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送吳先生謁惠州蘇副使原文_翻譯和賞析_陳師道古詩

編輯: 淡泊明志 關鍵詞: 離別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送吳先生謁惠州蘇副使

朝代:宋代

作者:陳師道

原文:

聞名欣識面,異好有同功。
我亦慚吾子,人誰恕此公。
百年雙白鬢,萬里一秋風。
為說任安在,依然一禿翁。
相關內容
賞析

作者:佚名

  陳師道中年受知于蘇軾,由蘇軾推薦為徐州教授。兩年后,蘇軾因黨禍被貶杭州;陳師道不避流俗橫議,不顧上官阻攔,托病請假,送蘇軾直到南京(今河南商丘)。五年之后,蘇軾再貶為寧海軍節(jié)度副使,惠州安置,棲身嶺南;陳師道也被定為蘇門余黨,撤銷了潁州教職。就在他們一人身處海疆,世人皆欲殺之,一人被撤職,潦倒窮愁之際,有一位蘇軾的崇拜者吳遠游,準備到惠州看望蘇軾,陳師道作此詩以寄意。

  詩是送吳遠游的,話卻是說給蘇軾聽的。首句用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李邕求識面”句意,說吳遠游久聞蘇軾之名,欣然欲一識其面。次句說,吳遠游原本是方外之士,與陳師道堅守儒術異趣;然而,二人于蘇軾,好賢慕義而不顧自身安危則是相同的,故說“異好有同功”。這兩句關合吳、蘇和詩人自己,寫“送”、“謁”正面。頷聯上承“同功”,轉寫蘇軾。吳遠游能不辭萬里之行,前往拜謁蘇軾,他卻不能同往,一酬感恩知己之誼,因此深覺愧對吳生。一個“慚”字,寫出了心馳神往而不果斷行事的心情,很有份量。對句“人誰恕此公”,化用杜甫“世人皆欲殺,我意獨憐才”句意,寫蘇軾當時的處境!叭苏l恕”三字,既憤慨于時議偏向朋黨,又暗將蘇軾比為李白,在憤慨、沉痛中露出骨力。正因為世人多趨炎附勢,落井下石,不知羞慚,越發(fā)顯得上句“漸”字的份量。頸聯承此義,繼寫詩人與蘇軾的遭際心情,是全詩警策!鞍倌辍鼻捎枚鸥Α稇蝾}上漢中王》“百年雙白鬢,一別五秋螢”句。當時蘇軾五十八歲,陳師道四十二歲,合為“百年”,概指雙方!半p白鬢”從形象著筆,囊括兩人一生遭遇。這一句上承“人誰恕此公”,以人海之橫流襯托“雙白鬢”的心心相許,以“百年”之悠悠襯托“雙白鬢”的傲然特立,在茫茫人海中陡然樹立起兩個孤獨、蒼老而又不屈的高大形象。對句“萬里一秋風”,寫人去萬里,心神則一脈相通,如秋風之遠而無間。這句暗用杜甫“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之意而絲毫不露痕跡!鞍倌辍本淅L出兩個心魂相許的形象,“萬里”句寫出彼此死生契闊的情懷,顯出交誼之深厚,不可動搖。結聯進一步補足“萬里秋風”之意,詩人說:請?zhí)嫖壹难蕴K公,他雖萬死投荒,如衛(wèi)青之君恩日衰;我始終不負公門,自罷教職后不求再做官,如同任安終不肯離衛(wèi)青之門而改事他人。至此,詩情振起。接上“依然一禿翁”,刻畫出一個剛毅、固執(zhí)的老人,昂然挺立于兩間,雖削職為布衣,風骨依然不改。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堅持正義與友情,以及凜然不可犯的氣概。該詩原本是作者用來慰藉遠謫沿海偏遠之地的故人,客觀藝術效果卻顯示出作者那種值得驕傲的孤獨感,樸摯中帶有慷慨,深沉而又不粘滯,處逆境而無悲涼,四次化用杜甫詩卻不損骨力,凝重沉著,是《后山集》中的力作。


相關內容陳師道   陳師道(~)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shiju/537594.html

相關閱讀:應天長?平江波暖鴛鴦語原文_翻譯和賞析_毛文錫
《相思令?吳山青》譯文注釋_《相思令?吳山青》點評_林逋的詩詞
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原文_翻譯和賞析_辛棄疾
生查子?關山魂夢長原文_翻譯和賞析_晏幾道
《賀新郎 別茂嘉十二弟,鵜?、杜鵑實兩種》譯文注釋_《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