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幼兒園沒有年級,所有年齡的都混在一起;德國小學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沒有課,只有課外活動;英語3年級才開始學習;小學4年級畢業(yè),根據(jù)老師推薦升學,學習技工,中;蛘呱弦院竽苌洗髮W的文理中學;上大學的比例還沒中國高……
然而,為什么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答案竟然是——不要過早過度開發(fā)兒童智力,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憲法禁止學前教育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fā)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盤,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象空間。
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原以為在德國只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yè)知識,后來才發(fā)現(xiàn)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
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shù)學計算。
老師表示反對并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
a、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b、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制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c、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yǎng)情商,培養(yǎng)領導力。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guī)定。其實,歐洲有關國家對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
●學前教育破壞想象力與歐洲相反,中國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jīng)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jīng)輸給了中國的孩子。
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余的。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guī)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
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扎實,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經(jīng)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于主動思考的習慣。
●殘酷教育德國人認為,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退出父母自闖一片天地,與其讓他們面對措折惶恐無助,不如從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對人生的勇氣和本事。
因此,“殘酷教育”在德國的幼兒教育中成為流行驅勢。某學者為了深入了解現(xiàn)在德國流行的“殘酷教育”,走進了幼稚園。
幼兒園是一座兩層小樓。室外有大片的活動場地,草地、沙地、石頭地……卻沒有看到國內常見的塑膠地。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膽子很大,登梯爬高一點都不含糊。
老師們則站在遠處觀察,不怎么干涉。我發(fā)現(xiàn)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卻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頂多穿一件絨衣,也有只穿半截袖上衣、短褲或短裙。
看著我大驚小怪的模樣,陪同我的雅娜老師解釋說:“幼兒應該比大人少穿點衣服。他們精力旺盛幾乎可以用來發(fā)電;顒恿看笕菀壮龊梗┒嗔朔炊菀赘忻。臃腫的服裝還會影響他們的活泛性。”
●從不強迫孩子雅娜老師說:“德國人從來不喂孩子吃飯,如果孩子餓了,自己會主動吃的。格碧妮現(xiàn)在不會自己吃,下次就會了。”
蘇珊娜博士說:“孩子不會做的事,老師只在必要時給以言語或者行為上的鼓勵和暗示,大人不要強迫他們做什么,也不包攬,因為那樣可能會抑制孩子獨立行為的發(fā)展。幫他完成某些事,日后他就只會做那些別人做過的事,而缺乏創(chuàng)造性。”
大人向孩子認錯蘇珊娜博士認為,家長必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給以孩子盡量多的愛而不是寵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家長要常把“對不起”、“請原諒”和“謝謝”之類的詞掛在嘴邊。由于得到父母的愛護和尊重,德國的小孩從小就參與家庭的各種活動,并提出自己的意見。
比如購買什么樣的家用電器、汽車,如何布置房間、處理家務等,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父母一起商討,父母愿意傾聽孩子的意見,充分肯定孩子正確的想法和行為。
●法律嚴禁父母嘮叨在德國,愛護兒童、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已被行入法律條款。一方面法律規(guī)定孩子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和買東西,從小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
另一方面,嚴禁父母“嘮叨、打罵或不愛子女”,如果孩子認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雙親。此外,法律還詳細解釋了兒童享有的各項權利。
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德國人抱孩子方法奇特:孩子跨坐在爸爸的一只胳膊上,紅撲撲的小臉朝外,后背貼著爸爸的胸口,小胳膊小腿向外伸著,樣子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
在瑟瑟的寒風中,“狠心”的家長不給小孩過多的遮蓋,還不慌不忙地走出幼兒園。蘇珊娜博士說:“德國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他們需要自然的生長環(huán)境,不可過于控制,給孩子留下盡量多的自由發(fā)展空間。
比如,抱孩子時孩子的臉朝外,眼睛和大人的視野基本一樣,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動,全身能充分地與陽光和空氣接觸,有利于他們適應自然環(huán)境,茁壯成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70066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