為它們所接受,融入了它們的群體之中。
她早期關(guān)于黑猩猩能夠使用工具的發(fā)現(xiàn)震驚了世界,因為在此以前大家認為只有人類能夠使用工具。她發(fā)現(xiàn)黑猩猩使用細長的樹枝從白蟻窩的出入口插進去沾出白蟻來吃。與此同時,她還發(fā)現(xiàn)黑猩猩是雜食而不是過去所公認的素食性的,因為她見到了黑猩猩還愛吃動物的肉。
5年后,即1965年,珍對黑猩猩群體生態(tài)學的觀察和研究成果使她獲得了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珍·古道爾小姐曾經(jīng)長期在英國劍橋大學從事研究工作,并被聘為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副教授。 繼古道爾考察成功之后,相繼有黛安·福西(Dian Fossey)對非洲大猩猩群的考察和蓓魯特·高爾迪卡(Birute Galdikas)兩位女生態(tài)學家對印尼猩猩群的考察。不幸的是福西后來為了保護大猩猩被偷獵,竟遭到當?shù)赝但C者的殘忍殺害。
3.重返岡比河
后來,珍決定重返叢林繼續(xù)她對黑猩猩的行為觀察。在坦桑尼亞她建立"剛比河研究中心",開始了她對黑猩猩群進行的長達30年持久不懈的觀察研究工作。珍和她的研究伙伴陸陸續(xù)續(xù)地發(fā)現(xiàn)在這個剛比群體中的個體間形形色色的交互關(guān)系和生態(tài)習性:她觀察到了在母子間和兄弟姐妹間的情愛情景,觀察到了它們在雨中跳舞的歡樂情景,觀察到了在性愛活動中雄猩猩輪流和母猩猩做愛并不爭斗的情景;可是也觀察到了上下間的制服和敵手間的仇恨情景,觀察到了一只四歲的母猩猩虐殺了幾乎全部新生猩猩的瘋狂情景。
她對她觀察得最仔細的剛比群中每個成員都認得,并為它們起了名字。例如Flo是只漂亮而性感的母猩猩,她哺育了好幾個子女,其中最小的兒子叫Flint。這對母子間的感情好得無以復(fù)加,母親死后,小兒子十分傷心,不久也死了。然而,由于嫉妒,不時有母猩猩把不是自己生的嬰兒搶過來殘忍地弄死后吃掉。
于是,珍發(fā)現(xiàn)了不少習性與人類間的多少有相通之處。過去,我們認為人類是惟一懂感情的動物。珍妮發(fā)現(xiàn),黑猩猩每天要用兩三個小時互相梳理皮毛聯(lián)絡(luò)感情,這是它們必不可少的社交活動,而尋找食物則花一個小時。它們從整理皮毛得到的溫情與快意似乎超過了吃東西的愉快。它們久別重逢的場面酷似人類,不乏摟抱、握手的親熱之舉。可見黑猩猩的感情世界非常豐富?墒墙(jīng)過長期的觀察,猩猩與人類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她認為,黑猩猩不像人類有個性,有意識。她研究不出黑猩猩的意識是什么,也看不出它們的個性是否存在。
4.36年的15項發(fā)現(xiàn)
到1996年,這位女科學家領(lǐng)導著"珍·古道爾研究所"仍在研究、保護野生和籠養(yǎng)黑猩猩進行著不懈努力,她和她的助手們對黑猩猩的實地觀察已進入了第三十六個年頭,(三個黑猩猩世代)是人類迄今歷史最久的一項動物研究,珍·古道爾的發(fā)現(xiàn)被譽為西方世界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下面是珍·古道爾在36年間對黑猩猩種群的15項重大發(fā)現(xiàn):
1) 食肉(1960年):與黑猩猩接觸的第一年,珍妮、古多爾觀察到白胡子大衛(wèi)(珍給她觀察的黑猩猩命名這被認為是靈長目動物學的一場革命)在吃一頭野豬仔,說明黑猩猩是食肉的。
2) 制造工具(1960年):觀察到白胡子大衛(wèi)把寬大的草葉"修剪"成一根草棍,并用它探進螞蟻洞里"釣"螞蟻。這是首次記錄的野生非靈長類制造工具的事例。
3) 計劃(1964年):責岡為把整群黑猩猩引到另一個地方,故意把弗林騎從它母親芙洛那里"劫持"走,顯示出特有的預(yù)計性和智力。
4) 使用人造物品(1964年):馬伊克偶爾發(fā)現(xiàn)空汽油桶可以發(fā)出聲音,就利用這響聲嚇唬別的雄性黑猩猩,顯示出自己的優(yōu)越,最后奪得首領(lǐng)地位。
