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門樓 拼音:mén lóu 注音:ㄇㄣ? ㄌㄡ?
詞性名詞
引證解釋
1. 城門上的樓。古代供?望、射敵用!逗鬂h書·董卓傳》:“? 李? 、 郭汜 等?遂圍門樓,共表請司徒 王允 出,問‘太師何罪’? 允 窮蹙乃下,后數日見殺。”《魏書·楊昱傳》:“ 昱 與弟息五人,在門樓上,須臾 ?(元? )至,執(zhí) 昱 下城。”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七:“城成,周六里半零六十五步,高三丈,門樓、靴城、馬面,敵樓悉備。”
2. 指觀闕上的樓。《三國志·魏志·曹爽傳》“伺察非常” 裴松之 注引 晉 郭頒 《世語》:“ 宣王 勒兵從?下趨武庫,當 爽 門……督曰:‘夫人勿憂。’乃上門樓,引弩注箭欲發(fā)。”
3. 大門上邊牌樓式的頂。《醒世恒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絳》:“ 大卿 徑望東首行去,見一座雕花門樓,雙扉緊閉。”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一:“?賣?子的?跑到一個高大的黑門樓跟前,推開大門上的一扇小門,鉆了進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iyu/532318.html
相關閱讀: