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家庭生活比以前豐裕得多,但是出于安全的理由,家長往往希望孩子留在家里,寧愿孩子把時間花在電視、電腦和電子游戲機上。孩子的確應該自小便懂得使用電腦,電視也有有益的節(jié)目,電子游戲亦能使家人歡樂一堂,有其價值?墒沁@些科技產品不應占孩子活動時間的大部分,因為孩子需要很多不同的刺激因素,光靠這些是不夠的。
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時,可以學到與人溝通、建立人際關系、自我價值評判、取得支持、化解沖突、建立和諧關系的方法;孩子參加野外活動,可以學到照顧自己、解決困難、利用環(huán)境條件、互相幫助、提高自信心、認識大自然的方法;孩子參觀博物館、動物園、工廠、電視臺等,可以充實人生知識;孩子參觀敬老院、孤兒院、農場、醫(yī)院等,可以幫助他們在感性方面成長。這些,是在家中面對著電視、電腦無法學到的。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多與其他孩子玩耍和參加課外活動。這樣做,還能減少孩子帶給家長的煩惱。
10歲至12歲,最脆弱。
香港每年的青少年自殺個案,八成以上的年齡是在9歲至14歲。這不是巧合,而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個階段最為脆弱。
孩子成長到10歲至12歲時會有一些重要的轉變,如果家長不諒解和不懂得配合這些轉變,對親子關系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親子溝通會快速惡化,孩子的抗拒、隱瞞等行為也會出現。一般人說的代溝、反叛性格都在這個時期產生。更嚴重的行為,如爭吵、冷漠態(tài)度、離家出走等,也可能發(fā)生。特別是孩子的這些轉變來得既快又大的時候,往往令家長感到不知如何是好。其實,這與孩子大腦成長發(fā)育的方式有關。孩子由13歲至14歲到成人的階段,對大腦的發(fā)育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準大人”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孩子做的事都在模擬成年人的行為,因為他們內心里認為自己已經有做成年人所做的事的資格,不會只是遵從大人的指示而做事。孩子為了進入
這個“準大人”階段而做的準備工作,便是在10歲至12歲這一段時間進行。孩子可能在過去很愿意聽從家長指示,在家長的身邊亦步亦趨,很隨和順意?墒窃谝粌芍軆,孩子會忽然變成了另一個人,不再喜歡跟隨家長外出,而且事事有自己的主意。他的主意大多不會很好,沒有效果,但他寧愿事后挨罵,也要堅持己見。
原來,為了準備踏入“準大人”的階段,孩子的腦里開始了一個預編的程序。在這之前的日子里,孩子習慣并且樂意讓家長拖著他的手走路;但是孩子做“準大人”時,卻必須不讓人拖著,而是用自己的雙腳走路。這個改變的第一步就是孩子想甩開家長的手,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態(tài)度就是不再順從家長的安排,例如不再喜歡跟隨家長去什么地方,上學也只讓家長送到遠離校門的路口。這時候的孩子會有很多主意,就算是一件曾做過多次、一向用家長所教的方法做得效果不錯的事,現在都不肯繼續(xù)沿用,而是改用自己想出來的、往往效果不好的方法。弄糟了以后,家長會問孩子為何不用舊的好方法,他回答不出來,這是因為在當時,他內心就有這樣的一份沖動。這份沖動來自他腦中遺傳基因預編的程序,是成長的一個重要部分。家長若明白這是孩子成長中極為重要的一步,便不會事事施壓,不會堅持讓孩子聽從自己的指示或用舊方法了。畢竟家長是想孩子他日成為一個完全有能力照顧自己、成功處理人生中種種挑戰(zhàn)的人,甩開家長的手是必然的第一步。剛開始時,孩子所想到的方法當然不夠周詳,但這正是最好的自立鍛煉呢!