5) 小兒麻痹(1966年):骨髓灰質(zhì)炎--一種人類和黑猩猩同患的疾病,襲擊了岡比地區(qū)的黑猩猩。從遺傳基因角度講,黑猩猩比別的任何動物都更接近人類,98%以上的黑猩猩的遺傳物質(zhì)和我們?nèi)祟惖南嗤?/p>
6) 敬畏大自然(1970年):黑猩猩,見到一個瀑布而自發(fā)的表演舞蹈起來,珍相信,這種敬畏心理的表達與導致早期人類中產(chǎn)生宗教的感情類似。
7) 戰(zhàn)爭(1974年):卡薩克拉雄黑猩猩與一個零散小群的七只雄性黑猩猩之間爆發(fā)了一場人的戰(zhàn)爭,持續(xù)達四年之久,最后以零散小群黑猩猩覆滅而告終。
8) 同類相食(1973年):帕審殺死并吃掉吉爾卡的嬰兒奧托,與其女兒波姆分享了嫩肉。這母女倆的嗜殺狂持續(xù)了兩年,估計共吃掉了十只卡薩克拉幼兒。
9) 兄弟合作(1975年):費岡作為首領(lǐng)的地位依賴他的弟弟法賓支持。法賓失蹤后。費岡煞費苦心的反擊挑戰(zhàn),又勉強統(tǒng)治了十年。
10) 雌性外嫁(1973年):一個名叫小蜜蜂的雌黑猩猩從卡哈馬移居卡薩克拉。那場為期四年的戰(zhàn)爭或許就是她的移居造成的。像這樣處于青春期的雌性從一個群落移居另一個群落的現(xiàn)象是比較普遍的。
11) 抱養(yǎng)(1981年):三歲大的麥爾在母親死于肺炎后,被一只毫無血緣關(guān)系的名叫斯賓德爾的年輕雄性抱養(yǎng)。
12) 單配現(xiàn)象(1994年):研人員觀察到雄黑猩猩有時將雌性逐出群落,建立短暫的單配關(guān)系,以提高繁殖自己后代的可能性。最近的指紋基因研究確證,雌黑猩猩埃涯瑞德的伙伴文克爾與她的兒子涯爾吉之間是父子關(guān)系。
13) 技術(shù)傳遞(1994年):用樹枝捕螞蟻只在岡比地區(qū)的密通巴群落中被觀察過。但是,當一只密通巴的女兒弗洛西突然開始使用密通巴黑猩猩的技術(shù)。這種群落之間的技術(shù)在傳遞以前從來沒被觀察到。
14) 雙胞胎(1995年):拉菲基生下了一對雙胞胎"根與芽"(珍發(fā)起的保護野生動物和自然環(huán)境的運動名字就為"根與芽",詳情見后文內(nèi)容。)。在此之前,岡貝黑猩猩只有一次被觀察到生下雙胞胎。
15) 自食藥草(1995年):進行中的研究顯示,有些黑猩猩嚼食藥草的葉子,或許是要緩解胃痛或減少體內(nèi)寄生蟲。
5.因為愛
珍·古道爾總是把她的成功歸功于她的母親對她的幫助與教育。這位偉大的母親和女兒一起生活在叢林里,為她采集和曬割植物標本,幫她料理生活,為她解除寂寞,幫助她度過野外考察那段最開始的艱苦日子。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媽媽,珍怎么能適應(yīng)在禁獵區(qū)生活,又怎么會獲得研究黑猩猩的可喜成果。珍非常感激媽媽,她知道,自己的成功離不開媽媽。因此,她在《黑猩猩在召喚》一書的扉頁上寫著:"獻給婉恩、路易斯和雨果……"這婉恩,就是全力支持她成就事業(yè)的母親。
珍對黑猩猩和靈長類動物的愛與關(guān)懷,更是從近四十年的觀察和共同相處中日益深厚起來。這可以從一次談話中聽出,她說:"當我看了有些醫(yī)學科學家實驗用的關(guān)在籠子里的猩猩或猴子時,就好象在波蘭參觀納粹集中營時所感受到的同樣滋味。"所以,她把在非洲各地市場上骨瘦如柴可憐的黑猩猩收養(yǎng)起來,并在結(jié)束了其長期的野外研究之后開始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以促進對野生動物,尤其是黑猩猩,的保護工作。
