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學年度上學期高三期中考試地理一、選擇題:(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一架在北半球飛行的飛機,飛越晨昏線上空時,當地為8日19時,回答1題。1.下圖所示的4個地區(qū)中,它飛越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6月11日17時38分,“神舟十號”載人航天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升空,締造了中國航天史上又一太空壯舉。結合下圖回答2~3題。2. 下列關于圖中各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③地方時比②早 B.甲區(qū)域比例尺大于乙區(qū)域 C.②地與④地的距離為2220km D.飛機從④地飛往③地的最短距離是向西南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神舟十號”發(fā)射22分后,全球兩天的范圍正好各占一半 B.飛船發(fā)射時美國白宮正是上班時間 C.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距①、②、③、④四地中的④地最近 D.飛船發(fā)射時正值澳大利亞小麥種植的忙碌時期4.天文輻射的時空分布主要決定于A.太陽高度和大氣厚度B.白晝長度和云量多少C.地形和海陸分布D.太陽高度和白晝長度讀地球圈層結構圖,回答5~6題。5.?地震波自下而上通過c、d之間的界面后? A.?橫波和縱波都減速? B.?橫波和縱波增速? C.?橫波加速、縱波減速? D.?橫波減速、縱波加速?6.下列關于地球圈層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b表示的地殼是由巖石構成的,故又叫巖石圈? B.?水循環(huán)只在b所代表的水圈上運動? C.?a所代表的大氣層,其底部的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D.?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大氣圈的全部、水圈的下部和地殼的表面?下圖為世界四大漁場附近洋流分布圖。讀圖回答7~8題。7.四漁場中成因與其他三大漁場不同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8.關于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影響敘述正確的是A.②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凈化速度,縮小了污染范圍B.在③④⑤洋流影響下,大陸沿岸降水增加C.在⑤洋流影響下,沿岸熱帶沙漠氣候所跨緯度范圍變大D.⑥⑦洋流交匯處對海輪航行有利讀下圖,完成9~11題。9.從圖中巖層形態(tài)看,M處的地質構造為假設圖中所示地區(qū)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則水汽輸送量最大的季節(jié)是在該水循環(huán)參與下,①處的巖可轉化為②處的12.圖示時刻A.甲地降水概率大于乙地 B.甲地氣溫高于乙地C.甲地吹偏東風 D.乙地吹偏北風13.關于圖示地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A.L地為“向斜成谷” B.R1可自流輸水C.近地面氣流輻散 D.R2西流補給R3中國正式成為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國。開展對北極地區(qū)的科學考察對促進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為北極地區(qū)冰雪覆蓋范圍及變化預測示意圖。讀圖完成14~15題。14.影響北極地區(qū)冰雪覆蓋范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加強 B.全球氣候變暖 C.極晝天數較多 D.太陽輻射增強15.北極地區(qū)冰雪覆蓋范圍的變化會給中國帶來的直接影響是A.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得以改善 B.極端天氣事件明顯減少C.通往歐洲的北部航線開通 D.人口大量向北極地區(qū)遷移下圖為我國2001年-2010年城鎮(zhèn)、農村家庭能源消費總量和CO2排放總量變化圖。讀圖完成16~17題。16.目前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以A.風能為主 B.水能為主 C.化石能源為主 D.生物能源為主17.導致農村和城鎮(zhèn)能源消費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型能源的利用 B.經濟水平的提高 C.節(jié)能減排的實施 D.生態(tài)農業(yè)的發(fā)展浙江省某市調查了當地市中心和外圍區(qū)域早晚高峰期間的交通狀況。根據調查情況繪制了汽車平均時速示意圖(如下圖)。讀圖完成18~19題。18.該市交通最擁堵的是A.中心區(qū)域早高峰 B.中心區(qū)域晚高峰C.外圍區(qū)域早高峰 D.外圍區(qū)域晚高峰19.下列緩解該市交通擁堵的措施,最合理的是A.優(yōu)先發(fā)展公共交通 B.大力拓寬城市道路 C.大量修建路邊停車位 D.大幅度提高停車收費家庭農場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yè)規(guī);⒓s化、商品化生產經營的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下圖為浙江省某市四個家庭農場面積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20~21題。20.這些家庭農場面積變化的特點是A.逐年減少 B.逐年增加 C.先增加后減少 D.先減少后增加21.促使這些家庭農場面積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氣候 B.