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度上學期高一期中考試物 理 試 卷命題人:武漢49中何丙杰 審題人:洪山高中李發(fā)勛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4、8、10、11、12題為多項選擇題)1.以下情景中,加著點的人物或物體可看成質(zhì)點的是A.研究一列火車通過長江大橋所需的時間B.乒乓球比賽中,運動員發(fā)出的旋轉球C.研究在冰面上旋轉的花樣滑冰運動員動作D.用GPS確定打擊海盜的“武漢”艦在大海中的位置2.將一小球豎直向上拋出,經(jīng)時間t回到拋出點,此過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在此過程中,小球運動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別為: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2h/t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2h/t3.如圖所示,小鋼球從斜面上一點開始,沿斜面做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2S運動到斜面底端時速度為4m/s。然后沿水平面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又運動了6s才停下來。則小球運動的總路程是A. 20m B.32m C. 16m D.24m4.從同一地點同時開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A、B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在0—t0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A、B兩個物體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斷減小B.A物體的加速度不斷增大,B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C.A、B物體的位移都不斷增大D.A、B兩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5.跳傘運動員以5m/s的速度勻速下降,在距地面10m處掉了一顆扣子,跳傘運動員比扣子晚著地的時間為(不計空氣阻力對扣子的作用,g取10m/s2)A.1s B.2s C. D.6.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突然前方出現(xiàn)障礙物,司機立即剎車,在剎車后5s內(nèi)汽車前進了20m,以初速度方向為正,則汽車的加速度為:A.-2.4m/s2B. -2.5 m/s2C. 2.4m/s2D. 2.5 m/s27.傾角為a、質(zhì)量為M的斜面體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質(zhì)量為m的木塊靜止在斜面體上。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cosaB.木塊對斜面體的壓力大小是mg sin aC.桌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大小是mg sin acosaD.桌面對斜面體的支持力大小是(M+m)g8.如圖所示,重物的質(zhì)量為m,輕繩AO和BO的AB端是固定的,平衡時AO是水平的,BO與水平面的夾角為。則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的大小是 A. B. C. D. 9.如圖所示,A、B、C三個質(zhì)量相同的砝碼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考慮一切摩擦.現(xiàn)將兩滑輪移開一點,使兩滑輪距離增大,則重新平衡后,C砝碼的高度A.仍不變 B.升高一些 C.降低一些 D.都有可能10.如圖所示,物體B疊放在物體A上,A、B的質(zhì)量均為m,且上、下表面均與斜面平行,它們以共同速度沿傾角為θ的固定斜面C勻速下滑,則A.A,B間沒有靜摩擦力B.A受到B的靜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C.A受到斜面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mgsinθD.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tanθ11.質(zhì)量均為m的a、b兩木塊疊放在水平面上,如圖所示,a受到斜面上與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b受到斜向下與水平面成θ角等大的力F的作用,兩力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此時兩木塊保持靜止,則A.a(chǎn)一定受到四個力的作用B.水平面對b的支持力可能大于2mgC.a(chǎn)、b之間一定存在靜摩擦力D.b與水平面之間一定存在靜摩擦力12.將一個物體用兩根等長的繩子OA、OB懸掛在半圓形的架子上,B點固定不動,結點O也不移動,懸點A由位置C向位置D緩慢地移動(如圖),在此過程中OA繩中張力將A.先減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減小C.OA與OC成30°時張力最小D.OA與OC成60°時張力最小13.某同學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主要步驟是:A. 在桌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B. 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C. 用兩個彈簧秤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記錄下O點的位置,讀出兩個彈簧秤的示數(shù)D. 按選好的標度,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只彈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E. 只用一只彈簧秤,通過細繩套拉橡皮條使其伸長,讀出彈簧秤的示數(shù),記下細繩的方向,按同一標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F. 比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 看它們是否相同, 得出結論.上述步驟中:①有重要遺漏的步驟的序號是 和 ;②遺漏的內(nèi)容分別是 和 14.研究小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其中斜面傾角θ可調(diào),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紙帶上計數(shù)點的間距如圖(b)所示,其中每相鄰兩點之間還有4個記錄點未畫出。部分實驗步驟如下:測量完畢,關閉電源,取出紙帶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工作穩(wěn)定后放開小車將小車停靠在打點計時器附近,小車尾部與紙帶相連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讓紙穿過限位孔上述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用字母填寫)圖(b)中標出的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T= s計數(shù)點5對應的瞬時速度大小計算式為v5= 。為了充分利用記錄數(shù)據(jù),減小誤差,小車加速度大小的計算式應為a= 15.(10分)已知O、A、B、C為同一直線上的四點、AB間的距離為x1=3m,BC間的距離為x2=5m,一物體自O點由靜止出發(fā),沿此直線做勻速運動,依次經(jīng)過A、B、C三點,已知物體通過AB段與BC段所用的時間均為t=1s。求(1)物體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大;(2)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大;(3)O與A的距離.16.(10分)如圖所示,兩木塊的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兩輕質(zhì)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k1和k2,上面木塊壓在上面彈簧上(但不拴接),整個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F(xiàn)緩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塊,直到它離開上面的彈簧。求在這個過程中,m1和m2移動的距離分別是多少?17. (12分)如圖所示,木板A的質(zhì)量為m,滑塊B的質(zhì)量為M,木板A用繩拴住,繩與斜面平行,B恰好能沿傾角為θ的斜面在A木板下勻速下滑.若M=3m,A、B間以及B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求(1)動摩擦因數(shù)μ;(2)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將B勻速向上拉動,需多大拉力? 18. 一列車的制動性能經(jīng)測定,當它以標準速度30m/s在水平軌道上行駛時,制動后需前進900m才停下,現(xiàn)這列車正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軌道上行駛,司機發(fā)現(xiàn)前方120m處一貨車正以8m/s速度同向行駛,于是立即制動,是否會發(fā)生撞車事故? C 和 E ②遺漏的內(nèi)容分別是 C中未記下兩條繩子的方向 和 E中未說明是否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了位置O 14. (1)DCBA ; 0.1 ; ; 三.計算題:(共46分)15.(10分)解:(1)因為B為A到C的中間時刻,所以……2分(2)對BC段:得:……4分(3)對OB段:,所以:……4分16.(10分) 解:初始,k1壓縮;……2分k2壓縮;……2分上面的木塊離開上面的彈簧k2仍被壓縮……1分m1上升距離:……2分m2上升距離: ……2分17.(12分) 解:(1)B勻速下滑時,A靜止,AB間的彈力以B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得:將M=3m代入得……6分(2)當B勻速上滑時,A受到的摩擦力故A仍然靜止不動;……2分以B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得:解得或……4分18. (14分)解:列車制動時的加速度………………2分當兩車速度相等,需時間 此過程中,列車前進貨車前進由于:,故兩車已經(jīng)相撞……6分設經(jīng)時間t1相撞,則:即:解得t1=17.1s,v=v1+at1=11.5m/s……6分(判斷是否撞車得6分,再計算出速度得6分;其他解法正確同樣給分)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度上學期高一期中考試物理答題卡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4、8、10、11、12題為多項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二、實驗填空題:(每空2分,共16分)13.①有重要遺漏的步驟的序號是 和 ;②遺漏的內(nèi)容分別是 和 14.上述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用字母填寫)圖16(b)中標出的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T= s計數(shù)點5對應的瞬時速度大小計算式為v5= 。小車加速度大小的計算式應為a= !第11頁 共11頁學優(yōu)高考網(wǎng)!!baS6S5S4S3S2S1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上學期高一期中考試(物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yi/380002.html
相關閱讀:高一學期物理歷年期中考試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