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眼里,智力和成就都是與生俱來、難以改變的資質(zhì)。另一些人則認為智力是一種人為因素。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后一種人更愿意通過自身的努力或者尋求更多辦法來積極地解決問題。應(yīng)當從培養(yǎng)學生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出發(fā)來表揚孩子,盡量避免對其學習能力作評價,也就是說要表揚他們的在成功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做的好的地方,而不是表揚他們內(nèi)在的聰明。對于我們個人,要相信智力不是決定成敗的關(guān)鍵因素,世界是在不斷變化的,需要不斷地努力。
讓學過的知識在記憶中保持較長時間的一個秘訣就是:周期性的復習?记巴粨艨刹恍小W罴训膹土曋芷跒樗栌洃泝鋾r間的10%~30%。舉個例子,假如你將在11天之后測試今天所學的內(nèi)容,那么第一次復習的最佳時間將會是在一天以后;同理,假如你的考試是在七個月之后,那么一個月之后再回過頭來復習是比較合適的。不知道如果想記一輩子的東西,多久復習一次比較合適。
把時間花在做小測上(包括對答案)比一遍遍地復習更有效。測驗本身會“形成一種強效記憶”,這種記憶“不容易被抹去”,而且測驗可以很好地檢測學習情況。趁熱打鐵的自測不可取。剛學完新知識便立馬進行測驗是不會形成持久記憶的,徒增盲目的自信罷了。
課前打印好ppt雖然可以讓人在做筆記時偷一下懶,但在之后的測驗中所取得的成績卻并不亞于課堂上做了很多筆記,課后才得到講義的同學。假如記筆記只是在照抄幻燈片上的內(nèi)容,那么(通過打印講義這樣的方式)把學生從記筆記這件事中解放出來并沒什么壞處。
自信能夠影響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作用甚至超過了背景知識的力量。自我效能感(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和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均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者總結(jié)說,學習,自然是為了讓人們掌握一些基本技能。當然,學習的公式絕不僅僅指這些。指導教師要是從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出發(fā),提供技巧性的指導并給予相關(guān)反饋的話,一個個‘小宇宙’或許就會爆發(fā)出來了。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拖延癥,這是人之常情。從拖延癥中走出來的秘訣就是:減少自責,放過自己一回。拖延之后,又馬上從后悔自責中走出來的學生,在接下來的考試中更不會重蹈覆轍。反倒比陷入深深自責中的學生獲得了更出色的成績。
無數(shù)研究都證實了打盹的好處,哪怕只是十分鐘也能有效減輕你的疲勞,恢復你的注意力。不過,直到最近才有研究者開始關(guān)注打盹的姿勢。午覺的睡姿會給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其中一部分是躺著睡的,另一部分則是趴著睡的。結(jié)果表明,午后二十分鐘的小憩可以提升參與者在“聽覺Oddball任務(wù)”(從一組聲音中找到特異的那一個)中的表現(xiàn)。但是根據(jù)腦電(EEG)的記錄,躺著睡比趴著睡效果更高,但趴著睡總比不睡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jiyi/xuekejiyi/1076238.html
相關(guān)閱讀:歷史記憶方法技巧
利用歸納的方法記憶文科知識(六)
濃縮記憶法助你記憶歷史知識
藥理學記憶口訣
如何巧妙記憶高中歷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