作為一位杰出的科學家,珍·古道爾的品德為眾人所仰慕。首先是她對自然界特別是動物界的無限愛好和了解,對知識的永不滿足;其次是她有超人的勇氣、耐心和恒心,能夠去平常人不敢去的野獸出沒之區(qū)而無所畏懼;第三是她作了入微見細的觀察和客觀翔實的記錄,為自己的科學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資料;第四是她忠實于科學事業(yè),從不諱言自己在觀察和研究中的缺點。例如她說不應(yīng)該用香蕉給她的黑猩猩朋友,因為這樣做有可能改變了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從而使所觀察到的資料和進行的判斷產(chǎn)生偏倚。在科學研究中,任何有使結(jié)果產(chǎn)生偏倚的行為,都必須盡量避免。在生態(tài)學的觀察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避免對被觀察動物產(chǎn)生影響的行為。因此珍認為她把香蕉給黑猩猩吃這樁事犯了大錯,為此而后悔不已。
多年來,古道爾博士一直希望與兒童分享她對黑猩猩的了解。1991年2月,16名初中學生聚集到坦桑尼亞與她就動物保護和其他環(huán)境問題進行熱烈地討論。這些志同道合輕年人聚在一起建立環(huán)保社團,進行"根與芽"組織的活動。到今天,"根與芽"已發(fā)展成為50余個國家注冊的1,000多個團體,在中國也建立了這個團體。通過"根與芽"組織的富有建設(shè)性的活動,推進了人們對環(huán)境、動物和人類社區(qū)問題的關(guān)注。珍·古道爾今天在世界各地已經(jīng)成為廣受青年人和環(huán)保工作者歡迎的科學家。
三、行走在世界
很多人知道珍·古道爾,一個在非洲和黑猩猩生活了30多年的女子,那時她26歲,她做了一件許多人曾經(jīng)夢想?yún)s不敢做的事,F(xiàn)在珍妮已經(jīng)65歲了,一頭白發(fā),一臉風霜,一套樸素的衣服,一雙天真的眼睛,洋溢著笑與安詳。
40年過去了,與珍妮朝夕相伴的黑猩猩中最龐大的家族已是三代同堂。但是,即使在國家公園里,黑猩猩也不能安度,缺少清潔的水和食物,處處受到人類的威脅,被迫到叢林深處謀生。此外,珍妮還在許多地方看到動物被虐待,被驅(qū)逐,無家可歸。"它們的痛苦也讓我痛苦,因為我愛它們。但是還有許多人不了解動物,無法擺正與動物的'獸際'關(guān)系,無法愛它們。"
在她2001年到北大演講時,就有一位女同學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你只剩下最后一個香蕉,你是把它送給人,還是送給黑猩猩?"這個問題很有挑戰(zhàn)性,古道爾回答說,她會把香蕉分開,一家一半。當然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個象征,意味著人與動物同等重要。珍超越了她自己的民族,我相信她也超越了自己的物種,所以我想,如果讓古道爾做一個蘇菲的抉擇,她會把那根香蕉送給黑猩猩。在我們這個人滿為患的世界上,人的權(quán)利已經(jīng)太多了,而黑猩猩的權(quán)利卻還沒有被承認。
正因如此,懷著對野生動物和大自然的愛與關(guān)懷,當她離開了非洲叢林和她的猩猩群之后,珍開始了另一次夢想的征途。她把"根與芽"活動帶到世界各地,也帶到了中國。她帶來了千千萬萬孩子童年的理想,也帶來了她對人與動物相處的理念,更帶來了真情與關(guān)愛。珍和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兒童與青年們交流著,了解年輕人的想法與夢想,解答他們對未來和人生的困惑,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變化改變這個世界,造福社會與大自然。在珍的理念中,人與自然的發(fā)展從來都是殊途同歸的。
"在十幾歲的時候,我看了一本介紹非洲的書,就深深地迷戀上了這個神秘又充滿野性的地方,我決定長大以后一定要到非洲去生活。所有的人都笑話我,但是我的媽媽卻鼓勵我說,'如果你有自己的夢想,就應(yīng)該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去實現(xiàn)它。'1960年夏天,我終于有機會到坦桑尼亞的崗比國家公園工作,那時,我還只是一個高中畢業(yè)生,與科學界和動物學家根本挨不上邊。選擇黑猩猩進行觀察和研究,只是因為我覺得它們聰明可愛。當我現(xiàn)在面對一些和我當初一樣有夢想的年輕人時,才發(fā)現(xiàn)小時候媽媽給我的信心和勇氣多么寶貴。"
