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五裂
出處:《戰(zhàn)國策·魏策一》。
讀書筆記
意思:形容徹底分裂,支離破碎得不成樣子。 讀書筆記
戰(zhàn)國時代,由于秦國最強,其余六國曾采取蘇秦的“合縱”政策,聯(lián)合抗御秦國,秦相張儀則用“連橫”政策,離間和分化六國的“合縱”,威脅和利誘六國一起依附秦國。(參看“前倨后恭”)
就在這個時候,張儀首先來到魏國訪問魏王,當面會談,分析六國之間的矛盾和魏國的利害得失,勸魏國趁早倒向秦國一邊。他說:魏國南邊是楚國,東邊是齊國,西邊是韓國,北邊是趙國,要守住四方國境,可不容易,魏國隨時有可能被四面包圍,變成一片大戰(zhàn)場。并說:“魏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于韓,則韓攻其西;不親于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為大王計,莫如事秦……”
這就是“四分五裂”一語的較早出處和它的原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iyu/83484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