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屆高考地理常見的氣象災害專題突破復習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對自然災害的考查,大多以綜合題的形式出現(xiàn),并且多與區(qū)域圖、統(tǒng)計資料、氣候資料等地理圖資料相結合,考查相關自然災害的成因、分布、影響(或特點)以及預防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考查學生從地理資料中最大限度的獲取有效信息,并調動和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從中獲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常見的氣象災害
1、臺風
(1)成因:熱帶、副熱帶海區(qū)強烈發(fā)展起的熱帶氣旋
(2)特點: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易產生洪澇災害
(3)分布:_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孟加拉灣,在我國主要集中于夏秋季節(jié)的東南沿海
(4)預防措施:加強預報,及早防護
【辯證的看待臺風的影響:臺風對我國的有利方面:①帶豐沛降水,緩解長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緩解高溫酷暑天氣】
2、 暴雨和洪澇
(1)成因:自然原因:(氣候)a降水持續(xù)時間長,降水集中(如長江流域的梅雨天氣);b夏季風的強弱變化(副高強:南旱北澇;副高弱:南澇北旱);c臺風的影響;d厄爾尼若現(xiàn)象(水水系)e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f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樹枝狀水系),匯水集中;g河道彎曲(荊江河段)。(地形)h地勢低洼(海河、珠江); 人為原因:a濫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抬升;b圍湖造田;c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設(渭河流域)
(2)特點:勢猛、雨量集中,容易產生洪澇災害
(3)分布:除西部沙漠地區(qū)外,夏秋季節(jié)全國各地都會發(fā)生,特別是東南沿海
(4)預防措施:加強預報、建立應急預案,工程措施(束水、蓄水、疏水、分水)、非工程措施(側重理念、意識、管理體制、災前投入和科研投入)
a中上游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體系;b退耕還湖;c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d裁彎取直,加固大堤;e開挖入海河道(淮河);f修建分洪蓄洪區(qū);g建立洪水預報預警系統(tǒng)等.( 上游:治理原則是調洪,做法是修水庫、植樹造林;中游:治理原則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則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
3、干旱災害
(1)成因:長時期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造成空氣干燥、土壤缺少
(2)特點:大氣缺少水汽、地表少水、土地干燥、嚴重缺水,生產生活受影響
(3)分布:我國全年都有,各地都有
(4)預防措施:保護水資、節(jié)約用水、加強防護林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①我國典型地區(qū):華北地區(qū)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伏旱、南方地區(qū)冬旱
②華北地區(qū):
產生原因:自然原因:a溫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徑流量;b降水季節(jié)、年際變化大;人為原因:人口稠密、工農業(yè)發(fā)達,需水量大;b水污染嚴重;c浪費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開節(jié)流)a南水北調;b修建水庫;c控制人口數(shù)量,提高素質;d減少水污染;減少浪費,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業(yè)的發(fā)展;f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采用滴灌、噴灌農業(yè)灌溉技術,提高利用率;g實行水價調節(jié),樹立節(jié)水意識;海水淡化等。
(思考:華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fā)較強②夏季風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 東北地區(qū)為何沒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氣溫回升慢,蒸發(fā)較弱②有春季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 長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廣東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陸風,降水少 ②冬季氣溫較高,蒸發(fā)較強 ③工農業(yè)發(fā)達,需水量大等. 西亞干旱:熱帶沙漠氣候,終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中亞干旱: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水汽影響小,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而蒸發(fā)旺盛)
4、寒潮
(1)成因: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圍的劇烈降溫
(2)特點:降溫幅度大,多伴有大風、雨雪天氣,影響范圍大
(3)分布:主要集中于冬春季節(jié),除滇南、青藏高原、臺灣外各地都有。時空分布考慮地、冬季風強弱、地形地勢的阻擋等因素
(4)預防措施:加強預報,及早防護,加強科研,培育耐寒品種
【寒潮的利:冰殺害蟲;大雪緩解春旱】
三、常見的地質災害
1、地震
(1)成因:巖石圈在地球內力作用下突然發(fā)生破裂
(2)特點:突發(fā)性強、傷亡嚴重、危害巨大(建筑物發(fā)生破壞或倒塌,造成人員傷亡和積極損失)
(3)分布:板塊斷裂帶,全球有兩大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地中!柴R拉雅地震帶,我國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qū)、臺灣
(4)地震破壞力大小的影響因素:(經經常是兩個地震作比較,比如:海地地震與智利地震的比較)
震級、震中距、震深度、建筑物的抗震等級、防災減災能力
破壞家園,威脅生命財產安全,誘發(fā)地震或引起氣候異常,影響空中交通
火灰肥力高,有利于農業(yè)的發(fā)展
地質災害的防御:
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guī)體系;實施一系列的預防措施;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huán)保意識和減災意識。

西南地區(qū)地質災害嚴重
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①地處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強烈、體中斷層發(fā)育,巖石破碎, ②區(qū)面積廣大,地勢起伏大 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為原因:對植被的破壞,亂挖濫采,不合理的工程建設
減輕災害的措施:
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huán)保和減災意識;建立災害監(jiān)測預報體系;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guī)體系;提高建筑物的抗災強度;植樹造林,建立防護林體系;加大科技投入,加強國際合作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san/53490.html

相關閱讀:2011屆高考地理第一輪專題考點復習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