四、根與芽--我們夢開始的地方
珍在演講中最喜歡展現(xiàn)一株她從廣島取回核爆后重生的樹苗,然后告訴充滿活力與夢想的年輕人:"Hope is always there."
"根與芽"是為年輕人(從幼兒園到大學)制定的環(huán)境和人道主義方案。其活動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成員加入到有利于環(huán)境、非人類動物和人類社會的傳遞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培養(yǎng)年輕人的自尊、自信,使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
"根與芽"的開端是東非的16名中學生組成的一個小組。1991年2月,16名來自世界8個不同中學的學生聚集在坦桑尼亞,在珍妮住宅的陽臺上,就動物保護和其他環(huán)境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她向孩子們講述黑猩猩的故事,他們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圍著她問這問那。珍才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們對動物一點都不了解。她翻遍了孩子們的教科書,沒有找到這方面的課程。"沒有引導,人們怎樣去愛所生存的環(huán)境和生活在周圍的動物呢?"。"我該做點什么。"珍想。在珍的鼓勵下,當這些年輕人回到各自的學校,他們開始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同齡人著手建立環(huán)保社團。自那時起,在無數(shù)熱情的學生和老師的推動下,"根與芽"活動開始在世界范圍內(nèi)推行。
現(xiàn)在,登記在冊的有世界50多個國家的1000多個小組。"根與芽"使年輕人能在當?shù)乩^續(xù)協(xié)調(diào)項目工作,提倡對環(huán)境、動物和人類社會進行關(guān)心和愛護,通過建設(shè)性的活動,全世界的"根與芽"小組的參與者更加認識到他們的行為是如何影響當?shù)厣鐓^(qū)和整個環(huán)境的。另外,珍·古道爾研究會還加強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不同社會經(jīng)濟水平和國家的人之間的理解。這個方案教導青年人:他們的日常行為對其周圍的確有影響。
"這是學生們自愿報名參加的課余小組,8歲以下的孩子是有老師指導的,小學以上的學生小組完全是自主的,沒有老師和家長的干預(yù),但是我們會對他們提出每個學期的期望。學生們自己尋找問題和解決辦法,自己去募捐資金。只有當孩子們認識到這是他們自己的組織,是在為自己做事情,他們才能夠認真地去感受和體驗,才能樹立起判斷標準。"
坦桑尼亞的一個"根與芽"小組每周在社區(qū)內(nèi)植樹,解救被虐待的動物。有一次他們?nèi)タ赐粋殘疾人療養(yǎng)院,發(fā)現(xiàn)有的人連基本的生活設(shè)施,比如輪椅都沒有,只能用雙手在地上爬。孩子們都哭了。他們籌集了資金,買了10輛輪椅送過去,并且不定期地去看望他們。
上海一所女子學校的"根與芽"小組看到建筑工地上有一棵樹被堆放在周圍的建筑材料壓壞了,就動手搬走這些危害樹生長的東西。她們的熱情感動了建筑工人,他們把樹移植到校園,成為一棵希望之樹。
紐約一所學校的"根與芽"小組,把報紙上與環(huán)境和環(huán)保有關(guān)的文章剪下來,貼在一面墻上,并且按照這些做法在社區(qū)內(nèi)進行建設(shè)。這面墻被孩子們稱為"希望之墻"。還有一個小組,倡導廢除一次性餐具,他們自帶餐具到學校吃飯,還勸家長們也這樣做。
甚至一家女子監(jiān)獄也成立了根與芽小組。她們到社區(qū)學校里去為孩子們講述犯罪的危害,在監(jiān)獄里面種樹,把街頭流浪的動物保護起來,看望孤兒與老人。
