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論母乳喂養(yǎng),關心提高免疫力,操心營養(yǎng)補充。但對孩子的心理需求,卻談論得很少很少。這不是因為孩子沒需求,而是因為我們懂得太少太少。
“喂”出健康孩子!
就像需要身體營養(yǎng)一樣,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也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如果年幼的孩子沒有得到心理營養(yǎng),那么他的一生都會尋尋覓覓,狀態(tài)百出,直到尋滿那些曾經缺失的心理營養(yǎng)。
1 無條件的接納
0~3個月,孩子剛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個營養(yǎng)叫做:沒有條件的接納。剛剛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尋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媽媽喂他,需要爸爸媽媽幫助他、安慰他、照顧他。即使是小寶寶也什么都知道,只不過他不會講話,有需要時只會用哭來表達。這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能夠無條件地接納他!澳悴恢酪院笪視粫㈨,你也看不出來我好不好看,你更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就是沒有條件地來愛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
2 不是永遠,但至少此時此刻,在我的生命中,你最重要
孩子需要意識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 1。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體很不舒服,可是我很餓,我生病了,你都能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來滿足我。這樣,我就會知道,在你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對于母親而言,做到這些并不難。因為媽媽在生完孩子以后,身體會分泌一種叫本體胺的物質,促使媽媽心甘情愿地為孩子提供一切。生理上,提供乳汁,心理上,提供無條件的愛。在媽媽的眼里,孩子一定是最美、最完美的,沒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個月內,媽媽由于某種原因情緒發(fā)生變化,身體沒有正常分泌本體胺,那么爸爸就要承擔起這個任務:看護孩子,照顧孩子,保護妻子。
3 安全感
孩子本來是跟媽媽相連在一起的,剛出生時經歷的是身體上的分離,從4個月起,他開始經歷在心理上與媽媽、爸爸“剪斷臍帶”的過程。孩子想要分離,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可卻又不能真正做到,因此他很掙扎,而此時孩子最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就是:安全感。獲得安全感,其實是在為分離做準備。那么爸爸媽媽怎樣做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獲得呢?
一方面,爸爸媽媽的關系要融洽、穩(wěn)定、安全。爸爸媽媽的夫妻關系好,孩子就會很開心,因為孩子的世界很簡單,父母親就是他全部的世界。如果父母經常吵架,總是互相指責,孩子會害怕,沒有安全感。當他有害怕的情緒時,又不知道如何應對,只能用許多古怪的行為來處理。所以,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父母親相互間的良好關系。
另一方面,媽媽不能太過焦慮,她的情緒應該是穩(wěn)定的,至少對孩子的情緒應該保持穩(wěn)定。在這種狀態(tài)中,孩子會發(fā)展出穩(wěn)定的自我,從而產生自信。
相反,過于焦慮的媽媽對孩子很難放手。我們常認為自己為孩子做的就是最好的事情,因此會要求孩子做這個,不做那個。而實際上,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坐在孩子一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需要索取成長的養(yǎng)分。順其自然地,當孩子得到了安全感,他會嘗試分離一點,安全感更多一點,就再分離一點?傊踩形盏迷 多,越容易分離,這是孩子心理的自然過程。一直不停地離開、回來、再離開、再回來……直到成為一個身體、心理上真正獨立的人。
這時候,對孩子來說,“溫和而堅持”的媽媽是合適的,溫和指的是態(tài)度,堅持指的是要讓孩子明白規(guī)則的界限,明白他要為自己負責任。
另外,媽媽還要進行自我反省。當有情緒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面對孩子,不能把你的情緒傳給孩子。
4 肯定、認同、贊美
當孩子進入四五歲這個階段,有了“我”這個意識的時候,他非常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肯定、贊美、認同。如果說在安全感的給予方面,媽媽比爸爸更重要。那么在肯定和認同這個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過母親。父親對孩子的肯定、認同、贊美,不管是對兒子還是女兒,它的分量都特別重。如果父親愿意認真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很喜歡你,我非常高興你是我的孩子!蹦沁@句話孩子會記得一生,并且開心一輩子。
如果爸爸愿意去欣賞孩子并且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出來,孩子會認為“我爸爸媽媽認為我很好,我爸爸媽媽覺得我很可愛”,因此他會充滿自信,真正源自他內心的自信,他知道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當孩子有自信,認為自己有價值,他就會有一個新的我,并且明白“我是誰”,然后有信心去面對他的人生,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問題、難題。
所以,請爸爸一定要這樣做!愿意肯定孩子,向孩子表達:我很喜歡你,你很棒!得到了爸爸的肯定,一個女孩子會覺得她是一個很好的女孩,作為一個女性她是很好的。而一個男孩子,同樣會覺得作為一個兒子,他的男性角色是很好的,他是很好的男孩兒。也就是說,在性別的認同上,父親的作用更大。
5 學習、認知、模范
六七歲的孩子,特別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學習、認知、模范。這個時期,要有一個人能做孩子的模范。這個模范可以幫助他解決:當碰到問題時,我怎么辦?如果心情不好,怎么辦?與別人的意見不同,我怎么辦?孩子需要學習如何管理他的情緒,如何處理他生活中的問題,而這份學習來源于一個模范。
內容來源:《我和寶貝》雜志
欲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和寶貝》雜志2012年11月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107323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