地形 C.政策 D.熟制廣東省郁南縣是全國縣級最大的干電池生產基地。近年來,該縣承接了珠三角地區(qū)的建材、精細化工等產業(yè),逐步形成產業(yè)集群。下圖為該縣區(qū)域示意圖。讀圖完成22~23題。22.該縣城空間布局的特點是A.臨近邊境口岸 B.在交通樞紐處 C.地處河流交匯處 D.位于高速公路交匯處23.產業(yè)集聚對當地的主要影響是A.增加運輸成本 B.保護當地環(huán)境 C.提高資源利用率 D.提高糧食總產量讀甲、乙兩類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國家人口增長動態(tài)統(tǒng)計圖,回答24~25題。24.據圖判斷,符合乙類國家人口情況的是A.1950年至2000年人口出生率上升B.1950年至2000年人口穩(wěn)定增長C.1975年至2000年死亡率小幅下降D.到2000年人口已經出現了負增長25.關于兩類國家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類國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類國家B.在甲類國家,城市化伴隨著工業(yè)化進行C.許多乙類國家的大城市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D.目前,乙類國家城市化速度比甲類國家快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共50分)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川瀹及周邊地區(qū)略圖材料二:成都、上海1月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資料表(1)以平武一鹽源一線為界, (1分)(東、西)部人口稠密,造成該地區(qū)東、西人口密度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1分) 。城市①是我國著名的鋼鐵工業(yè)中心,其形成的主導區(qū)位因素是 (1分)。(3分)(2)與上海相比,成都1月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有何差異?試簡要分析形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4分)(3)與重慶附近長江段相比,西安附近渭河段有什么不同的水文特征?(4分)(4)分析貴州省農業(yè)發(fā)展中土地利用主要的不利因素。(3分)27.(36分)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1)根據新加坡氣候資料,簡述該國氣候特征,并說明其形成原因。(4分)(2)新加坡地形單調,平均海拔不足15米,國土面積約640平方千米。據圖文材料概括,該國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的自然原因。(4分)(3)新加坡是全球最為富裕的國家之一,人口約500多萬。據上述文字材料概括,該國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的社會經濟原因。(4分)(4)根據圖文材料可知,由于河流水流平緩,海潮(頂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為了阻止海水倒灌,該國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除上述措施及 (根據臨海角度)、廢水回收利用外,該國還向鄰國馬來西亞購買淡水,其主要原因是馬來西亞面積較大,高溫多雨,有較多淡水;兩國之間的 狹窄,輸送淡水成本低。(6分)新加坡大力建設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決了80%以上國民居住問題(5)根據該國2008年公共住房的空間分布圖,概括該國公共住房的分布特點。(2分)據圖可知,該國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和 。(4分)地鐵通常指地下鐵路;狹義上專指在地底運行為主的城市鐵路系統(tǒng),是大城市交通中的一種主要運輸方式。(6)據圖文材料,概括新加坡大力發(fā)展地鐵的原因。(6分)近年來,隨著勞動力、土地、電力等生產成本上升,加上我國中西部地區(qū)自身在承接產業(yè)方面存在基礎設施落后、產業(yè)配套不足等問題,珠三角地區(qū)產業(yè)轉移出現一種新趨勢,由以往一味向北邊內陸地區(qū)轉移,開始向南邊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轉移。(7)簡要分析我國珠三角地區(qū)產業(yè)向東南亞轉移的主要原因。(6分)高三地理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5BBCDA 6-10CCCBB 11-DADBC 16-CBBAB 21-CBCDC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共50分)26.(14分)(1) 東(1分) 地形(1分) 。 鐵礦(鐵、煤)豐富(燃料豐富)(1分)。(2) 1月平均氣溫的差異:成都比上海高。(1分)原因;冬季(!月)受北部秦嶺、大巴山脈的阻擋,冷空氣對成都影響較小。(1分)年降水量的差異;成都比上海少。(1分)原因:成都地處內陸,受海洋影響較小,年降水量較少。(1分)(3)流量較。涣髁考竟(jié)變化較大;汛期短;冬季有冰期;含沙量較大。(4分,1點1分,答對4點給滿分分).(4)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積少;喀斯特地貌廣布,土層淺薄,土壤貧瘠,地表水缺乏,水土流失,石漠化嚴重。(3分,1點1分,答對3點給滿分)27. (36分)遼寧省營口市某重點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san/966080.html
相關閱讀:海南省海南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