若家長不明白這個道理,便以為孩子變得反叛了,處處不聽話,事事頂嘴,溝通困難,親子關系變得緊張。其實,家長應該給孩子鼓勵:每當孩子做的效果不好,應該肯定他的勇氣,向他表示自己對他有信心,支持他再試著找出新的方法。另外,要多與孩子談談,多聽聽他的想法和感受。另有一事會讓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出現某些強烈反應,家長若處理不善,也許會引起很嚴重的后果,這就是孩子交友的問題。
在10歲至12歲這個階段,孩子對結交朋友會有很固執(zhí)的意見,家長為了防范孩子誤交損友,往往會對孩子加以限制,孩子因而會有很強烈的反應。家長如果處理得不好,親子之間的關系會在短短數周變得很壞。在嚴重的情況下,孩子會不惜為了與某人交友而瞞騙家長,與家長反目,甚至離家出走,雖然那個某人一個月后可能就不再是孩子的朋友。
其實,這方面的情況是不難處理的,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的心理需要。當孩子完全成長后,在他的世界里得到同輩的接受和有自己的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事。他要學會與別人建立友誼,而且要樹立為友誼付出代價的意識。在他的潛意識里,家長的反對就是不讓他發(fā)展出這份能力的意思,他當然強烈地反抗了。
另一方面,在一個10歲至12歲的孩子眼里,“某個人是朋友”所代表的價值觀,往往與家長心中的一套價值觀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家長心中的“不長進”對孩子便沒有什么意義;反之,那個朋友所表現出的機智、反抗命令等行為背后所代表的力量,孩子卻十分向往。家長若想解決這類問題,必須先了解孩子內心的一套價值觀。
我建議家長:假如你不許孩子與某人交朋友而他的反應十分強烈的話,可以稍微降低要求,例如訂立規(guī)則:一個星期見面不超過兩次,外出必須在晚上11點之前回來,請那位朋友到家中一同玩耍(可乘機做深入的觀察)等。再進一步,可以對孩子說,既然那個人有資格做你的朋友,那個人的父母也有資格做你的朋友了,鼓勵孩子讓家長認識那人的父母。兩個孩子的父母有了聯系,雙方都會更安心。更有效和重要的方法是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tài)度。孩子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家長必須改變自己的角色了。過去,家長可能扮演一個帶領者、指導者、權威者的角色,這代表力量、正確做法和標準。在未來的階段,家長若想維持或者改善與孩子的溝通,一直到孩子成年后都可以保持一份融洽良好的關系,家長必須改變自己的角色:做孩子的朋友。家長的絕對權威仍然有用,但必須收起來,待有絕對需要時再拿出來用,反正這份權威待孩子長大到15歲至16歲時,剩下的也不會很多了!
朋友與家長有很大的不同。朋友有對等的地位,是互相支持、信任和幫助的。有困難和困擾時,我們都會找朋友去開解。好的朋友,不會老是說他自己怎樣正確,不會也不能逼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好的朋友,更是無條件地接受對方,就算對方做錯了,也會原諒和鼓勵他,繼續(xù)支持他。最重要的是,與好的朋友談話,雙方都可以表達意見,沒有一面倒的權威話語,更不會句句都是批判和指責!有時,我們見到一些父子或母女,年齡加起來已超過100歲,但兩人還是十分融洽、親密,就像忘年交的好朋友一般,他們都是在孩子10歲至12歲時無意中建立起了朋友關系,一直維持著讓人艷羨的親密友誼。如果家長過去的處理模式已經使得雙方的關系很僵,家長可以試試以下的辦法求得改善:
找一個雙方都比較輕松的時刻,主動與孩子談談自己的一些煩心事,例如公司里出現的困難,把語言強調在內心的困擾(情緒)上。前一兩次孩子或許不會有積極的反應,因為他不習慣這種情況,不知如何是好;或許他不相信家長這樣做是真心的。家長應多嘗試幾次,加上在其他事上已經減少施加壓力,孩子最終會接受并開始與家長談論家長的困擾。
主動說出內心困擾而要求與孩子交談,是邀請其做朋友的表示。家長有困擾時可以找孩子傾訴,當這份友誼建立后,孩子有困擾自然也會找家長傾訴了。在孩子10歲至12歲的時期與他建立朋友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家長必須明白,若想永遠維持成功愉快的親子關系,這種關系需及早建立,最重要的是在孩子10歲至12歲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必須出現“權威的監(jiān)督關系”被“朋友的支持關系”所超越。這樣說或者不符合傳統(tǒng)的主張,但我們必須明白,今天的孩子無論在智力成長、社會影響和吸收信息方面,都急劇地趨向早熟,家長要想有良好的親子關系,就應該改變做法,以效果為目標而不應盲目追隨傳統(tǒng)。
