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①曰:“學②而時習③之,不亦說④乎?有朋⑤自遠方來,不亦樂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慍⑧,不亦君子⑨乎?”
??《論語?學而》
注釋①子:中國古代對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tǒng)文化典籍。
③時習:“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或適當?shù)臅r候!傲暋保笢亓、練習
④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⑤有朋:一作“友朋”。朋,指具有共同見解的人。
⑥樂:與“說”有所區(qū)別!罢f”指內(nèi)心的愉悅,“樂”則指外表的快樂。
⑦人不知:不為他人所了解。
⑧慍:音yùn,惱怒,怨恨。
⑨君子:《論語》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地位者。此處指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孔子說:“學了知識又能在適當?shù)臅r候練習運用,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 上一篇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本文標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標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iyu/72114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