十幾年前,一位中國女大學生讀了珍妮和她的猩猩的故事,一下子從床上蹦起來。大學畢業(yè)后,她開始致力于保護野生大熊貓的工作。15年后,她的故事出現(xiàn)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后來,在紐約街頭,她在人群中認出了珍妮。她激動地沖上去緊緊抱住珍妮,說:"你是珍妮吧,我讀過你的書,我非常愛你,因為有了你,我才有決心15年來一直從事保護和研究野生大熊貓的工作。"
"人們虐待動物,破壞環(huán)境,因為人類過于自大了。他們不知道,動物其實和我們是一樣的,它們有感情,懂得生活,它們對人類既恨又愛。只有理解它們,人類才能去關(guān)注和幫助它們。也只有我們利用人類的優(yōu)勢去拯救它們,自己才能夠被拯救。我知道,很多人并非沒有愛心,只是他們泄氣了,他們?nèi)鄙俟膭詈椭С郑以敢獬袚疬@個責任。"
"我們準備用這樣的工具來改變世界:知識、理解、持續(xù)的努力和深厚的情感。"這是坦桑尼亞一個小學的"根與芽"小組在幾年前提出的,現(xiàn)在它成為全世界的根與芽小組的活動原則。
"年輕人是可愛的,也都充滿愛的情感,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樣。在他們還有夢想的時候,讓他們成為一個有信心和勇氣的人,那么當他們長大成人,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將是不可預(yù)期的。"
珍特別關(guān)注中國的環(huán)境,希望從支持中國的根與芽項目做起,為中國的環(huán)境保護和保育做一些事情。 "是的,我不太知道中國,中國面積很大,有十幾億人,所以我想我能做的是帶來一種觀念:make a positive change through active learning about caring for the animal,human beings,and environment(通過對動物、人類和環(huán)境的主動關(guān)注,尋求一種積極的改變)。"
"根,在地下四處蜿蜒而生,為植物生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幼芽看似柔弱,但為了接觸到陽光,它們努力生長,甚至可以鉆透厚厚的磚墻。困擾著我們這顆星球的種種問題就好像是那些磚墻。成千上萬如根之堅、芽之韌的年輕人遍布世界,為了更廣闊的光明,他們一定可以沖破重重壁壘。"這就是珍·古道爾博士向全世界所提倡的"根與芽"的理念--人人參與,年輕人應(yīng)該積極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來解決世界上的問題。
珍說,"脆弱的年輕人有時候不知道這個世界該是什么樣子,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但是,只要給他們一點勇氣,他們就能看到希望。"
"年輕人容易悲觀失望。我回想起60多年來世界的變遷,也會對某些改變感到遺憾。但是,很多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很多令人不滿的狀況都是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的。只要你去做。創(chuàng)造一種信念、信心,是'根與芽'的初衷和目標。"
"很多人問我,想要通過這個活動來拯救地球嗎?不,我并不那樣認為。我們沒有能力改變整個世界,可是,我們可以努力去改變一個人或一個地方,我想,這就夠了。"
唯有了解
我們才關(guān)心
唯有關(guān)心
我們才會采取行動
唯有行動
生命才會有希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enggong/2613.html
相關(guān)閱讀:肯定自己就是成功的開始
博恩崔西的14心理定律
88條佛學智慧
如何使推銷越來越輕松
用小步穩(wěn)妥地向成功靠近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