很多家長問我關于孩子過早談戀愛的問題。如果你有一個女孩,在今天的社會環(huán)境里,十三四歲便可能會有異性朋友,大部分家長沒有這方面的訓練,不知如何處理,只會不斷反對,結果很可能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的女兒在談戀愛而只有你不知道!如果不想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最好是在女兒10歲至12歲或更早的時候,便與女兒建立起朋友的關系,能夠互道內心感受。
其實,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對很多事情也不知應該怎么辦,十分渴望得到一些好的意見,你以母親身份去給她一些意見是最適當的。但家長必須先成為她的朋友,她才會讓家長知曉她內心的想法,并與家長分享她的感受。不明白孩子在10歲至12歲的上述種種需要,最典型的證明便是每有家長問孩子事情,孩子總是回答說:“你不會明白的!比裟愕暮⒆咏洺S羞@樣的回答,你便應試試本文提供的做法了。
12歲以上,樹立信念。
一般來說,14歲至成人,稱為青少年期,一些早熟的兒童,十二三歲便開始進入青少年期。進入青少年期的孩子,準備將自己塑造成為一個成人,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表現對家長來說,比以前的幾個時期更難處理。
1. 我們在教養(yǎng)青少年子女時,首先要掌握以下兩條原則:
家長不能強迫青少年子女,青少年子女也不能強迫家長;雙方都不能勉強對方做對方不愿意做的事。若親子溝通或親子關系欠佳,首先需要改變的是家長;只有當家長有積極的改變時,子女才會改變。
2. 青少年帶給家長最大的煩惱是他們的一些不良行為,這些行為的目的可以歸
納為六類:
引起注意:
積極型——惡作劇、頑皮、打扮出格。
消極型——答應了卻不做,忽略分內該做的事。
追求權力:
積極型——反抗、不服從、頂嘴、有敵意。
消極型——固執(zhí)、抗拒。
報復:
積極型——故意做令家長傷心的事、暴力破壞、粗野。
消極型——用怨恨的眼光看事待人。
自覺能力不足:
積極型——不守常規(guī),專做刺激性強的事,包括賽車、做危險運動、飲酒、吸食
毒品、性濫交。
消極型——輕易放棄、不愿嘗試、甘心落后、逃學或用其他種種方法逃避,包括
飲酒、吸食毒品。
表現優(yōu)越感:
努力追求最高成績、最高榮譽;看不起家長和別人;用優(yōu)越感和別人對立。
尋求同輩接納:
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去做種種事情,以尋求同輩廣泛的接納。
上述六類行為,在成人社會中也經?梢杂龅,若是輕微的情況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第五類、第六類,在工作環(huán)境中其實是必須的行為,只是不可過分。這里所指的是青少年負面的、不負責任與不顧后果的表現。
3. 針對家長對這六類行為的反應,青少年通常會做出以下的回應:
暫停。不久又再犯,或者改變方式去做同樣的事。
抵抗。或是表面屈服,內心抵抗;或是越強制越頑強地反抗,直到家長讓步為止。
不理會。繼續(xù)其行為,不論家長怎樣反應。
家長處理以上六類不良行為,較為有效的方法是 :
針對“引起注意”:故意不理其不良行為,不要有求必應,但要密切地注意和表揚其積極正面的行為。
針對“追求權力”:不跟他斗,保持平靜;家庭中的決定,讓他參與、合作。
針對“報復”:避免處罰,運用多種方式重復表示孩子其實受人喜愛;處處以信任建立關系。
針對“自覺能力不足”:對孩子不斷地鼓勵,避免批評;引導孩子參加正面而容易顯示力量的活動,尤其是能夠增加其責任感的活動。
針對“表現優(yōu)越感”:引導孩子明白真正的優(yōu)越是不斷地超越自我而不是把別人壓下去,并強調與別人一起合作才有真正的成就和更多的得益。
針對“尋求同輩接納”:引導孩子認識自我價值(自信、自愛、自尊),定下值得交往的朋友的標準。
4. 概括地說,青少年的問題多是因孩童時期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對其教養(yǎng)的方法不恰當而產生的,家長必須下定決心改變教養(yǎng)方法,才會有效果。下面幾點,家長應該注意:
不能期望短時間有效果。家長必須耐心地堅持正確的做法,直到孩子自覺應有所改變,真正的改善才會出現。
家長應提醒自己扮演孩子朋友的角色,這比處處強調家長的權威更有效果。
家長與孩子日常的溝通方式及生活中的配合,需要認真地檢討。這一點請參考書中“親子關系10個基本要訣”。
家長剛開始改變教養(yǎng)方法時,孩子的不當行為可能會變本加厲。如果家長堅持改變,孩子就會慢慢地察覺到老方法沒有用,于是就會產生順應改變的動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54214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